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作文网》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孩子对作文不感兴趣,把它当作一件烦心之事。笔者以为,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无内容可写,没有写作动力等等。当孩子们对习作产生一种渴望的时候,自然不会把它当作一件烦心事。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孩子习作兴趣的培养,如果能充分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构建习作动力系统,就一定不会产生这样的后果。班级作文博客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建立作文博客。及时把孩子们的习作挂在博客上,给他们提供交流、借鉴和共享的平台就会让他们自由遨游在习作天地间。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兴趣始终是增强学生信心、催其上进的力量。它可以点燃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学生厌写的畏惧心理和懒惰心理,使学生喜欢习作,乐于习作,勤于习作,善于习作,敢于创新。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新接了一个班,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发现这个班大部分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惧怕,每次习作对于他们而言都如大难临头。收来一阅,更是让人担忧,文章空洞无物,条理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点燃他们对作文的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呢?我认识到只有那些形式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和心理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老师忙于传授布置,学生却非常头疼,抓耳挠腮却写不出有灵气的作文。以至于对作文产生惧怕心理。长此以往的作文教学,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遏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习作兴趣也不是坐等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去促成培养。  相似文献   

5.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就会把写作当作一种自由活动,当作一种乐趣。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素养。随着学生年级的逐渐升高,学生的作文自然就变成了许多教师培养的重点。但是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有着一种惧怕和厌倦心理,这就说明学生对作文还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虽然不能作为学好作文的唯一动力,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浓厚的学习作文的兴趣必然会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研究作文教学工作时,对学习兴趣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在课本的《语文园地》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这样“习作”两个字,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学生对两个字既有因好奇而产生的兴趣。又有因高不可攀而产生的畏惧心理。《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谈及作文教学,“教学生作文难,教学生初写作文更难。”这可能是在作文教学起点任教老师的共同感受。教学生初学习作,千头万绪,为师者易犯急躁情绪,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的作文技巧全都教给学生,结果,反而弄得这些刚涉足习作的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疼,习作兴趣和主动性更是无从谈起。而教师,由于教学观念陈旧,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要想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现在中小学生大多都对作文没有兴趣,学习态度一直是消极的,有学生甚至害怕作文.这是和教师引导无方有着密切关系。学生感到写作文最困难的事是找不到材料.而我们教师又常常是要学生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有着明显的缺陷.因为学生年龄小,很多事物都没有亲身体验.有许多学生看到老师的命题都感到无话可说。在作文的时候免不了说一些空话、套话。这时写作文就如同在受刑.在感情上备受折磨.哪里还会尝到创造的快乐?如果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时常穿插一些趣味作文,让学生从中尝到写作的快乐.那么.他们对作文的态度很可能就会转变.从而把写作当作一件乐事。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作文的目的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这似乎很简单,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却是一件头疼的事。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贵在巧设桥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抓好学生的习作,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教学中,语文教师有义务想尽办法使学生不认为作文是一件苦事、难事,要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写,提高习作水平。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学生由写活到习作,常感到无话可写,情长话短,茫无头绪。究其原因:一、生活积累少;二、语言贫乏,写作技巧差。从教学方面来讲:常规习作要求限制学生自由表达,应试教育苦苦相逼,使学生习作兴趣和欲望被慢慢泯灭。在教学中我据新课标要求:注重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重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增强习作自信心,营造自由表达空间,让孩子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把习作当作自己内心的需要,让习作课堂成为师生共度生命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言之无物”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乃是封闭式作文教学和作文的条条框框限制所致,学生缺乏丰富的习作素材。为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我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收到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只要开放作文教学,就能增强学生习作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调查发现,作文居然成了一些学生的负担。他们因写不好而不喜欢写。如何让他们喜欢上习作,并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呢?我在习作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尊重主体,遵循儿童爱玩、爱动、好奇、求知欲强的心理需求,运用“借”的原理,把握“借”的艺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晓君 《新天地》2011,(11):226-227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像的空间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学生求知与求学的内动力,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所以,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作文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和宽容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激活学生的习作欲望.以消除其厌恶作文的心理,改变畏惧作文的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开阔思路,放开手脚。”为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彻底改变过去那些不正确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为基点,将作文教学的内容、形式、时间等都要立足于学生兴趣之中,突出一个活字,让学生想写、爱写、乐写。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件苦恼的事。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校内设备,师资力量,校内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从小学生作文来看,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学生很难写出好作文。因此,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积累能力、习惯的培养上。下面就自己平时的教学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8.
许多语文老师都认为作文辅导难,不知怎样辅导才有效果。许多学生还是把作文当作头痛的事情,觉得作文很难,高不可攀,对作文没有丝毫兴趣,没有学好作文的决心和信心。把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当作一项沉重的精神负担,每当作文的时候就愁眉苦脸。有的学生甚至对作文产生了恐惧心理。因此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9.
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兴趣可以使人坚持不懈,产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样的兴趣也是习作的心理动力之一。习作者对自己的写习作活动有兴趣,就能促使他广为阅读,多于积累,勤于实践,保持持久而稳定的注意力,提高习作效应和水平。孔子早已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前,作文教学仍是一个兴趣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要从起始年级抓起,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一、依托课文,发挥学生想象潜能。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想…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种外显行为。然而,提起作文,学生就会束手无策,由此产生了一种畏惧感,不敢轻易作文,不能轻松作文。而中年级学生,又处在从低年级的写话过渡到习作的启蒙开篇阶段,因此,教师应寻求克服学生对习作畏惧的有效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习作,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习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