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认识论中客观性理想的辩证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论作为关于认识的哲学理论,它有三个方面的理论功能:描述功能,回答认识“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解释功能,回答认识“为什么”(比如说,认识为什么是必要的,认识为什么是可能的等等)的问题;规范功能,回答认识“应如何”的问题。在认识论的功能系统中,规范功能处于最高层次。如果说由于具有描述功能和解释功能,认识论可以在哲学水平上为人们提供关于认识的知识和进行认识的信念,那么,认识论通过对认识“应如何”问题的理解和回答(规范功能),则能够为人们的实际认识活动确定方向和目标。认识的客观性理想,就是认识论规范功能的执行者和对于认识“应如何”问题的解答之一。  相似文献   

2.
认识的发生与发展理论,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全部理论中的核心理论。发生认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都是围绕着说明认识的发生发展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发生认识论的推动,人们对认识的发生与发展问题的研究才达到现在的深度。因此,分析和评价发生认识论的发生与发展理论,总结我国前几年在认识论的认识发生与发展理论问题上的争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关于皮亚杰对于认识的基本观点任何一种认识论理论要论述认识的发生与发展,首先必须说明它对于认识的看法,在认识史上,对于认识的看法,影响较大的有天赋论、先验论和经验论的观…  相似文献   

3.
客体是认识两极中的一极,是认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客体在认识主客体关系中作用问题研究的欠缺,势必影响人们对认识主体性问题的理解。深入探讨在认识主客体关系中客体的作用,对认识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乃至认识论的发展大有裨益。一.认识主体性研究中的缺憾在我国八十年代初期,认识主体性问题被推上了认识论舞台。人们开始不断思索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打破原有的认识论构架,确立新的认识论构架。认识的主体性是显而易见的,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把握认识的主体性,使之沿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轨道健康地向前发展。在认识的主体性问题上目前已拥有了大量  相似文献   

4.
试论《孙子兵法》中的认识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中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而蕴涵在其军事理论和体现在对战争及其规律的具体认识过程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论思想则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认为,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包括认识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性、过程性在内的认识辩证法,是《孙子兵法》中认识论思想的基本内容。尽管这一思想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但它毕竟代表了不同于同时代的孔子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路线,构成中国传统哲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认识论的研究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选择新角度,寻找新思路,开辟新领域。而本文所探讨的文化认识论便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文化认识论从文化学的特定视角研究认识问题,即把人的认识当作文化现象来研究,是对认识进行文化学反思的科学。一、人类认识的文化本性文化是“人化”的复合体,是人的社会性意识、对象性活动、客观性产物的总和。人作为不断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而实现自由的动物,必然有永无止境的属人需要,而人的需要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人的对象而存在于人之外的,它们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和规律,通常不会现成地满足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现代特征及其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李淑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属于现代认识论,它对认识的实践基础的发现,使认识论的观念框架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它标志着近代传统认识论的终结,现代认识论的创立。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一划时代的变...  相似文献   

7.
〕解放思想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规律,即推动人们认识发展的规律。人们的思想认识容易出现僵化,解放思想能够打破思想僵化的封闭停滞状态。解放思想的本质在于解放、批判、否定和扬弃。解放思想的同时也在树立新思想、新理论。解放思想规律突出了认识论中实事求是的思想,突出了认识论中破旧立新的思想,突出了认识论中的真理性、目的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研究什么的?我们看到、听到的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理论。这种答案似乎已成定论。一直以来,人们普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看作只研究和解决人的认识性质、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手段、认识过程、认识源泉以及认识如何达到真理等问题。我认为,这种观点的确切性、  相似文献   

9.
康德的先验哲学,以考察人的认识能力、研究认识何以可能为目的。它标志着人类开始从自身入手来探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使哲学的发展从以本体论为中心转变到以认识论为中心。本文拟对康德认识论中的主体作一粗浅的考察。一康德先验认识论中的认识主体是能动的功能性主体。康德认为,在人们认识之前,就存在着一套先天的直观形式和思维形式,这些形式逻辑地先于认识,它们是进行认识的条件,是人们认识的可能性。先验哲学就是这样一套先天的直观形式和思维形式所组成的体系。这个体系分为感性、知性和理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对思想史的反思,还是对现状的考察都使我们发现,人们对理想的探讨和研究往往是从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角度阐述的,这固然是必要的。但还必须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解决“理想何以为真”的问题。而理想作为一种观念的东西,“何以为真”的问题是个最根本的问题,也是理想区别于空想的关键所在。因此,对理想作一点认识论的探讨将会是有意义的。理想的内涵极为丰富,它包括革命理想、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艺术理想以及人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西方传统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判别廖小平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主流是道德认识论,而西方传统哲学认识论的典型形式是自然认识论。它们之所以存在着这种区别,其主要根据在于它们各自有不同的认识对象、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为此,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别。一认识对...  相似文献   

12.
认识论通常被界定为“关于认识的理论”。这个界定中包含致命的歧义 :“关于认识的理论” ,是关于认识的“哲学”理论 ,还是关于认识的“科学”理论 ?这种歧义之所以是致命的 ,是因为它决定着如何定位认识论的理论性质 :认识论是哲学 ,还是科学 ?这个界定上的模糊指示着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一方面 ,把认识论看做是对于认识或知识的科学的研究 ,比如 ,对认识的发生、认识的方法、认识的机制、认识的结构等的研究 ;另一方面 ,又认为“认识论是哲学的一部分” ,把近代哲学对古代哲学的变革称作“认识论转向” ,并且把认识论研究同价值论、生存论…  相似文献   

13.
使认识论逐渐形成具有科学品质的认识论,这本是认识论研究的必然取向.因为,这种科学品质一是保证认识论思想的科学性,二是哲学上的认识论思想只有被科学化才能应用于人类发展.然而,这种认识论研究旨趣直到如今才初显较为成熟的迹象.现当代大部分哲学家都认为,依托传统的心理学、新生的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实证研究成果,人们对认识的研究已不应仅仅停留在对认识抽象的哲学理论层面,而应拓展到对认识具体的科学解释与模拟的应用层面.这种横向的拓展与纵向的深入呈现出认识论的自然化气象.  相似文献   

14.
康德哲学向来是西方哲学研究中的“显学”。我们对康德哲学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新见解,尽管如此,我们对康德哲学的认识从根本上还未突破“认识论”的框架,即把康德哲学“认识论化”了。诚然,康德研究认识论问题曾写下《纯粹理性批判》,但《纯粹理性批判》却只是康德哲学的“导论”,更何况《纯粹理性批判》不仅仅是一部认识论著作。其实,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迷才是康德一生渴求解决的主题。康德对这一哲学主题解答就是重建形而上学即人的科学。康德的意图并非人们理解的那样,在认识论领域实现哥白尼式的革命。当把康德哲学“认识论…  相似文献   

15.
社会认识论是关于如何认识社会的学问,它以人们的以社会为对象的认识活动及其结果为对象,考察人们认识社会的特殊活动结构、活动方式、认识手法、进化过程和特殊规律,揭示人类社会自己认识自己的特殊道路。 社会认识论作为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之谜的哲学探索,本质上是一门反思的科学。黑格尔曾经说过:“反思以思想和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认识是主体以思想、观念方式接近和掌握客体的自觉活动。认识论的研究以认识着对象的认识、或思考着客体的  相似文献   

16.
青年学者廖小平教授在道德认识论方面的研究,是国内伦理学研究的一项开辟性工作,他集近十年心血而成的专著《道德认识论引论)(湖南教育出版社,IWe年4月版)的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廖小平在书中的上篇首先构建了自己的道德认识论体系:道德认识就是人们以伦理关系客体和伦理为对象,通过特定的实践活动,来形成道锦(规范和准则)和道德关系的过程。道德认识的主体是从事道德认识活动的人,道德认识的客体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人伦关系的客体。从这一界定出发,廖小平引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的话说,“道德…  相似文献   

17.
<正> 所谓认识论,如果用最简括的语言来说,就是关于认识的理论。它研究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对象、目的、形式和方法,研究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认识的过程和发展规律。作为认识的理论来说,实质上认识论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从哲学产生的时候起,它就产生了,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当然,在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浑为一体的时候,人们还不可能把认识论作为一门学问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只有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知识领域扩大了,哲学研究的对象也扩大了,这时人们才把认识论作为一门学问来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因而认识论问题,才逐步地被人们重视起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哲学认识论思想发展史中,庄子曾作过重大贡献。他较为系统地阐明了认识主体的主观性对认识活动的影响,较深入地揭示了认识主体和客体间的内在矛盾,并强调直觉的认识方法。尽管这些思想的立足点是相对主义,但它对古代哲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对现代认识论的研究也有积极的作用。一、庄子系统阐明了认识主体的主观性对认识活动的影响庄子将认识主体的主观性称为“成心”。庄子指出:由于认识主体在社会地位、阶级归属、生理特征、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主体各自的主观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们各自具有的一定的立场、观点、方…  相似文献   

19.
真理与价值的问题是主体与客体之相互关系的两个问题。对这两个问题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始终是哲学认识论关注的热点,许多人为了强调认识的唯物主义特征,常常只注重它们对客观事物的依赖,强调它们的客观性。对它们的主体性特征似乎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力图从实践的主体性这一基点出发,阐述自己对上述问题的一些看法,以引起人们对真理与价值的主体性特征的进一步重视,敬请广大同仁赐教。一、真理的主体规定性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准物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一致把真理看作是人的主观认识与它的对象相符合,正如唯物主义所说的,是客…  相似文献   

20.
反思性·合理性·真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是一门反思性学科。哲学认识论是一门对认识进行反思的学科。这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但,“如何反思”、“反思会引出何种结论”却是远没有得到澄清的问题。如果说在上一世纪人们尚可以这种状况自慰:“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依旧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①,那么,在当代,随着脑科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控制论、信息论等科学发展而兴起的对认识的实证研究─—认知科学,已最后把旧的思辨哲学的唯一领地让渡给了实证科学,那种企图以思辨的哲学认识论取代认知科学(或科学认识论)的做法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