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美华人作家张翎的创作风格传统,其新移民题材小说叙事擅长意象营构,精心挑选有寓意的物象结构情节,转承起合情韵生动;巧妙运用组合叠加意象刻画人物,借助梦境、画境和诗境凸显主人公的心理曲回;更着意架构地理标识鲜明的南方、北方时空体意象,以哲理意蕴深远的象征渲染、升华人性探察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当代宁夏回族作家的写作建构了一个深具清洁精神的审美意象世界。具体而言,回族作家对意象的营构集中在自然意象、宗教建筑意象和动物意象三个层面上。这些独具地域特色的意象选取,折射出回族作家在伊斯兰宗教文化浸润下对生命、信仰和人格的礼赞。回族文学对清洁意象的衷情书写,不仅揭示出回族文学与伊斯兰宗教文化的谐顺关系,同时也拓宽了回族文学的言说价值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3.
地理研究对象的特点决定了其认知需要视觉思维的操作,要以心理意象作为思维的基础,地理认知应该是以意象为表征基础的思维过程.受传统的以语言为思维媒介观念的影响,地理认知仍然强调语言的表达方式,因此必须改变思考问题的策略,考虑意象这一思维媒介在地理认知中的价值和作用,结合文献材料想象和构建适当的、有着清晰结构的心理图式或模型,并作透视或观察.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石意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石意象的审美特征及其艺术特色,并从文学传承、时代特点及作家人生遇际、所处具体环境、个性特征等方面探求其成因,认为石意象承载着作家的生命体验,寄寓着作家的孤独与奋争,是作家人格理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宽泛论之,文学“意象”也就是文学本文中所呈现的“艺术形象”,我们将四川作家在他们四川题材的作品里所呈现的地域生存形象之为“巴蜀意象”,巴蜀意象组织,干预和导引了现代四川作家的情感与思维,从而影响着现代四川文学的文化品格、文化追求.川妹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巴蜀意象.  相似文献   

6.
当代回族小说中的审美意象与精神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回族小说营造了丰富的审美意象,并形成了月亮意象、土地意象、清水意象等不同系列,表达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月亮—水—土地”等审美意象在霍达、张承志、石舒清等当代回族作家笔下所具有的深层意蕴,凸显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状态、生存方式、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7.
地理意象是古典词作解读的重要范畴和视角,词句中与地理环境相关的语汇能否从意象的角度进行阐释,取决于其对作品的表情达意是否有显著影响。《花间集》地理意象的生成有基于文学传统的虚拟想象、由现实的空间感知生成的意象和在场纪录的真实描绘等方式。花间词人对江南、边塞、荆楚、南粤等地域空间的表现,既有对前代传统的继承,也有独特的全新感知。《花间集》中都市意象的差异化样貌,暗含着词人对不同空间感知的心态差异。后世词人对花间词人选用地理意象方式的继承和突破,是梳理千年词史演变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李宪乔是清代高密诗派的代表作家 ,其孤冷高淡的艺术风格可从诗人独特的意象选择得到充分体现。雨意象、月亮意象、灯烛意象和黄昏意象的频频出现 ,展示了诗人乡愁、孤怨、禅思等不同层次的情愫 ,因此具有不同的文化蕴含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京派文学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换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文学现象,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京派意象是中国传统诗艺与西方象征主义、意象派等诗学思潮相融合的产物。突破中国古典意象长期积淀的原型性象征模式,克服西方意象有象无意、意与象相剥离的缺点,成为京派作家对世界万物带有强烈的个体生命色彩的审美途径,体现着现代作家对文学本质更为深入的感悟。另外,京派注重意象在诗歌以外文学领域中的运用,促成了现代文学中各种文体间的相互融合,尤其是诗歌、小说、散文之间,从而推进了各种文体创作的成熟和发展。这也是京派作家对现代文学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描写的是自然景观,借此表达作家对于自然的感受。森林意象之所以在美国浪漫主义时期被作家们所钟爱,归根结底,是由于森林意象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美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1.
意象叙事的价值在于通过抒写“感性具体的对象”揭示“理性抽象的意义”。作家双雪涛的小说再现了故乡东北的人和事,笔调冷峻硬朗之余透露出回望故乡人民的温暖情谊,作家对人民 真挚的情感温度影响和决定了作品的价值程度。人民性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永恒价值追求,对双雪涛小说蕴含的人民情怀的研究亦是对文学本质和价值的探讨。意象叙事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新生长点, 也是双雪涛小说创作的独特表达方式。通过剖析双雪涛小说中的工人意象、空间意象、物体意象彰显的人民情怀,旨在探寻小说意象叙事的规律以推进意象叙事学研究的深入。同时,研究指向也是对人 民性作为社会主义文艺根本价值取向的肯定和弘扬,论题当能凸显文艺评论和学术研究的当下引领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新提倡的文学批评方法与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新方向,文学地理学批评建设需要关注这样十个关键词:文学的地理基础、文学的地理批评、文学的地理性、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意象与人文意象、文学的地理空间、文学的宇宙空间、文学的环境批评、文学的时间性与空间性、文学地理空间的限定域与扩展域、文学地理批评的人类中心与自然中心。如果思考并准确地界定了以上十个关键词,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与研究实践就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与苏童分别在《边城》与《河岸》中使用了河流意象。两代作家两部作品借助两条河流在情感交汇、思考能指与主题投射上形成了共同的契合点。沈从文和苏童倾注了对河流的深厚情愫,分别将湘西边地和江南泽国浓墨重彩,倾情描绘。由此,河流意象构成了探寻作家复杂创作心态与开掘作品内在精神维度的重要跳板。  相似文献   

14.
唐人在岭南诗歌的生产过程中,岭南不仅仅是以地理的概念,而是以历史文化概念。更是以一种诗学意象进入诗歌生产活动。这种诗学意象主要以瘴疠和魑魅意象、客和囚意象、虞翻和尉佗意象三种意象形态呈现。这些岭南意象具有写实性特征,诗人以白描、对比、比兴等手法客观实录体验岭南生活的具体过程。上述岭南意象反复运用与中国农耕文化、地域文化、贬官文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文学地理学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为研究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切入点。《边城》是京派作家沈从文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边城》中包含着丰富的意象,其中自然意象有水、黄狗、鸭子、鱼、虎耳草等;人文意象有赛船、鼓声、马路与车路、碾坊与渡船等,这些意象都是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的符号。  相似文献   

16.
易卜生后期象征剧《海上夫人》,建构了以"花园""山坡""大海"与"挪威"为中心的四种地理意象群落,是剧作家对亲情、爱情、自由、生命、生态以及人类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具有独到而深刻的审美内涵。四者以"花园"作为中心,一圈一圈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广阔,意境也越来越高远,形成一幅完整的圆形地理结构图。《海上夫人》整体艺术特征的"圆形结构",不仅使剧作以某种地理意象为中心而形成了地理意象群落,重重叠加而形成圆形的艺术图式,同时也使剧作家圆润的艺术想象与艺术构思方式由此得到完整体现。以上各方面共同构成《海上夫人》艺术存在的基本内容,让它拥有了圆满而完美的地理艺术之图景。  相似文献   

17.
浪漫主义诗歌的意象体系异常丰美,对浪漫主义诗歌意象进行研究的文献不断涌现,但几乎所有文章都是针对某一作家诗歌中的单一意象进行释读。文章结合不同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性文本进行详细分析,对浪漫主义不同意象所指涉的情感功能进行了探讨,指出映照情感、渲泻情感、建构情感理想是浪漫主义意象的主要功用,使浪漫主义意象的研究更系统、更全面。  相似文献   

18.
地理自然浪漫主义是自然浪漫主义的形态之一,与自然浪漫主义的其他形态相比在于其自然书写具有地理学依据。其浪漫主义精神的主要构成在于作家所选择的大都是具有博大崇高壮美品格的地理自然,既体现着主体的审美理想,也反映着作家的社会和人生追求、对人文历史以及历史地理的思考。其书写因作家的个性气质和创作追求不同而不同,但主观抒情性、鲜明的形象性、神奇和神秘性却是共同的。作家凭借强健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构建了由人文、历史、地理、自然四维世界形成的巨大书写时空,创造出博大雄浑的艺术风格,显示出浪漫主义文学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9.
漂泊作为一种生存状况和精神现象是东西方所共有的。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中西作家迥异的漂泊心态。中国作家惧怕厌倦漂泊,而西方作家则喜欢追求漂泊;从漂泊动机上说,中国作家是被动无奈,西方作家则是主动选择。这些不同在文学的主题、取材、意象、人物等方面都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马永波诗歌的创作,由于其地理的位移——具体说是从东北到南京,而显出与之前明显不同的特征。作为主要的创作实绩,"21世纪诗选"直接地受到地理变更所带来的推动和影响。不仅如此,"南京"及其微观的地理名称,作为新的地理意象,大量出现在马永波的诗中,成为诗人日常状态的"真实记录"。通过这些地理意象,可以窥见诗人的内心和情感,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永波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