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司马光作为史学巨匠,其成就是举世公认的。然而,司马光不单单是一个纯粹的历史学家,在北宋中期的那场大变革——熙丰变法中,他是以反对派领袖的面目出现在政治舞台上的,因此人们常常把他匡定为拉历史车轮倒退的反面人物,这未免是一种失之公允的论断。本文并不准备全而地评价司马光,只想对王安石领导的变法进程及司马光  相似文献   

2.
庆历新政与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的两次大规模改革.将这两次改革作一些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各自的成败得失.本文提出的新的看法,目的在于探索与求教.  相似文献   

3.
北宋神宗熙丰时期的货币政策目标除财政及货币本身之外,还寓于了抑制聚敛的内质,而废铜禁、削钱法及以券代币等措施对缓解"钱荒"具有重要作用.该时期的货币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流弊.探讨这一问题,可以为研究中国古代货币政策提供一个较切实际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4.
我国史学界已开始重视历史人物的心理对历史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但为数不多的几篇这方面的论文,几乎全是从社会群体心理角度来论述的,专们研究历史上某个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的几乎没有。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的变法,即熙丰变法,史学界至今仍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近几年有从王安石的个性品格上来探讨他对变法的影响的,其中主要的有许维勤《王安石的品格作风与熙宁变法的失败》和刘祚昌《记王安石的政治品质与政治作风》①.这些论文确有助于对熙丰变法的研究,但仍不属于心理史学的范畴。本文拟从王安石、司马光…  相似文献   

5.
熙丰党争,除了围绕新法具体内容而展开的争论外,还在"祖宗之法"、"义利"、"开源节流"等深层次问题上进行了辩论.王安石认为"祖宗之法不足守",而反对派则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从实践来看,变法派观点更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但变革对象只是政策设施,而不是赵氏政权"维系防范的基本原则".王安石引用发挥<易>中的"利者义之和"观点,为理财制造舆论,而反对派则直接援引孔、孟的义利对立观点,批评和阻挠变法中的理财.在如何理财上,王安石主张节流但更强调开源,反对派则坚守节流反对开源.这三方面内容,层层深入,是两党争斗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辙的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但他的诗也不乏特色,而对苏辙诗的研究却甚不多见。在苏辙诗中,熙宁元丰变法时期的作品是其精华所在。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辙诗可分为前后两期,彼此不同而又一脉相承,都表现了政争中不屈的精神。苏辙诗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北宋中期文坛,受政治变法的影响,其主流可说是变法时期的文学。苏辙诗又一次证明了当时文学的这一特质,他的诗是变法时期文学的一页。论苏辙诗兼论当时文学的性质,就是本文写作的两个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剖析北宋文官集团的社会心理和行政管理入手 ,认为北宋文官政治具有两大特性 ,其一 ,矛盾的复合性格 ;其二 ,低下的行政效率。这两大特性使得文官政治成为党争的源泉和推进剂。而在此制度背景下展开的王安石变法难免陷入党争泥潭 ,终至新法尽废而互讦不已。  相似文献   

8.
熙丰时期的兵制改革及启示程民生,郑传斌改革募兵制是王安石变法的一个重要内容。王安石并非要废除募兵制,他认为保持一支常备职业军队是必要的,但不能完全依靠募兵队伍。为此,宋政府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方面完善募兵制,如并军营、置将官、淘汰老弱;另一方面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9.
北宋熙丰时期以司马光为首的洛阳诗坛以其文化特性而为人瞩目,承载了政治、思想学术等文化意义的洛阳诗歌的形成,与司马光、邵雍等洛阳诗人的政治家、道学家身份和他们的并非纯文学意义的诗歌观念有关。本文对洛阳诗人的诗学观念进行了梳理和探讨,认为他们总的倾向虽然是重道轻文,但并不否定诗歌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10.
11.
发生在我国1 1世纪的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变法派人士的分裂,即吕惠卿、曾布与王安石的交恶,以及参与变法的其他人士背离王安石初衷的角度分析可见,法令、法规诚然重要,但法令、法规是要人执行的,凡变法改革,没有变法派人士的团结一致,没有高素质的执法人才,即令有最好的法规,亦难免要被扭曲而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2.
北宋王朝在神宗以前一直对河西、河湟吐蕃诸部采取笼络、联盟之策,以期达到“联蕃抗夏”的目的。然而,在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宋朝却对河陇吐蕃诸部发动了一场民族征服战争——熙河之役。之后,宋朝控制了原来古渭以西的“化外”之地,在熙、河、洮、岷、宕六州之地设置郡县,史称熙河开边。从而  相似文献   

13.
商鞅本人的结局是悲惨的,但他在秦国的变法却是成功的。 当时和后世对商鞅及其变法有过许多公允的评价。战国时秦国蔡泽论述商鞅的政绩说:“夫商鞅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应侯范睢对商鞅也有适当的估量,他  相似文献   

14.
15.
康有为是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顺乎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中国近代反帝反封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爱国性和进步性彪炳史页。康有为发功的这场运动,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其中他认为“变之之法,富国为先”,显  相似文献   

16.
“宫体诗”之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们在六朝文学研究中对“宫体诗”始终抱着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视之为六朝形式主义文学中的一股浊流。如果我们对此现象作一番历史的考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乃是在传统文化心理和传统价值观念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审美心理定势。  相似文献   

17.
日军败退后,朝鲜半岛政局扑朔迷离。受北朝鲜土地改革等影响,南朝鲜农民要求分配土地的呼声日益高涨。为防止赤祸的蔓延,美军政府积极主导对原日本人地主的土地进行分配,并由此确立了有偿没收、有偿分配的基本原则。李承晚政府成立后,出于巩固政治地位的需要,着手推动对朝鲜人地主的农地改革,但围绕地价偿还问题,各派政治势力存在分歧,经过几番讨价还价,农地改革最终得以全面实施。韩国的农地改革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对韩国现代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改革使朝鲜半岛南部形成了与北部截然不同的经济体系,使南北的分裂固定化。  相似文献   

18.
青苗法是宋神宗熙丰变法时期的一项重要新法,旨在防止民间高利贷者盘剥农民,以济贫困,发展生产。但因法令不够完善,以及“吏不得人”,“故为民害”。当时知青州欧阳修针对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弊端,一面止散青苗钱,一面向朝廷提出三点改良要求。欧阳修的言行是合理的,其目的在于济贫惠民,然而当代某些史学家称欧阳修为“守旧派”或“反变法派”,这是不够实事求是的  相似文献   

19.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非常广泛,军政改革是其重要的一项内容。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省兵、置将、保甲、养马、军器监等对于巩固封建统治,扭转北宋在军事上对西夏、辽作战中屡屡失败的不利局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侨港资企业接近两万,各级侨办引进的项目、外资不断增加,大财团、大公司、大企业家纷至抢滩。这是江苏省王荣炳副省长在全省侨务经济工作会议上向代表们展示的画图。 这次由省政府召开的全省侨务经济工作会议,是1月18日在南京举行的。会议总结交流了全省开展侨务经济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