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本文对郭沫若在<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中提出的"古人数字的观念以三为最多"的命题进行阐释,认为,<周易>阴阳二爻作为生殖器的取象,不仅在<周易>中能找到内证,也符合中国古人象喻思维的特性.阴阳二爻错综重叠而成八个不同的三画卦,三画卦两两相重又构成六十四卦,这正契合了老子的"三生万物"说.无论是三画卦还是六画卦,都是天地人三才的取象.这种三才观对古人"崇三"的民族审美心理起到了直接的催化作用.而<洛书>的九宫图,也是这种三才观的推衍.  相似文献   

2.
河图、洛书在易学中争辩最多。《系辞传(读去声)》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语,后儒从而附会,不胜支离。孔安国云:“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弟(次弟)之,以成九类。”刘歆云: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锡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河图洛书相与经纬,八卦九章(即九畴)相与表里。郑玄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壮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成。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书  相似文献   

3.
俞琰易数观仅承认天地之数和大衍之数,且认为九宫数等皆推衍附会之论,其中天地之数是诠释宇宙生化之模式,大衍之数经天地之数推衍而出,呈现了人事吉凶变化之模式。河洛之论由来已久,其后逐渐成为画卦之依据,俞琰批驳了过去各家对河洛的看法,特别对孔安国"伏羲据河图画八卦,大禹因洛书成九畴"的观点和刘牧"以五十五数为洛书,四十五数为河图"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后又考证出河图、洛书仅是天意之指代,河图实乃河玉,洛书则是白石。总之,俞琰不仅驳斥了当时人们对"易数"和"河洛之学"的诸多观点,而且考证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易数"和"河洛之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论证了《说卦》是以八卦取象说对六十四卦进行解释的,并对学术界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辩驳。本文认为,八卦取象开始了卦画的自源性解释;《说卦》成书经历了四个阶段:八卦的随机取象、八卦取象的系统化阶段、八卦取象的宇宙论扩张、孔子为《说卦》加冕;八卦取象是《易传》各篇的“祖源”。  相似文献   

5.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泉。探讨《易经》由太极而阴阳四象,由四象加一画而成八卦与由太极而阴阳直接化生八卦,再由八卦迭加成六十四卦的逻辑演变道路,以及揭示其中"道立于二,以阴阳为本;物成于三,以三极为用;三生万物,以变易为动"的"一分为三"思想。  相似文献   

6.
<易·蒙>是专讲教育之卦,其中蕴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与传统师道有着紧密的联系.<蒙>卦不但强调了教育、教化的重要性,指出无师之"困"与"吝",更是突出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尊师以诚、事师如父,同时<蒙>卦也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即有德有才者方可为师.  相似文献   

7.
虽然<周易>是一部具有丰富的辩证思维、辩证思想的光辉著作,但辩证思维、辩证思想与辩证逻辑(科学)是根本不同的;<周易>中八卦、六十四卦的符号系统根本不是辩证逻辑形式演绎系统;在距今2500-3000年的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根本不具有创建辩证逻辑形式演绎系统的条件.因此,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只有辩证思维、辩证思想,没有辩证逻辑科学.  相似文献   

8.
汉代纬书中的河图洛书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纬书中的河图洛书文化很丰富。纬书中的古河图有八卦河图、治水河图、祥瑞河图等,纬书中的政治神话河图有受命河图和禅让河图等。纬书中的河图形态各异,有纹理图、甲状图、舒卷图、匣中图等类型。纬书中的河图洛书神话大多是文明时代的政治神话,它们是汉代人精心编造的结果,有着强烈的政治功利性,是人们宣扬天命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周易>年代久远,许多卦爻辞成了难解之谜.本文运用"二重证据法",以新出土的楚简本、马王堆帛书本与传世文献对读,对<周易·萃>卦初六爻辞进行了深入的考释.爻辞"乃乱乃萃"当作"乃乱攸萃",其第二个"乃"字本为" (攸)",被误释为"廼",又被同义换读为"乃",以致"乃乱乃萃"不可理解."若号,一握为笑"当作"若递,一屋为笑",此处的"号"可视为"递"的误字,"虎"、"虒"相混文献习见."递"有变更、变易的意思."屋"当为行政区划单位,"一握(屋)"相当于整个地方的人."恤"当训为止息、终止,马王堆帛书<易经>和传世文献里都有证据."勿恤"当训为不要停止.从下文看,此是与"往,无咎"为读的.<晋>卦六五爻辞"勿恤"与"往"并举、<升>卦卦辞"勿恤"与"南征"并举都是证明.<周易·萃>卦初六爻辞是说诚信不能保持至终,就会搞乱所会聚起来的人心.如果改而坚持诚信,整个地方的人就会有欢笑.不要停止改过;前往,必无咎害.强调的是要坚持诚信,要勇于改过."一管可窥全豹",由此可知,我们以往的<周易>研究,距离历史的真相有多远.  相似文献   

10.
王安石研究<易>的主要目的是用<易>来指导现实人生和政治.王安石以<易>中<晋>卦、<比>卦的义理来指导自己的出处进退,阐发了士人进退应该掌握恰当时机.王安石要求现实的人生行为必须以孔孟儒家仁义之道为准则,并提出自己的修养方法.从<易·旅>看出王安石的乐天知命的性、命哲学,这比孔孟儒家追求道德理想主义更趋消极悲观,但总体上还是德性与智性并重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1.
在<周易>的义理演化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周易>从单纯卦象符号到卦爻辞产生、从原始的八卦发展为六十四卦,其义理是在由自然秩序向人伦秩序逐渐展开.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原始的自然崇拜情结穿越了不发达的神道思想阶段,进入了人道思想兴盛的阶段,而由原始氏族制度所产生的人伦观念(家族伦理观念)也没有因个体私有制的形成而解构,也进入了人道思想兴盛的阶段.崇拜自然和崇尚人伦两种文化情结,在东周时期产生的<易传>中得到了和谐的交融,从而形成了<周易>独特的既崇拜自然、又崇尚人伦的伦理文化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2.
依据历史唯物论观点,把握我国远古无文字时期主要以图形与形象化数描述事物的基本特点,用图示形式分别论证《洛书》、《河图》与伏羲八卦的关系,揭示中华文化起源问题上的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13.
仔细梳理河图、洛书在古文献及考古材料中的出处,发现先秦文献中只有河图名称;河图内容、洛书名称和内容均出于西汉初期。辨析八卦与河图、洛书的关系,证明河图、洛书并不存在不同版本,二者与八卦间也没有演化关系,河图、洛书的内容是确定的。在此基础上分析周秦及秦汉间的文化传承,得到河图、洛书的两条传承途径:一条是经由周、秦至西汉朝廷的官方传承,另一条是经由卢生、谶纬学说至陈抟的民间传承。  相似文献   

14.
<周易>"观"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其通过观"天地"、观"生"、见"情"、观"会通"以及观"卦"等方式,达到明察、教化、颐养、建制和通情等目的.<周易>"观"是中国历史上诸多"观"之见解的滥觞,直接启发了"观物取象"的审美方式,构建了中国艺术独特的"重象写意"传统,对中国乐、诗、画等领域的文艺创作理念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中国美学有原初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日在民间收藏的广汉地区出土的古蜀国时期的玉器上发现了《河图》与《伏羲八卦》的组合。这一发现将颠覆“河出图,洛出书”的传统观点,证明《河图》的原产地是在四川广汉古蜀国。这一发现再次使人们重新考量中华文明的源头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乎"为<周易>经传常用语之一.卦爻辞中," 孚"一般均指"心怀诚信",但于不同的卦时、爻位的背景下," 孚"的特点、产生、施用、效果等又有所不同.<周易>的"孚信"论,蕴涵着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关系的古老的思想智慧.本文针对<周易>中"乎信"的思想观念展开评析,以阐明其独特的蕴涵,并进而探析其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符合我国语言习惯的决策思维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指出层次分析法的决策基础:二元比较判断互反性思维模式与我国的语言、思维习惯不符。然后通过对易学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与方位图中方形地象图的模糊集分析,揭示了互补性决策思维渊源于易学,由此阐明了符合我国语言与思维习惯的决策思维模式是互补性aij+aji=1。  相似文献   

18.
围棋构造象、形、理、数、"天圆地方"、"天盖地之象"、"三百六十有一周天数"与<河图洛书>、"天文历法"、<伏羲八卦>、<来知德>太极图有着紧密联系.其中"三百六十有一"包含了虚、实两个数:"三百六十"表示时空度;"有一"表示时差尾数(51/4日)."天圆地方"、"天盖地之象"体现了古人"天成象(圆、无形之体)、地成形(方,有形之体)"、"贞夫一者(太极、宇宙本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皇图"即"河图"和"洛书",是<易>的数理表达式,是古人制作历法的两种工具.古河图洛书刻录在璧玉、龟甲之上,原称"录图",只有天子才能拥有,故又通称"皇图",古之天子禅位时要举行一个"河出图,洛出书"的交接仪式,尧舜禹禅位的河、洛非指今黄河、洛水,而是指古刘河和渌水,是古都长沙南北的两条湘江支流,湖南南岳一带为上古政治及天文历法中心,今攸县有皇图岭、禹门洞,浏阳有首禅山等即其遗迹.  相似文献   

20.
易经八卦,本身就是一种符号图象。为了使图象通俗化,蜀中易学家试着将符号变为图画,将图象变为图语,这种传统方术古称"轨革术"。到北宋初期,蜀人费孝先将这种图象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创造了"卦影术"。卦影术在宋代盛极一时,文献记载其应验之事不可胜数。但随着其术之诀窍渐被人识破,加上占卜多为"事后诸葛亮",对当时卜问者的指导意义比较模糊,因此,卦影术在宋代以后逐渐销声匿迹。卦影术的生灭历程很好地体现了蜀学所具有的创造性,堪称蜀易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