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伴随着人口老年化形势的不断升温,养老护理服务业的需求持续增加,这给我国养老护理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使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业面临更大的挑战。为追赶人口老年化发展脚步,我们应加快老龄产业的发展,明确养老护理服务业的需求,开发针对性的产品。本文先简单介绍了加快发展养老护理服务业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人口老年化带来的养老护理服务业的需求,最后针对养老护理服务需求提出了合理的应对策略,希望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我国养老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少子高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保障与税制化改革的呼声高涨,以及灾后重建的各方压力,日本介护保险迎来了改革新环境。本文通过对日本介护保险发展历程的回顾及新形势下日本介护保险的现状研究和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紧抓介护保险发展的最新动态,为我国的老龄服务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郭佩 《经营与管理》2013,(12):27-30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进程发展较为迅猛的国家之一,为了应对不断扩大的老龄照护需求,2000年,日本政府出台了属于国家立法的强制性社会保险制度的照护保险制度。提供照护服务的主要机构有,社会福利法人、地方公共团体、医疗法人、营利法人及非营利法人等。日本老人可以享受这些机构所提供的机构养老、上门护理、托老所照护、短期寄宿照顾及生活援助等服务。其中,上门护理和托老所照护成为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的主要居家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本文将从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国外先进经验,为我国加快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全国异地定点养老服务中心的研究,通过探讨将异地养老连锁机构应用于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当中,提出尝试建立一种"老人——养老机构——旅行社"三部分组成的新式旅游市场结构体系,解决现今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当中存在的供需不相匹配的问题,同时针对此体系面临的问题提出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保持养老机构与旅行社的密切联系,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的建议。为健全我国老年产业,形成社会敬老爱老风气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养老服务人员数量少、质量低,无法满足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需求。文章调查了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现状,并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开始凸显,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区别了两类不同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得出目前的家庭养老方式并不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经济、生活和精神上的需求,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为了改变养老现状,要改变观念、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建立"以老养老"的社区养老模式以及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养老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贯彻落实离退休人员尤其是老干部两项待遇(政治待遇、生活待遇)问题是从事离退服务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文化养老出发,论述了建立一种新型的老年价值观,大力推进"待遇养老"向"文化养老"的转变,积极探索"文化养老"新机制。从而开辟了新型的落实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较大成就,但由于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仍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养老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需求、缺乏专业化人才队伍以及缺乏有效地管理与监督等问题。而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其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过多年的建设逐步完善,借鉴其养老经验对于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老年人的长期健康护理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已经在逐步建立完善的养老体系,但是有些缺陷和不足仍需要长期护理保险来弥补。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研究适合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合理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老年学和社会保障学的理论视角,分析社区老年服务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的成功经验,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情况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社区养老的发展建议。希望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老年服务为依托的老年福利体系,实现全体人民的“老有所养”以及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年社会,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1%,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的重大问题,符合我国国情的"居家养老"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问题办法,旨在完善居家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3.
黄锦英 《经营管理者》2014,(24):116-117
养老服务社会化供给是我国今后养老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对应传统养老文化衰退而新的养老体制未建立起来的政策导向。贵州省是落后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由于家庭结构核心化、"空巢"家庭严峻、政府资助有限、社会福利组织供给缺失等因素,导致当前大量老年人因得不到相应的物质和精神照顾而陷入困境。为了避免农村家庭成为唯一的养老供给主体而陷入困境,探索多方主体共同承担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供给是今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经济     
《领导文萃》2014,(18):134-135
正"以房养老"可能催生巨大市场中国政府决定,自7月1日起在北京等4个城市试行老年人以自有住宅作为担保从金融机构领取养老金的新制度。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两亿,接近总人口的15%,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中国将允许保险公司提供相应的服务。此举有可能催生巨大的养老市场。(日本《日本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如何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老年人口养老需求的养老之路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成为一把打开中国养老困局的金钥匙,然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发展至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本文从"公""共""私"三个维度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守国 《领导文萃》2013,(15):105-107
问题268:B市是我国一个较发达的地级市。据B市老龄委统计,截止2012年末,全市城乡60岁以上人口达到26.4万,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8.6万,占老年人口的32.5%,B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全市上万名需要照护的失能老人,养老床位不仅总量不足,而且其中能用于护理的床位严重短缺。由于缺乏护理设施和专业人员,以及经营者的赢利需求等原因,全市的社会养老机构仅有800多张用于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仅占全市养老床位总数的8.4%。B市老龄人口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长期照顾和护理的问题已十分突出。根据《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国务院在2011年出台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B市开始探索实行社区养老和社区照顾服务,简单地说是对有照顾需求者特别是老年人,提供上门护理、日间照料、托养服务以及志愿者  相似文献   

17.
我国首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期。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2.02亿,人口老龄化水平达14.9%。蓝皮书预测,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的三种基本养老模式。家庭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与老年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个人和家庭在应对养老问题的能力上越来越弱,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使得养老服务体系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建立一个由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共同组成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社区的权力机构某大学(大院)社区居民委员会进行组织分析,考察其社区养老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老年饭桌”项目的运作,了解社区开展养老服务过程中的权力运作逻辑以及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1行业调研背景
  随着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护理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健全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普遍建立健康档案。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的养老负担日益加重,尤其是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应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缓解老年问题压力,保障农村居民的老年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