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Verschueren 的语用顺应理论对翻译理论的革新具有重大影响.而广告语言由于其特殊的句法特征和语言功能,使得译者在翻译时必须从语境关系、结构客体等诸方面重新审视广告翻译过程,做出动态顺应,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标.  相似文献   

2.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以语用顺应论为理论框架,指出广告翻译也是一个不断选择与顺应的过程,为了实现广告的目的,广告翻译中应特别注意对受众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顺应.  相似文献   

3.
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基础,探讨英文广告汉译时语言结构顺应问题,从顺应理论的角度论述了英文广告独有的特点,并举例论证翻译时应对语言、语码和语体以及语言构建成分的选择进行顺应。认为广告英汉翻译者应培养翻译中的语言顺应意识,并指出用语言的顺应理论来指导英文广告汉译,能够在翻译过程中充分保留英文广告原有的功能,从而使得广告能够更好地实现其商业效用和目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顺应论,广告翻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其语言的选择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广告翻译中的顺应主要表现为语境顺应,包括语言语境顺应和交际语境顺应。广告译者应充分考虑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诸语境因素,采取"多维顺应"的翻译策略,从不同的角度来顺应消费者需求,从而取得预期的广告效果,实现广告主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5.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语用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翻译是以追求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为目标的等效翻译.本文从Jef Versueren的顺应理论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了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和社交语用等效翻译中的顺应模式,认为译者会在语言结构和语境两个层面做出动态顺应,以达到语用语言等效之目的;并且译者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顺应其翻译动机和自身现实条件以实现社交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6.
判断广告翻译是否成功,主要看广告译文能否达到广告的预期目的和效果。依据语境关系顺应理论,在广告翻译中,译者应顺应译入语消费者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尊重其文化习惯、语言习惯,注重其心理感受,适时调控文化取向,这样才能再现原文本语境,实现广告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的房地产业步入了国际化的道路,进一步突显了房地产广告语英译的重要性。针对房地产广告语的英译,如何确切地反应广告原意的诉求,成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新课题。顺应论关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动态性和顺应意识程度等观点,能够拓展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根据顺应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于语境.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它和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一样也是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在广告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语境做出动态顺应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顺应理论和文学翻译的特点,探讨了顺应理论对小说翻译的解释力。笔者认为,语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以交际者为中心,以语言使用者为指向,语境决定了语言的运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语言表达手段,须顺应原文的各种语用因素,最终体现语用翻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顺应理论和文学翻译的特点,探讨了顺应理论对小说翻译的解释力。笔者认为,语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以交际者为中心,以语言使用者为指向,语境决定了语言的运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语言表达手段,须顺应原文的各种语用因素,最终体现语用翻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片名既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体现电影制作者的艺术创造力,具有帮助受众提高审美能力的语用功能,同时它又具有商业广告的语用功能,在影片的宣传推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片名作为一种目的性很强的特殊文本,其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从语用学的角度,以Verschuen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基础,探讨顺应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提出电影片名翻译中语用顺应的四种翻译策略:语言结构顺应、文化语境顺应、受众心理顺应和商业效应顺应。  相似文献   

12.
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从事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它的翻译应尽量准确、达意,这必定牵涉到语言与文化方面的差异.广告翻译关键在于把握其语用意义,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分别论述了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在广告翻译中的等效与失效问题,探讨了语用学理论应用于广告翻译的实践行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用学的语用顺应理论是语言使用中根据语用环境做出的动态顺应。语用顺应对翻译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用顺应分为主动顺应和被动顺应。本文以杨译与霍译《红楼梦》中“笑道”的翻译对比为例,对主动顺应与被动顺应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
广告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必然涉及到语言和文化的转换.分别从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角度分析了广告翻译中的等效与失效, 重点阐述了言语行为理论和语境对广告翻译的影响,认为广告翻译中应该优先遵循语用等效原则,这样才能正确传达语用意图,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具有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揭示了语言使用的本质特征。本文从语言顺应的三个层次:语音,词汇和句法探讨广告翻译中的顺应性。广告翻译是动态顺应性翻译。  相似文献   

16.
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旨在探讨顺应性对翻译研究的启示。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使用者按照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在顺应论框架内,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语境和语言结构客体之间作出动态的顺应过程,只有从语境关系、结构客体等诸方面对原语和目的语作出动态顺应,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翻译目标。因此,顺应理论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选择是手段,顺应是目的,选择-顺应论构建了一个连贯统一的语用学理论框架。借鉴Verschueren提出的语用顺应的4个角度,结合翻译是3个参与者组成的两次语际交际过程的观点,试图构建科普英语的语用顺应翻译理论框架,并对一篇科普作品的翻译进行个案分析,提出科普翻译过程作为一种科普语言的选择和顺应过程,在科普语境相关成分顺应,科普语言结构顺应,受科普认知心理、科普社交规约和时间约束的顺应动态性以及科普译者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程度4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科普意义的理解和生成。  相似文献   

18.
Jef.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探讨了该理论对文化翻译的启示,指出,译者应动态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恰当选择翻译策略以避免翻译中文化信息传递的障碍,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9.
顺应论在国际广告全球化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维索尔伦的顺应性理论问世后,学者们介绍、评论和应用顺应论的文章及专著相继面世。在过去10多年的顺应性研究中,很少有学者运用顺应性理论对大众传播学和跨文化交际等领域进行应用性研究。本文在语言顺应理论的框架下,选取中国广告网和国际广告网中的国际广告为具体研究语料,着重从广告的语言语境顺应入手,对国际广告语言全球化这一语用现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国际广告全球化中的顺应性策略,如广告受众的顺应、心理世界的顺应、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顺应策略,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际广告的语言学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与外部原因,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顺应过程.以此为研究视角和探讨的理论基础,指出翻译行为不仅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选择和顺应的意识行为,也是实施这一意识行为的动态过程.选择和顺应不仅体现出翻译行为的特点和复杂性,同时也体现出从多角度和多层次的视域阐释和指导翻译行为的过程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