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易斯的知识构成论提出:知识由感觉所与和先验概念两个因素构成,知识是先验概念解释感觉所与的结果。刘易斯的知识构成论试图使实用主义走出困境,用康德的先验论改铸实用主义,将康德的先验论与实用主义结合并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他们,同时还克服了唯理论与纯粹经验论的片面性,因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是离开社会实践 ,把自然界和人仅看作感性直观的对象 ,并在历史观上陷于唯心主义。 184 5年到 184 6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制定了科学的实践范畴 ,用实践性原则代替了直观性原则 ,用“感性的活动”代替了“感性的对象” ,用唯物史观代替了唯心史观 ,从而实现了对旧唯物主义的超越。这种超越的实质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取代了直观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深刻揭示了妇女受压迫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根源,揭示妇女的真实社会处境,指出妇女解放的目标;同时他提出的通过消灭私有制、解放思想、实现政治自由、妇女联合起来等途径来实现妇女解放的理论,不仅成为世界妇女解放实践的科学理论指南,也为构建“妇女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思维是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正确理解思维,是正确理解哲学中一系列根本问题的契机和关键。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讲来,只有思维才配称为哲学的仪器和工具。”恩格斯则说:“哲学是关于思维的学说。”然而,长期以来,思维被看作字宙之迷,思维创造了科学,但科学还不能完全科学地解  相似文献   

5.
杜林反动哲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思维的“原则”先于人类实践和客观世界;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前,就已经有了这种存在的“基本原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只不过是这种原则的应用。他把这种离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永恒的“原则”称为“世界模式”,这个“世界模式”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框子”,全部客观物质世界统统囊括在这个玄妙的框子里。恩格斯针对杜林的这种颠倒了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荒谬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运用唯物论的  相似文献   

6.
追寻心灵的“真理之光”──对文化散文的审视刘谋一、概念的源起文化一词,古已有之。(周易)有言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汉代刘向(说苑·指武)中所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乃“文治教化”之义。而在西方,文化最早是指土地耕种...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科学有“体”有“用”。科学之“体”表现为理性主义世界观、经验主义知识观、功利主义价值观;科学之“用”表现为逻辑一实证的思维方法、观察一实验的操作方法、设计一制造的技术方法。科学“体用”观也是对科学之“科学性”的一种理解。  相似文献   

8.
“内在超越说”是牟宗三建构的现代儒家终极关怀论,它基于天人之间的内在一致性而肯定人之超越的可能,基本内容包含了“境界形态”和“实有形态”两条超越理路,相应地体现出“注重理则”与“注重实践”两大理论特征。相对于西方哲学中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峙,“内在超越说”借鉴中国哲学独特的实践观念得以贯通上述两个方面,对现代儒家终极关怀论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人性研究是运用一定思维方式展开的关于人的哲学研究。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既有的人性研究有两个历史类型:一是运用经验思维形成的发生论的人性观,是把人生之初具有的规定性当成人性的人性观;二是运用抽象思维形成的本质论的人性观,是把与人的诸种现象相对立并规定这些现象的人的本质当作人性的人性观。在今天的科学眼界内应当运用具体思维建立规定性的人性观,以揭示人的蕴含着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特殊规定性和相互间的差异性的特有共性为己任的人性观。这种人性观的具体内容就是人的自觉行为主体观:人是由猿进化来的在一定遗传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环境中广泛吸收社会文化而形成的追求创造实现价值的、人性与个性统一的自觉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10.
“两个一致”是巴金艺术真实观的总纲;人物塑造从生活出发往往就是从原型出发;“比较象活人”是衡量艺术典型真实与否的美学尺度;悲剧真实是巴金艺术真实的最高体现。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实际含义的人其实并不多。只有那些在写作中把对语言美的追求,看作是高于写作本身的人,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到语言作为艺术的真实内涵。语言是值得赞美的,因为语言是一切艺术最初的逻辑起点和最后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2.
艺术概念不同于科学概念。艺术概念的内涵始终处于变幻不定之中,尤其它在20世纪的激荡变化,更是与科学概念的恒定形成对照。由于两者依附的思维模式大相径庭,所以,向理工学生揭示艺术概念激荡变化的性质和历史,对于矫正理工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注入平衡刻板理性的酒神精神,激发和滋养理工学生的创造潜能,实现高校通识教育欲抵达的目标——维护人的完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先进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体现在“两个文明一起抓”、“科教兴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论断中。民族性传统、开放性品格、安全性战略是其先进文化思想的基本特征。邓小平先进文化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为了使我们全面、深入、系统地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深刻内涵,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事业稳步向前发展,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西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理论以及我们党对和谐社会的理论探索,这四个层面去追溯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时代的理性和法制观念,深刻影响了古典新闻自由的诉求。神学阶段的基督教神学和报刊集权主义理论极大限制了古典新闻自由的发展;自然权利学阶段的天赋权利学说、法哲学阶段的法制理论和主权在民思想、功利主义阶段的功利原则和反对多数人意见专政的思想,既丰富了古典新闻自由的内涵,又赋予了古典新闻自由现实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但和谐的真正内涵却引起众多争议与困惑。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显得尤为重要。和谐是一个理想、一种追求,是一种社会的信仰;和谐既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谐哲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甘建民同志《1877:马克思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关于恩格斯对马克思晚年思想一则解释的思考》一文,表现了他文本研究中的解释学态度。他能够对恩格斯的理解提出批评,表现了他对理解的相对性的理解。他批评恩格斯没有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思想,他自己正确地理解了马克思的思想,这表现了他对理解的客观性的理解。他按照自己的需要随意曲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又表现了他文本研究中的某种实用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8.
宋健 《南都学坛》2002,22(4):38-47
“情”与“幻”是《红楼梦》和曹雪芹美学思想中的两个最为重要的观念。在这两个观念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人生、哲学、思想、艺术内涵。因情而幻,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特有标识;借幻言情,则是《红楼梦》独具的艺术特色。曹雪芹对“情”“幻”辩证关系的理解,丰富了古代小说艺术理论宝库;并且通过其艺术实践,将真实性寓于奇幻性、神秘性之中,使《红楼梦》展示了“空灵”与“坐实”、“虚幻”与“真情”完美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奇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科学对美的追求的机制和途径入手 ,论述科学对美的追求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进而探讨科学与艺术的同一性 ,从而为审视科学与艺术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李商隐悲剧的身世铸就了他悲剧性的意识,反映到诗歌里便化为一种悲剧的感伤美。就诗风而言,李商隐诗歌是以“优美”见长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审美思想里还有“壮美”的另一面。就思想内涵来讲,李商隐的诗歌有着鲜明的目的性,在他的审美思想里对“美”的追求和对“善”的追求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