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孔妍 《北方论丛》2021,(2):125-132
阿卜杜·拉赫曼·杰巴尔提是近代以来阿拉伯世界最著名的编年史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法国占领时期的埃及历史》《神意在法国统治终结中的展现》《奇妙纪事》被看作杰巴尔提历史书写的"三部曲"。这三部作品是研究拿破仑入侵埃及后最具价值的阿拉伯文史料。杰巴尔提的史学"三部曲"提供了可靠而翔实的一手资料,阐述了杰巴尔提对埃及乌莱玛阶层的认识与定位,反映了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杰巴尔提留下的丰厚遗产值得当代学者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2.
"新历史考证学"方法的创立,是中国史学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分析陈垣对山西云冈石窟寺的研究、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关于《四十二章经》译撰时代的讨论、清初宫廷与禅宗史的研究,是运用"新历史考证学"方法研究佛教史的典范,从而确立他在中国佛教史研究从传统走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郑天挺在1923年至1934年间主要讲授世界人文地理和古代地理学,并刊出两部讲义:《古地理学要略》和《世界人文地理讲义》。同时,他是最早对《禹贡》进行全文释读的学者之一,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基本问题都有涉猎,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发展史上应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在西南联大期间,郑天挺一度以撰写《南诏书》为目标,研读西南史地书籍;采用以音证史的方法,撰写西藏史相关的论文,批驳当时国际上的有关谬说,显示出其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学术视野;积极参与云南地方史志事务,开展学术演讲,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即便在"文革"期间撰写丝绸之路的文章,他也坚持以史料为基础,针对国际学术界相关动向,提出新说。对郑天挺历史地理学方面成就的梳理,既有助于全面认识郑天挺的学术成就,也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历史地理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唐国文197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从1976年开始,就在大庆展览馆从事文实物征集、编辑、展览和在《文化与生活》报担任编辑、记者等工作。1981年大庆市文物管理站成立,一直在文物管理站工作。多年来他默默耕耘,悉心钻研,以大庆出土文物来补写大庆没有古代史的空白。曾为《黑龙江省文博大事记》、《黑龙江省文博大全》、《大庆企业文化辞典》、《中国石油石化企事业大观》、《大庆市志》、《大庆市年鉴》等撰写大庆地区的文物发现、文物保护等相关辞条十余万言。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金史女贞史研究论著编年索引》、《金史女贞史…  相似文献   

5.
奥西普·米哈伊洛维奇·科瓦列夫斯基(1800—1878)是著名的蒙古学学者,俄国蒙古学的奠基人之一。1834年任教授,1849年成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840年为莫斯科大学俄罗斯历史与古物协会会员。 科瓦列夫斯基1820年毕业于威廉斯基大学古代语言与古典文学专业。1824年由于参加米茨凯维奇所领导的“科学之友”秘密社团被捕入狱。1825年获释,流放喀山。在喀山大学他学习了阿拉伯语、波斯语和鞑靼语,写成了《喀山汗国史》。1827年奉命赴外贝加尔研究布里亚特语言与风俗习惯。1829年转往蒙古。1830年随俄罗斯教会使团来访北  相似文献   

6.
明初官修《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多取材元代新安经学,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新安经学家多为终身未仕的乡先生,其经学影响范围实属有限,但却因《元史》的纂修确立了学术地图上的位置。"大全"纂修者之所以取材新安经学,是青睐其以朱熹为指归、又纂辑群言为参考的"附录纂疏"体例。汉唐经学发展到编纂《五经正义》形成了凝固化困局,宋儒"疑经"则是对其破解。朱熹宗师地位确立后,其后学亦步亦趋对其维护,新的凝固化趋势开始出现。新安经学的"附录纂疏"之学是朱熹经学凝固化的表现,而"大全"的修纂使朱熹经学的凝固化成为定局。  相似文献   

7.
广东现代史》是地方历史之一,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对其教学教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紧密联系《中国现代史》进行讲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二、注意讲授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力求对重大的历史问题讲深讲透;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广东现代史》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四、课堂教学与参观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广东现代史》的兴趣;五、寓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于《广东现代史》教学中,以史育人  相似文献   

8.
赵康英 《理论界》2010,(2):112-114
尤西比乌斯以一部十卷本的《教会史》赢得了"教会史之父"的美誉,他一生的辛勤笔耕为后人保留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如果没有他,现代的学者也许无法还原君士坦丁时代,也无法了解早期基督教的发展情况。然而,浩瀚的史料中却没有任何有关他本人的信息保留下来。是刻意的忘却、还是有意的回避?他的生平已成为难解的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9.
正由暨南大学历史系主办,社会科学研究处协办的"欧洲中世纪早期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3—25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十多所高校和来自《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光明日报》、《暨南学报》等报刊编辑部的4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和会议期间的研讨主要是围绕着如下几个问题进行。首先,在古代晚期到中世纪早期是历史的断裂还是社会的转型这一问题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历史的连续性、转变的长期性和进程的缓慢性。南开大学陈志强教授指出,"古代晚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专攻早期拜占庭史  相似文献   

10.
以前曾读过刘永佶教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史》、《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史》、《<资本论>的逻辑》、《历史的经济大思路》等著作,作为一个关心中国现实问题的经济学家,我想他是决不会停留在方法论和思想史研究上的。果然,他的《中国经济矛盾导论》(以下简称《导论》)于1993年11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刘教授把多年研究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和经济理论的成果运用于分析解决中国经济矛盾的一部专著。纵观全书,有  相似文献   

11.
《伯夷列传》位列司马迁七十列传之首,此篇不同于其他列传体例,议论多于叙述,以议为主,它不仅是伯夷叔齐的传记,也是七十列传的绪论.作者司马迁发微阐幽,精审的史料选择展现了其作为史学家卓越的史识和史德,援诗入史和以议代叙的表现手法也凸显了其不同于其他史学家的悲情情怀,大量的议论叙述中彰显了他对至善的追寻.  相似文献   

12.
王晴佳 《北方论丛》2020,(2):103-114
作为名闻遐迩的当代史学思想家,海登·怀特在最近二十年来已经引起了史学界许多人的注意,中文学界也不例外,但现有的著作比较侧重分析他的论著,特别是《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的内容及其影响。其实,怀特的治史路径有着几个明显的转折——怀特并不是一开始就想成为一个史学理论家,而是想成为一个"正宗"的史学家,但他自学生时代起,又受到老师威廉·博森布洛克的影响,寻求一个经世致用的理想。他的这一追求称得上一以贯之、始终不渝。怀特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史学理论,通过历史书写中"叙述"的功用,写作包括《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在内的许多论著,为的是实践这一理想,让历史研究与社会现实形成积极的互动。而到了晚年,怀特又探讨超越"叙述"的新路径,以求历史学展现"实用的过去"。怀特的思想遗产既在于他所提出的理论,亦在于他在革新历史学性质、观念和方法上所做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3.
王佐是海南历史上的一代名贤,但后世对其研究却十分薄弱。我们需要在对其作品做具体细致研究的基础上,放在整个海南文化、文学史上,与其他历史人物进行比较,才能作出合乎事实的评价。王佐有关唐宋贬谪海南人士的吟咏,代表着其咏史诗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海南士人的某种心态。《海外四逐客四首》最具感染力;《读宋史》《崖州裴氏盛德堂》则是通过历史著作和历史遗迹的感发,扩大所涉及的历史人物,表现其"宋史情结";对李德裕的态度有别于"四名臣";对苏轼虽持有异议,但诗中所表现的完全是一片景仰之情;卢多逊、丁谓则成了其笔下的反面角色。他擅长于将人物放在政治大事中进行歌咏,将人的命运与政治得失紧密结合起来做出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14.
求实创新 博大精深——杨向奎先生治学的开拓进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鸿修 《文史哲》2001,(2):5-12
作为史学界蜚声中外的著名学者 ,杨向奎先生继承和发扬了前辈学者的优良传统 ,并运用新方法 ,发掘新史料 ,开拓新领域 ,由史学而经学、小学 ,由实学而哲学 ,由哲学而理论物理 ,均有卓越贡献。仅就史学成就而言 ,他的治学具有如下特色 :一、由信奉“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到接触马克思主义 ,并以之为指导而形成科学方法论 ;二、尊重前贤而又不迷信权威 ,为《左传》、《周礼》洗冤以使之免于湮没 ,并主持发掘整理了孔府档案资料 ,丰富和开拓了史料建设 ;三、熟练地运用以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来互相印证的“两重证据法” ,取得高水平的成果 ,并根据亲历凉山彝族考察进而掌握了以文化人类学资料印证古代史的“三重证据法”。求实创新的不懈探索 ,博大精深的学术成果 ,使杨向奎先生巍巍然成为一代史学大家。  相似文献   

15.
钱穆先生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极负盛名的大师之一,其所著《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数十种,俱为享誉中外的学术名著。钱先生治学方法具有扩散性、内聚性和时代性三个显著特点。扩散性是指治学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对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内聚性是指对各类原始文献资料的深入钻研,而时代性则指读书与著书立说时所富有的经世精神。其学术思想归宿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学术生命与中国文化生命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殷海卫 《殷都学刊》2008,29(2):72-75
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的一部重要的诗话总集。该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献方面,其间也有胡仔自己精到的品诗论人之语,惜前人对此罕有论及。欲探求胡仔的诗学观点,必先对其本人作以清楚的了解。然《宋史》未为其立传,学界的间或之论亦为凌乱和残缺。笔者则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合,并利用新的文献资料,对胡仔的家世作了较为完整清晰的勾勒,从而为胡仔的诗学批评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钱邦芑乃明末清初才情卓越、颇富韬略的爱国诗人、遗民中坚。身于中原板荡、天崩地解之时,处于残山剩水之间,初则挥戈戎马,抗清复明,历经艰难,终因权奸当道,形势所趋,用世之志无法施展;再以祝发抗暴,不得已退隐山林;后因复国无门,出家为僧,耕读育人。其为人孤忠劲节,为文浩气雄文,与为世所称的药地和尚(方以智)、澹归和尚(金堡)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憾其人不为人尽知,方志史料语焉不详;其诗,学界论及尚少。透过《大错和尚遗集》,可以窥见其诗心。  相似文献   

18.
杨一清是明代中叶著名政治家,一生留下了70余万字的文稿,这对研究了解明代中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无疑是巨大的资料宝库。本文讨论的安边策,是杨一清正德初年总制三边时上奏朝廷的奏章,《明史》称其为安边策。这份安边策既体现了杨一清的国防军事思想,又体现了他忠心体国的民族主义和爱国精神,是一份难得的国防文献。本文讨论了安边策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它的主要内容与落实情况,特别是对它的历史价值作了正反两个方面的评价,着重指出其对后世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台湾郑氏集团降清,清王朝消灭了这一盘踞东南海上数十年敌对政权,完成了全国统一,并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正式由中央王朝设官治理。在清朝早期治理台湾的一批官员中,陈瑸是治台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政绩也最为显著的官员。虽然在很多人的论著中都曾提及陈瑸与台湾的关系,①但专门论及陈瑸治台之研究作品仅见黄秀政先生一文。②本文主要依据陈瑸文集与文稿中的台湾史料,③并结合清国史、实录、碑传、方志及年谱、档案资料,拟对陈瑸治台事迹作一次较为系统的评述,以求加深对台湾早期开发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