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种子产业:成就、挑战和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作物育种体系建设和新品种的选育,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以政府为主导的育种研发体系。但本世纪以来,以课题组为单位的公共育种研发体系难以适应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形不成分工明确、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现代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体系。虽然国家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种业的发展,但由于现有的体制始终未能解决甚至混淆公共研发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和企业商业性科技创新之间相辅相成的作用,不仅影响了新品种的重大科技创新,更影响了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初衷。为此,提出要深化种业创新体系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与产业发展的中国种业科技创新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种业企业是种业发展的主体和组成细胞,我国种业企业总体上表现为“多、小、散”的发展格局,种业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打造全球育种研发平台、塑造种子价值营销体系是国际领袖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通用做法。构建我国种业企业包含上游研发价值链、下游客户价值链在内的种业价值链系统是做强我国种业发展的关键。选择“精品种子”进行研发与生产、打造过硬的种子育种研发平台、建立种子价值营销体系、推行精细化服务、加强种子认证制度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是培育我国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我国种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关于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行业位于现代农业产业链最上游,是保障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根本。发展现代种业,核心是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围绕国际种业发展趋势,在分析国际种业巨头发展成因、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及困惑、商业化育种体系驱动力量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种业发展及其实施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业是我国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种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振兴中国种业,既需要基于特定视角聚焦产业链具体环节,也需从产业整合的视角分析整个种子产业链的竞争力提升与高质量发展。结合高质量发展和战略实施两个视角,从内涵、特征及必要性分析入手,构建我国种业的战略体系。研究表明:种业发展战略由种业发展思路和实施方案两个层次构成。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发展思路层面,提出我国种业应采取种业精品定位、“育种+服务”双核、“互联网+种业”、精细化服务种业、种业全面质量管理、种业科技创新支撑六大发展战略,作为发展战略体系的核心;在战略实施层面,提出我国种业应采取企业并购整合、企业联盟、构建“种业平台型公司”、企业差异化、企业集中化、企业“归核”化六大实施战略,作为种业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种业发展战略体系对各地制定种业振兴方案、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种子开源是开源运动在育种领域的延伸,旨在实现植物生产、育种、繁殖和分配过程中种质和技术的自由使用,以克服知识产权排他性保护对育种创新的负面影响。种子开源秉承自由、开放与共享的理念,其并非否定知识产权,也不意味着免费或没有限制和责任。防止种质资源私有化、育种创新的累积性以及种子和软件的共通性是开源运动延伸至育种领域的主要原因。种子开源具有整合育种资源、促进育种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价值。从域外实践看,种子开源大体可分为道德承诺、开源许可证和农民合作三种模式。在强调育种原始创新,突破种源“卡脖子”技术的当下,可尝试在受财政资金资助的高校及科研机构中推行许可证开源模式,同时鼓励其他育种者和农民加入,以促进育种创新,实现种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种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种业研发创新能力薄弱,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少,缺乏海外知识产权部署,再加之国内种业企业组织零星分散等原因,导致中国种业在国际种子市场竞争中,获取的市场份额有限,市场扩张能力不足,同时国内种业市场也正面临国际大型种业集团的渗透蚕食。因此,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国内种业企业的育种创新能力,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支持和鼓励国内育种者走出去,战略性地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部署,同时多途径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中国种业大型企业集团是快速提升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种子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1980年代末跨国种子公司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严重威胁着我国种子产业安全,也使我国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子企业缺乏竞争力、种子商品化不足、种子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种子检验监管不力等问题逐一凸显出来。为促进我国种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建议采取如下举措:加强对国内种子公司的扶植力度;提高种子商品化率;加大种子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度;加强种业市场监管;改进种子储备政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种业开放十余年: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业对外开放应从两个层面来考察:规则层面的对外开放承诺水平与结果层面的对外开放实现水平。基于以上两方面对种业开放十余年进程的分析表明,我国种业没有开放过度。虽然外资进入的影响更多是冲击和挑战,特别是对我国种业安全甚至粮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但是种业对外开放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能因此而阻止外资的进入。未来种业对外开放政策可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前提下,着眼于种业科技发展趋势,同时考虑种业开放带来的双重影响,进行小幅微调。除此之外,种业应对外资冲击与挑战的唯一途径就是做大做强民族种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在华FDI的主要跨国粮商和跨国种业公司的垄断优势,借助粮食贸易依存度指标探讨了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农业跨国公司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国粮商通过控制世界大豆主要产区的种植、贸易,控制粮食产业链附加值较高的两端——育种和加工,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跨国种业公司在研发和育种领域的高投入和高产出加深了农户对其依赖。因此,建议通过宏观调控提高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减少对农业跨国公司的依赖;基于种业发展机制创新,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种业育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种子企业。  相似文献   

10.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我国种子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阈下,通过总结我国种业发展、种质资源保护、科研创新、违法犯罪行为打击等方面现状,发现当前我国种子安全存在五大问题:民族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外企先入为主;种子市场鱼龙混杂,执法监管乏力;涉种子犯罪错综复杂,公安机关打击困难;转基因、农业恐怖主义等安全性问题交叉出现。应通过做强民族种业、完善转基因种子安全性评定、规范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涉种子安全犯罪、树立种子安全观等手段,保障我国种子安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蔬菜种子产业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蔬菜种子企业与国外品牌企业的同业竞争,明显处于弱势。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指出了我国蔬菜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针对政府方面、科研院所方面、蔬菜种子企业方面提出了挑战所采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种子法》和“种子工程”的实施,我国种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为农业丰收、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当前我国种子产业仍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品种选育科技含量低,种子生产加工环节滞后等问题。种子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改革和完善种子管理行政体制,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发挥企业主导作用,而对种业实行倾斜扶持政策则是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种业整合是组建我国种业“航空母舰”的关键。我国种业整合的模式应该以纵向整合优先,横向整合为主;种业整合的层次应该循着宏观整合、微观整合和中观整合的顺序进行;种业整合的基本措施应该是立足第一产业,强化第三产业.重视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14.
种业整合风险一直从心里层面和操作层面困扰着企业家对种业企业实施并购与整合。并购整合的风险来源不同,种业企业并购风险的生成过程和生成机理也不完全相同。种业企业并购整合风险来源于种业并购整合的全产业链、全部参与主体和全部要素,其主要构成是:并购后的产品销售风险、价值链重构风险、企业资源损伤风险和整合能力短缺风险。在种业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任何一类风险的数量或水平达到某个临界值,实施整合战略的风险就会发生,管理者必须对可能放大风险的事件、活动,或者易产生较大风险的环境保持高度敏感。对种业整合风险实施诊断识别、互动控制、内部控制、价值认同控制、规则控制及其整合方案的优化等是应对种业整合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种子的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经营规模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根本保证,而种子生产基地的选择、建立,种子的生产、收购等诸多环节决定着中国种子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强大,目前中国种业企业在制种方面面临生产基地建设、统一标准管理、良种收购入库等方面许多制约因素。从转换土地流转机制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种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行性,以期探讨中国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将种业系统运营要素归纳为运营主体、运营客体、业务流程及运营层次等四个要素,按运营主体为划分标准总结了我国目前主要的种业运营模式。分析了我国种业面临的挑战和种业现有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依循对种业运营要素现有资源的整体再配置与整体再整合来实现种业运营模式的创新路径,提出依据主体职能目标不断完善主体功能,增加自主知识产权高端商品良种并提升其技术附加值,实施供应链管理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合理利用管控模型对种业运营层次进行界定等创新思路。通过对丰乐种业供应链运营模式创新策略的优化具体落实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种子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是种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传统的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种业科技创新体制无法适应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的要求。种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使科学技术和成果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当前我国种子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所发挥的作用太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主要受困于法律地位、人才、科研体制、经费等问题,要改革传统的创新模式,使种子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必须从政策法规、财政金融、科研人才、知识产权以及协同创新等方面为种子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8.
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大力发展种业,建立种业知识产权强国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为视角,基于政策工具构建种业政策的二维分析框架,对我国现行有效的种业政策进行计量分析。并通过对国内关于种业发展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评述以及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分析平台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我国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国的种业政策对于解决种业发展的困境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种业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