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我国投资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将不断得到强化。但由于体制和企业自身的原因,我国企业在投资行为上普遍存在着决策水平低下、追求短期利益、强烈的扩张欲望、缺乏自我积累意识和风险意识等问题,导致许多企业投资失败,不少企业因投资失败而陷入困境。笔者认为,要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水平,避免投资失败,必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国有资产逐渐向上游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基础设施行业集中,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消除基础设施瓶颈。我国以调整国有企业布局、优化国有企业功能的创新性手段破解了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形成了具有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网络,有力保障了国内国际经济循环畅通和要素高效流动。国有企业投资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国有企业对基础设施投资降低了经济的交易费用,提高了资本回报率,拉动了非国有企业投资,促进了居民消费。国有企业投资水平的提高在中长期有助于抑制宏观杠杆率、化解债务风险。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并未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以及2012—2015年等经济下行阶段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发展需要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来共同推动。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施EVA价值管理体系以来,企业资本、投资行为与经济增加值等成为公司财务的重要研究领域,在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研究的共同基础上,企业社会资本和投资行为对经济增加值的影响是公司财务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社会资本和企业投资行为对经济增加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年的企业社会资本和投资均对本年经济增加值产生负向效应,本年企业社会资本对本年经济增加值产生正向效应;上年的投资动态变化和企业社会资本动态变化也均对本年的经济增加值产生正向影响。本文结论丰富和深化了企业社会资本、企业投资与经济增加值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珺  李新 《中州学刊》2001,(6):137-138
企业不良资产是盈利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的资产 ,它不仅会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 ,还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因此 ,企业必须重视对不良资产的认定和管理。一、不良资产的认定及分类(一 )不良资产的认定。不良资产是指 :1.归企业所有但企业不能控制的资产。如企业的投资资产 ,如果企业不能控制该投资资产形成的投资项目 ,这项投资资产对企业来讲就是一项不良资产。2 .不能在预定的时期内带来经济收入的资产。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收入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通过转换资产的形态为企业带来经济收入 ,如企业将资产直接出售收回现金等 ;另一种是资产作为企业的…  相似文献   

5.
以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期货投资对实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发现:开展期货投资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并因企业产权性质、所属行业与地区市场化程度表现出异质性。在传导机制上,期货投资主要通过稳定企业现金流、提升市场化水平两种途径发挥经济“稳定器”功能,从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充分利用期货投资并发挥期货公司和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确保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外国直接投资作为资本形成的一种来源,可以直接影响经济增长。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战略应强调外国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等一系列外部性,并以此促进我国企业的产业升级,填补国内企业的技术空白,推动国内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进而缩小我国企业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鉴于经济全球化形势的不断深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危机的冲击,日本企业开始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其对外投资的规模、结构、投向等也随之发生变化,呈现高级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日本对外投资策略、投资结构的新动向、新趋势,为我国吸引日本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对日本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度,提高利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水平和效益,特别是在节能环保、再生能源、通信技术、金融保险等领域形成新的增长点,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理解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机制,需要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在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解释,即东道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溢出的技术,可以把原本属于跨国企业的技术性收益转移给东道国企业,促进东道主国的经济增长。然后,基于以上理论解释,结合中国的具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两个结论:人力资本和研发水平指标可以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溢出的技术,促进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指标和代表研发水平的研发经费支出指标,对溢出技术的吸收存在"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化趋势渐显,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并购作为资源再配置有效方式,是企业成长、产业调整、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并购能否成为提高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有效路径呢?基于2008—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公司并购这一自然实验切入,从非效率投资、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创新能力三方面探讨金融化企业对并购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并购通过显著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有效提高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相较于国有企业,并购成为民营企业改善资本配置效率的可行路径。进一步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非金融民营企业并购金融企业可能将资产更多地配置于金融资产或金融投资,从而使并购无法达成战略性成长目的,这为进一步盘活我国存量资源、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0.
客户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客户的财务战略对企业投资决策至关重要。利用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及其前五名上市客户的金融资产投资数据,分析了客户金融化水平对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金融化水平越高,企业出于“逐利避险”的投资替代动机和预防性储蓄动机持有的金融资产越多。进一步分析发现,投资替代动机是促进企业增加金融资产投资的主要动机,较高的客户金融化水平通过挤出企业实体投资,推动了企业金融化行为。另外,企业金融化供应链传染效应主要由长期金融资产驱动,实体投资回报率低的企业、民营企业对客户金融化水平变动更敏感。从客户驱动视角为企业金融化提供了新的解释,对金融风险防控和引导企业资金“脱虚向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企低效率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所有者缺位,不如说是国有产权残缺,也就是国有财产的收益权与控制权严重地不对称甚或分离。而造成国有产权残缺的主要原因是,国企作为国家的政策工具而背离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是,由国企的国有产权性质决定,国企只能作为国家的政策工具。因此,国企改革的实质是国企的功能再定位,而国企改革的过程则是其产业布局的调整。被人们所忽视的问题是,要不要以及如何把竞争性领域中的国企改造成够格的因而是有市场竞争力的公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12.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缘何难以向深层次推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滞后性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正常发展形成拖累。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缓慢的缘由主要有:决策层因诸多顾虑而趋于谨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因受益且不担风险,而成为现行国有银行体制的维护者;国有商业银行因畏难而缺乏改革的应有勇气和动力。中国“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缓慢推进策略受到严峻挑战,出路在于加速改革,尽快构建起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企业资本运营战略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实践的不断深化 ,许多不易被发现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这些问题在国有资产产权结构调整中 ,在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的操作中 ,在国企发展战略与内部管理机制的协调中表现尤其明显 ,如果不能尽快加以解决 ,将直接影响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 ,继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国民经济运行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与人文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利和生活的改善 ,不单是经济因素造成的结果 ,人文因素起的作用更大。经济发展和人文因素产生积极的互动 ,一个因素推动另一个因素向前迈进。人文因素的原则 ,对企业是“重信轻利 ,利必自来。”对政府是“重法轻利、长期有利  相似文献   

15.
赵云峰 《理论界》2014,(6):38-40
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我国国有企业要积极调节自己的内部环境,以与自己发展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在新的经济时期抓住有可能的机会使企业健康成长,国有企业战略转型升级在新的经济时期应与整个市场外部环境相适应,新的经济时期可使企业成功进行战略升级。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在战略转型中存在的挑战进行系统阐述,进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国企的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企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20年来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经历了两个时期。 90年代中期以前 ,国有经济布局变化表现为一种无意识的被动调整 ;90年代中期以后转变为有意识的主动调整。在讨论国有经济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时 ,人们通常注意的是经济部门的重要程度和企业规模大小 ,而忽视了市场经济的效率准则。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将面临退出难问题的困扰 ,但随着改革深化 ,国有经济从无效率领域中的退出将日益成为一件正常的事情。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应与降低非国有经济进入壁垒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关注国有经济从无效率领域中退出的同时 ,还应注意国有经济主动进入竞争性领域问题。这对从整体上提高国有经济素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对2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作出深刻反思.针对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结构的不合理这一突出问题,解决的出路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已成为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问题,国家投资(投资人)建立企业的目的之一是解决就业和使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能出现投资人与经营者的经营目标不一致而产生分岐。作为投资人如何使资本保值、增值已成为投资的主要目标。确定正确的投资方向和决策程序,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投资人只有加强财务管理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河南省108家由工厂制改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国有企业的调查显示,很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为:(一)国有股过于集中;(二)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三)董事会操纵股东大会;(四)监事会形同虚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省国有企业公司改制后,现代企业制度形同虚设,企业效益显著下降,有的甚至濒临破产。对此,笔者认为,要使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必须构建一个责、权、利相互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是世界上国有经济比重最小的国家之一,但是美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弥补市场失灵、减轻财政压力、提高经济效率等方面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成立原因、运行模式、管理办法以及改革途径等,都具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所特有的独到之处和成功之处。美国的国有企业作为成熟市场经济中的公有经济成分,在企业运行模式、国家规制以及近期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上,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