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书讨论会纪要本刊记者《唐诗艺术技巧》和《唐人绝句艺术谈》是唐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又一丰硕成果.前者由我校中文系主任师长泰教授撰著,22.3万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后者由《唐都学刊》主编李培坤教授与郴州师专吴代芳先生合作撰写,23.4万...  相似文献   

2.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人诗作,浩如烟海,而王翰的作品只存十三首,在《全唐诗》编为一卷。历代注家评者都不会放过这首《凉州词》,足以显示这首诗的艺术价值以及作者非凡的才华。最流行的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选了这首...  相似文献   

3.
意象的运用与意境的创造是中国诗歌的重要审美特征,因而中国古代诗歌特别注意空问描写艺术。而在诗歌发展的不同阶段,空间描写艺术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变化,表现出某些不同的特色。唐诗气象浑厚开阔,从艺术构成因素看,就是与唐诗空间描写以恢宏深远为美的趋向有关。  相似文献   

4.
禅与唐诗的合流是唐代诗歌重要的审美现象。禅与诗人、与诗的创作和审美有着密切的关系,禅与诗的融汇、渗透拓展了唐诗的审美内容,完善了唐诗的艺术形式,它所展现和表达的艺术精神代表着唐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情调,并成为中国古典艺术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崔放黎 《学术交流》2007,(8):146-150
对唐诗总体艺术风貌的探讨,前人主要是集中于唐、宋诗优劣的争论上。在争论中,有人认为,唐诗主情,宋诗主议论。唐诗作为一代诗歌,尽管各个时期、各个作家,大都具有自己的风格,但在这些不同的风格当中,往往体现出浑厚的特征。从风貌属性的范畴来说,以"浑厚"概括唐诗的总体风貌应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6.
物物于心的晚唐诗歌赵艺梅中国诗歌艺术从《诗经·关睢》开篇,一直发展到唐朝,不仅艺术上炉火纯清,而且达到了五七言古今诗体的最高峰,涌现出了无数流芳千古的诗人和千古绝唱。晚唐诗歌在发展过程中,发展了诗经的“物体言志”的传统,才使唐诗更加璀璨夺目,继承了“...  相似文献   

7.
小说理论的新探索──读《小说艺术:品性与历史》胡润森,曹禧修在近年出版的小说理论著作中,胡尹强的《小说艺术:品性和历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以下简称为《小说艺术》)是视界宏阔,研讨细密的一部,它凝聚着作者关于小说理论的新发现新探索。《小说艺...  相似文献   

8.
张翠  徐放鸣 《阅江学刊》2012,4(3):134-138
同处于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和El本自古便有文化上的交流,主要扮演文化思想输出者角色的中国对主要扮演文化思想输入者角色的日本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但两大民族审美意识传统又都渊源有自,别具自我特质。从意象谱系的简素与繁复、情感表现的纯粹与功利等两大方面解读《万叶集》中七夕和歌与唐诗中七夕诗歌的艺术表现之不同,不仅有助于深化中日审美文化的比较研究.而且对申日审姜意识彤态差异的厘涪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论盛唐诗歌审美理想的双重构建许总一开天诗坛,作为唐诗艺术高峰期的成就与特征的形成,一方面固然是人唐一百年来,诗歌在对前代遗产继承中反复熔裁变创、推陈出新的自身艺术进程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显然是与同步而至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诸多领域发展的高峰状态互为...  相似文献   

10.
唐诗《观棋》历来有两种版本,分别对应不同的作者——温庭筠与段成式.传统看法认为,《观棋》为段成式所作,和温庭筠无关.根据作者创作情况及文本文化内涵考证,《观棋》实由温庭筠原创,后经段成式修改.“黄羊”“成都”等改字,体现出古典文献和围棋艺术相融合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探骊采珠 烛幽显微──入谷仙介《王维研究》管窥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毕宝魁文化没有国界。古代文化遗产是整个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唐诗不仅受到我国人民的激赏,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许多外国友人不仅喜爱唐诗,而且研究唐诗,出现一些颇有建树的唐诗研究...  相似文献   

12.
敦煌伯3619唐诗写卷校录平议徐俊敦煌伯3619唐诗写卷收诗之多,仅次于伯2555唐人诗文选集残卷和伯2567.2552唐入选唐诗拼合卷,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王重民先生《补全唐诗》(《全唐诗外编》第一编)从本卷中辑录佚诗一首 ̄①,黄永武先生《敦煌伯...  相似文献   

13.
理解·投入·创造──诗词今译是科研的一个分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和欣赏宋词,与阅读欣赏唐诗(以及其他古典诗歌精华)一样,往往会引起心灵的震颤或某种微妙的波动。人们喜欢宋词、研读来词并不亚于唐诗。只是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在过去一段较长时期内,对宋词的评价出现了某种偏颇。近十几年来,宋词的研究与普及争得了与唐诗(以及其他文体形式)分镇并辔的地位,获得了它理应早日获得的那份辉煌,宋词的今译.实际上是这迟到的辉煌之中的一抹微光。宋词能不能今译?面对同史的高峰.面对这高峰的晕圈所闪射出的夺目辉光.不免要使某些好心人产生这样的怀疑:今译的宋词是否会保留其固有特色?又…  相似文献   

14.
评王忠瑜对长篇革命历史传记小说的新开拓张松泉,于森,连秀丽王忠瑜是一位在思想上艺术上具有独立见解的作家,他把创作视野集中于革命历史人物传记、历史纪实题材领域,把为革命先烈树碑立传作为艺术探索的中心课题,提出了在有生之年完成东北抗联英雄三部曲(即《赵尚...  相似文献   

15.
唐诗色彩描写漫谈孙亚慧吴湛莹一以色貌色,是色彩描绘的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手段。读唐诗,我们会发现,唐代诗人很擅长用色彩真实地描绘自然的本来面目,天是青的:“回望青天解人闷”(李白:《江夏赠韦南陵水》),云是白的:“白云一片去悠悠”(张若虚:《春江花月...  相似文献   

16.
贺严 《社科纵横》2010,25(11):77-81
唐诗选本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历史进程:唐代的初创期、宋金元的发展期、明代的兴盛期、清代的总结期。清代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文学集大成的历史阶段,作为唐诗重要载体的唐诗选本,其主要特点就是对历代唐诗选本的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表现出明显的集大成特征,这种特征具体来说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集历代唐诗选编选成果之大成;二是集当时社会时代风会之大成。  相似文献   

17.
许学夷所辨之唐"体"包含两层内容:一为"体制声调",一为"气象风格"。前者着眼于诗歌的体式规范,关乎声律形式诸方面要素;后者立足于诗歌的风格特征,与总体呈现的艺术意味和精神态势有关。而体制声调与气象风格一为"先",一为"本",即先从诗歌的形式要素入手,进而上溯或呈现其气象风格之本然状貌。在辨体的基础上,许学夷展开对唐诗因革关系的描述,划分"源"与"流"、"正"与"变",理出诗歌发展变化的线索。作为对一种审美范式的标举,许学夷勉力维护着汉魏盛唐诗的正宗地位,而出于对诗歌发展历史的通识,他又承认了唐诗变异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王岳川教授的《艺术本体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3月版),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艺术本体论研究的学术著作.该书从史和论两个方面对生命和艺术的存在状态和意义进行了追问,在从古典到后现代的历史清理中,以人类文化发展史为线索,以全新的角度探讨了艺术与人的存在关系。一方面,对人类本体进行历史追溯和当代反思,力求从时代审美文化氛围中去透视艺术存在的当代形态,从而揭示出人类本体与艺术本体的关系所在。另一方面,从作品与接受交互活动中探寻艺术意义的实现过程,即通过对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社会艺术活动的总体把握,从而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逐渐转移到艺术鉴赏一方面来了。不但赏析之作日见增多,还出现了不少鉴赏辞典,如《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等等。现在,人们不象过去那样,往往把注意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世界唐诗专题译、论著通考黄鸣奋[作者按]唐诗在以英语为交际手段的文化圈(即"英语世界")的传播,可以追溯到英国人S.詹宁斯(1707~1787)之译作。从那时以来的200余年里,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唐诗以其形力吸引了众多的西方中国学家,海内外华人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