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源创新对推动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源创新与不同创新模式的关系后发现,源创新是一种破坏性的商业模式创新,旨在以新的理念触动新的需求.两面市场模型和反向思维模型是源创新的两种主要表现,也是推动创业企业成功的两种创新战略.通过分析首汽约车和呷哺呷哺的案例发现,创业企业源创新的外部驱动因素包括市场机会、用户需求、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压力等,内部驱动因素包括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管理认知、吸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盈利模式等.创业企业可以基于双面市场和反向思维两种模型开展源创新活动,并通过发挥内外部因素的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2.
虽然破坏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都属于不连续创新,但在概念划分与界定、技术来源、目标客户、市场侵入、创新主体、追赶策略等多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作为一种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的创新方法,破坏性创新应当成为发展中国家企业重要的自主创新模式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的,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企业该如何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把握新兴市场的“机会窗口”,以实现“破坏性的创新与增长”是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创新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关于用户创新的研究综述及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户创新理论与应用是企业创新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国外对于用户创新的研究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其中对于创新功能源理论、用户创新的内涵及其作用,以及领先用户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已有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展开和深化.国内已有的关于用户创新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对于国外相关研究的引入阶段,适合我国企业的用户创新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比较缺乏.针对以上研究现状,对用户创新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破坏性创新理论的本质及其市场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破坏性创新是通过推出一种性能更差、结构更简单、价格更便宜的产品而创造一个全新市场的创新模式,其本质是延续性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矛盾转换的结果,是市场效应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体现。延续性创新在产业初期能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并使之偏离其自然需求曲线,而当延续性创新所产生的高端产品性能对消费需求拉动失效时,破坏性创新出现并随之开始另一维度的延续性创新,破坏性创新调整了延续性创新的方向并与之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5.
破坏性创新是茶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自主创新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介绍破坏性创新概念和茶叶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破坏性创新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得出:破坏性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保持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破坏性创新的动因,破坏性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发展的独特源泉.从技术、产品、商业模式三个方面分析了破坏性创新如何有效提升茶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路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和市场有效结合的破坏性创新视角,探求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的路径。进一步从技术跨越和市场跨越两个层面对我国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破坏性创新较维持性创新更有利于自主品牌企业实现技术跨越,蓝海战略较红海战略更有利于自主品牌企业实现市场跨越。因此,得出基于破坏性技术和蓝海市场战略有效整合的破坏性创新是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自主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比较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企业的创新模式 ,发现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分别实行了技术跨越战略与价值链提升战略 ,其共同点是都依赖于海外市场 ;日本却主要是依靠国内市场需求 ,以破坏性创新颠覆欧美企业的垄断地位。借鉴国际上的创新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 ,根据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市场特性 ,对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进行初步分析后发现 ,我国应形成以破坏性创新为主导、以技术跨越为辅助的自主创新模式 ,并以深入理解我国客户需求、发掘我国文化内涵为根本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国际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自主品牌已成为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依靠传统维持性创新自主品牌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文章从技术和市场有效结合的破坏性创新视角,探索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进一步通过理论及实际案例分析得出基于破坏性技术和蓝海市场战略有效整合的破坏性创新是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多元化战略可消除新市场中原有竞争者业已建立的顾客忠诚,有效避免企业在新市场中的竞争劣势。通过对传统多元化战略和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多元化战略的对比分析可见,两类多元化战略在实现协同效应方面存在较大差别。传统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受新旧市场规模比例的影响,当多元化战略所进入的新市场规模相对于企业原有市场规模较大时,该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较为明显。而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多元化战略则与新旧市场规模及产业相似性无关,均能取得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论破坏性创新视角的市场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破坏性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以美国小钢铁厂破坏一体化钢铁公司为例,对企业市场定位进行分析,得出在破坏性创新环境下,企业应该根据顾客需求和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市场定位策略,并就企业在破坏性创新条件下如何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