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而这类群体失业保障的缺失是一项制度难题。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待遇与社会救助金、失业保险基金与公共服务费用混同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也比较狭窄。此外,灵活就业人群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数额、期限的确定面临困境,“非自愿”失业的传统认定标准也不再符合现实需求。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失业保险制度,无论是其动因,还是从实践需要的角度考虑都实属必要,其可行性也有国内外成功经验支撑。因此,从现有制度出发,探索适合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不仅在立法中要回归社会保险的基本理念,扩大保障范围,还应在现有制度基础上,灵活确定这类群体的缴费机制、期限,科学界定“非自愿”失业,以更好地实现对这类群体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2.
新业态下,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缺失,导致灵活就业者在遭到职业伤害时无法获得合理保障。因此,本文对江苏省南通市、太仓市以及苏州市吴江区职业伤害保险的制度制定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提出建设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是以信息技术或数字技术为支撑的经济活动,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演变后逐渐成熟稳定,并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转型升级,将驱动整个经济社会发生更加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正不断提高。本文以数字经济演变的不同阶段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在灵活就业形式多元、规模扩大、内容多样、群体分化、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影响机制,同时结合数字经济未来转型发展模式,研判数字化加速发展对灵活就业发展的影响,包括:数字化连接更加高效,助力灵活就业空间不断拓展;数字经济促进参与主体网络化,灵活就业生态持续优化;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加快,灵活就业模式向知识技能领域岗位纵深拓展等。  相似文献   

4.
“在零工市场找活,省心又放心,我以后再也不用在马路边等活了。”近日,零工人员唐玉兰在遂宁市船山区零工市场顺利找到了一份咖啡店保洁工作。“上班时间灵活,能照顾家庭,工资也是按时现结。”唐玉兰高兴地说。随着新业态日趋丰富,选择灵活就业的劳动者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5.
当前,伴随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工作时间灵活、市场需求大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让平台经济更加健康发展,让新就业形态从业者享有充分的劳动保障权益,事关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事关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成都市温江区人社局探索实施“一二三”工作法,不断优化就业服务与权益保障,支持各类劳动者通过新业态实现多渠道就业。“一体部署”拓空间,开启新就业形态“新引擎”强化招商引资,开发一批新业态就业岗位。围绕营建“两河一心”筑势赋能,建立招商联络机制,配备服务专员,与园区企业共享招商资源。持续跟进“默行者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翔飞教育温江无人机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等项目,计划在近两年内招引3个项目,提供1800个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对互联网新业态平台企业就业形态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平台企业与劳务提供者之间多种关系并存的现状以及劳动关系向民事关系发展的趋势,发现民事关系在互联网新业态平台企业运行中更具灵活性、自主性等特征,梳理出传统劳动关系管理模式不适应平台企业就业形态变化的一些问题,提出应在尊重市场规律、支持新业态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引导、规范平台企业的各种用工行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大龄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运行实践效果。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前言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第二部分对研究范畴进行界定;第三部分从享受政策群体的基本情况、就业情况和满意度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评估;第四部分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平台经济迅速发展,依托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维护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尤为重要。在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弹性、增加劳动者收入等方面,新就业形态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了不少人就业的新选择。当前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并好于预期,也得益于新就业形态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然而,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新就业形态有其生机勃勃的一面,也有其成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9.
促进更多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实现平等就业,不仅会提升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而且有助于推动社会融合,增强社会和谐。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残疾人就业的主要做法和面临的瓶颈进行分析,发现就业机会少、自身条件差、就业层次低、收入普遍不高等仍是当前残疾人就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通过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服务、营造就业环境等进一步帮助残疾人实现更充分就业、更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现象,聚焦留学生归国就业过程问题分析,探讨如何协助该群体理清职业诉求,促成充分就业,最终实现人尽其才,服务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各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石家庄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从毕业生的工作行业、区域、状况、就业途径、工作待遇以及社会对该类毕业生需求上进行分析,旨在更清楚地了解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为学生就业提供就业信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新就业形态从业者规模不断扩大。在就业质量的各个维度中,工资水平是吸引劳动者不断涌入新就业形态的主要因素。现有研究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讨论受限于样本规模,无法得出准确结论。本研究以外卖骑手这一新就业形态典型代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6.3万份外卖骑手调研数据,分析了外卖骑手工资收入水平、工资分布情况,并与各地区最低工资水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外卖骑手工资水平高于处于相近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工资水平。从收入分布看,外卖骑手群体收入数据极差大,整体呈现右偏态分布。专送、专职骑手月均收入高于众包、兼职骑手。与各省最低工资水平相比,在正常劳动下,外卖骑手月工资收入高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水平。其中专送骑手的工资收入水平最高。众包骑手的工资收入水平也高于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和当地最低工资水平。即使考虑了工作时间的小时工资率,外卖骑手的小时工资水平也高于各地区小时最低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13.
14.
本研究利用CGSS2015和2017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及Fairlie非线性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污染感知对固定就业和灵活就业群体自评健康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环境污染感知程度的提升会显著降低劳动者自评健康水平,对灵活就业劳动者的负向作用更大;异质性和Fairlie非线性分解结果显示,环境污染感知对固定和灵活就业群体的健康差异贡献度在东部地区、青年人群中更大,但随着年份推移,两就业群体因环境污染感知产生的健康差异在缩小;分化调节机制显示,超时劳动会显著强化环境污染对劳动者健康的不利影响,而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会抵消负向效应,调节效应在灵活就业群体中作用更大。因此,政府需持续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并提升灵活就业群体的职业地位;企业需针对灵活用工强化工作环境污染管理和监督,并完善特殊工时和薪酬制度;劳动者个体要提高自身健康素养和环境风险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养老金并轨政策的颁布,标志着实施多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终于被终结了.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是否会发生改变?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又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设计相关问卷展开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发现,大学生对养老金并轨制的认知对于就业意向并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存在着专业院校、父母的意愿、性别、有无班级职务等其他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意向.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基于相关结论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择业就业、改善就业状况的政策建议:转变大学生择业观念;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建立公平完善的工资待遇制度;建立政府和市场多维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西部某农林高校2010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发现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高于硕士毕业生,但起薪水平低于硕士;影响毕业生就业与否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学历、专业、成绩、政治面貌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影响其收入的主要因素为学历、专业、外语水平、政治面貌、家庭社会资本以及就业地点、单位性质等因素.并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西部某农林高校2010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发现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高于硕士毕业生,但起薪水平低于硕士;影响毕业生就业与否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学历、专业、成绩、政治面貌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影响其收入的主要因素为学历、专业、外语水平、政治面貌、家庭社会资本以及就业地点、单位性质等因素。并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我国国民经济生产带来巨大影响,国家多措并举稳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人力资源服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疫情状态下我国人力资源服务的效率发现:综合效率整体表现良好,部分时间段内投入冗余致使资源浪费以及产出不足影响了服务效率,技术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造成较大影响,迁出人口、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和疫情环境对服务效率的影响最大。总结此次经验,将有助于完善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模式、提升信息化水平和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的整体经济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随着一师一市的加快建设、重点产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畜牧业的产业化调整,经济发展加速转型。经济的转型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劳动力就业质量的提升。因此,有必要为兵团劳动力就业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了解兵团各师(市)的劳动力就业的质量高低,评判就业工作中的优劣,找出问题和差距,进而为兵团整体提升就业质量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的行政体制,县域政府规范性文件对于特定县域构建就业促进体系具有规范、指导和引领作用。本文分析了县域就业促进所存在的政策繁复、时限不清、内容交叉等问题。建议从精准高效角度对各层级、各类别就业促进政策进行科学梳理,加强归类衔接,从整体上提升县域就业政策的执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