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赵小琪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25(2):62-65
贺敬之的诗,无论从其时间性,还是其空间性,都充满着浓厚的狂欢化色彩。就时间性看,贺敬之很少关注平静安逸的日常生活,而是对脱离了常规的事件和日子情有独钟。就空间性而言,贺敬之诗的空间总是伴着诗人的情感流动而流动,随着诗人高歌的时代潮流而奔涌,具有一种浓厚的广场狂欢的氛围,充溢着广场狂欢的双重性;肯定与否定、欢乐与讥笑、摧毁与新生、黑暗与光明等因素相互激荡、相互交织、相互混杂。 相似文献
2.
周仲器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79,(4)
贺敬之是我国当代很有才华的一位诗人.他写的诗数量不多,但质量却相当高.他的诗作豪迈、刚健、清新,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他曾经进行了创造新诗形式的多种尝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总结贺敬之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实践经验,对于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诗歌创作,是会有意义的.下面,我们想以贺敬之解放后的诗篇为例,来探讨一下他的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丁永淮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
用更多的好形式来表现新的时代。 ——郭沫若 新诗的形式问题,是一个进行过多次热烈讨论的题目,至今仍在讨论、探索、尝试实践中。许多诗人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试验,贺敬之就是其中取得重要成就的著名诗人之一。 历来杰出的诗人,他们都不菲薄形式,忽略形式,而是重视形式。他们不是形式主义者,而是形式的创造者。他们创造着诗,同时也创造着诗的形式。贺敬之是注重诗的形式的,他说:“诗,不能没有形式”,又说:“形式,当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关于新诗形式的创造,他提出了相当完整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伊沙诗歌从语词探索和结构技术层面对口语诗艺作出了有益尝试,对日常口语的倾心与转化,将情景叙述中的人生体验纳入多样结构策略之中,拓宽了现代汉诗,特别是先锋诗歌的后现代美学视野,大大提升了口语诗的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5.
刘中顼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正> 我国诗歌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中,出现了众多的风格和流派.贯穿始终的两条最明显的主脉,即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自风骚发轫,历代承统,流波至今,它们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前途.当代成熟的诗人大多可以宗归两派,或兼两派之长.贺敬之同志即是当代革命浪漫主义诗人中的杰出代表.从他的笔谈和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深受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巨大影响.他在这种诗风的熏陶下,学习、继承、发展、创新,形成了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的诗风. 相似文献
6.
白晓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22(5):25-30
吕本中是南北宋之交的重要诗人 ,该文以他的诗歌为观照主体 ,进行两方面阐释。其一 ,靖康国难 ,吕本中以纪实性的“诗史春秋笔”感怀书愤 ,且诗史的纪事与感事因素随创作心理的转换亦发生着流变。其二 ,从高古壮阔、质朴平淡、流转圆美三方面评述吕诗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权五泽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汉代诗歌依体制区分有三种。第一种是西汉初期的杂言诗;第二种是两汉乐府诗;第三种是东汉末期的正言诗。杂言诗多用楚人的旧调,可称为楚辞派的诗。乐府诗则是模仿诗经中的周颂、鲁颂和商颂,或采用民间的曲式。五言诗多流行于民间,可称为平民派的诗。现将汉代的三种诗歌作一论述,不当之处,望专家学者指正。 一、杂言诗 汉代初年的诗歌,仍然沿用楚声,但是大多为五言加“兮”字的短歌,它与北派的四言诗及南派的楚辞都不同。因为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到了秦代已衰落,到了汉代也没有新派文 相似文献
8.
牛宏宝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4)
雷抒雁是一个在诗的艺术上一直非常自觉的杰出诗人.这种自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在创作上自觉追求一种诗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其二,写诗非常注重选象造境,注重诗的可朗诵性和普遍的可理解性.其三,自1979年大胆地发表讨论诗歌也应该“引进”的通信起,雷抒雁一生写出了许多讨论诗歌艺术的文章和创作谈,其中的核心是现代汉语诗歌所面临的问题和应有的诗学追求.这种对汉语现代诗歌的理论思考,也体现在他晚年对《诗经》的研究和翻译上.其四,古代汉语诗人有以诗论诗的传统,但这个传统到了现代汉语诗中似乎中断了.但雷抒雁创作出了不少以诗论诗的作品,体现了很深刻的诗歌艺术思想.其五,雷抒雁的对诗的思考的丰富性也体现在他晚年的访谈中. 相似文献
9.
高雪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2-55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诗坛上一位具有浓郁现代特色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如同他的小说创作成就一样伟大。返朴归真,摈弃矫揉造作的格律,返回质朴清新的形式和自然率真的语汇是劳伦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他使用日常自然口语的词汇、句法和节奏写诗,诗行却具有日常口语所没有的那种音乐感和抒情性。他以社会批判和心理学探索相结合的方式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自然和人性以及对人的价值的摧残。探索和研究了D.H.劳伦斯的诗歌创作风格,并通过几首作品的具体分析论证了劳伦斯的诗歌艺术具有品质率真、意象鲜明、感悟深邃的特点,该特点确保了劳伦斯诗作在现代诗歌史上的一席之位。 相似文献
10.
11.
诗歌对偶艺术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光萱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对偶实质上是我国语言、思维方式和心理因素三位一体的结晶。诗歌中的对句,由于句法、词性、声律的两两对应,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和内聚力,从而激发起读者紧张的“预期”的心理状态,并在随后的阅读中得到满足。为了避免板滞和雕琢的缺点,诗中的对偶手法应兼具对称、整齐和灵活、错综之妙。 相似文献
12.
张厚明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
当我读着《曾卓抒情诗选》时,仿佛有一只风铃在耳边“丁丁”鸣响,低微,然而清脆,且悠远。一、从心中自然流出的真诚的歌诗歌是诗人情感世界的意象符号,情感是诗的本质、核心和生命。诗美首先来自于情 相似文献
13.
郑鹏飞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美国20世纪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一位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自然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情趣。他的诗歌以在传统中创新为艺术基色,其诗歌艺术的两大表现手法是比喻与象征,经过精心设计,用传统的形式写出新意。 相似文献
14.
马联虎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6-48
余光中是台湾诗坛上一位极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倾向多变,艺术风格极不统一。这与他的诗歌创作经历了从传统出发——走向西化——回归传统的历程有关。通过深入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诗歌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思国怀乡情感浓烈;现代与传统意识交融;地域感、现实感、时代感强烈;咏物寄情,托物抒怀艺术手法娴熟。 相似文献
15.
鲁迅曾说过:“我其实是不喜欢作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①。的确,诗歌不是鲁迅的主要斗争武器,他也并非以诗人名世,除散文诗集《野草》外,未曾刊行过诗歌专著。但是,鲁迅在写作大量战斗的杂文和小说的同时,偶尔也写诗。鲁迅说:“我平常并不做诗,只在有人要我写字时,胡诌几句塞责,并不存稿。”②“胡诌几句塞责”,当然是鲁迅的自谦,但也可以看出鲁迅写旧诗的大概情况。许广平说,鲁迅对旧诗“虽工而不喜作,偶有所作,系应朋友邀请,或抒一时性情,随书随弃,不自爱惜,生尝以珍藏请,辄遭晒笑”。③所以,鲁迅后期的旧体诗除见于杂文中的几首外,几乎全部是应人之请而作的。鲁迅一生创作 相似文献
16.
张文生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是我国唐代中期杰出的青年诗人。他一生不得志,只活了二十七岁。但在短促的一生中,却写作了不少独具特色的诗篇。《新唐书》本传说他“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绝去翰墨畦径,当时无能效者。”《沧浪诗话》说:“长言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这些评价说明了 相似文献
17.
王增学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1):46-49
刘商诗歌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既不同于大历十才子,也有别于元和诗人。其诗体裁较丰,形式多样。体物逼真,形象鲜明,诗中有画。抒情真挚而深微,语言大多自然疏淡、平易浅近,也有绮丽华美之句。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清新明丽、冲淡自然之作,也有空灵蕴藉、绮丽华美之作,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他在大历、贞元诗坛上自成一家,在唐代诗歌史上虽不为大家,但不失为名家。 相似文献
18.
张辉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91-93
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诗歌使人巧智"这是很有道理的。诗歌能在短短几句中把一定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确实值得人们回味。尤其是诗人敏锐的观察力,更有可借鉴之处。诗歌与其他文体相比,有更强的情感度、精练性、形象感和音乐节奏。我常常回忆起少年时的情景:乡村的夜晚,月光下,村里的孩子三三两两,在房前屋后,在村头巷尾,童声童气地高声唱着儿歌:"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要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唱一阵,笑一阵,悠扬婉转的歌声清脆嘹亮的笑声,震荡着村庄,震荡着原野。 相似文献
19.
韦爱萍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2(4):55-57,66
王维诗歌意象从整体意义上代表了其现实生活与心灵变化的轨迹:大漠、烽烟、落日体现了王维青壮年时期的心境;红豆、寒梅、茱蔓体现了王维对友情、亲情、乡情的真挚;云月鸟体现了三维飘逸、俊洁的人格,宁静的心境和矛盾的心理。 相似文献
20.
许菊芳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宋祁是宋初文坛一位才华出众的文人学士,作为西昆体转型时期的诗人,其诗歌题材丰富多样而自成一格,从题材来看,其宴饮唱和诗、咏物诗、感怀诗都各具特色,展示了后期西昆体诗人的诗歌特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