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与政府作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作为是加强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建设,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结合农业的工业化和农村的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转变行为方式、明确定位、突出重点、体现效益.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与新一届政府在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它将惠及千百万农村居民.建设农村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关注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斯大林的著作中,均有许多富有启发性与创造性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农村观.这些农村观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与启示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农村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虽然我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基础薄弱,政府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必须创新融资模式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章以湖北宜都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案例,分析以农村个人参与为特点的PPP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解决我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集难题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政府当期财政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设施需求,新农村建设需要公共融资创新."私人生产、政府付费或补贴、公众消费"模式是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吸引私人投资的一种较好模式.在上述模式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政府付费或补贴的资产证券化(ABS)创新方式,阐述了该方式的运用范围、基本结构和运作流程,并分析了该方式在新农村建设中运用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政府供给农村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角色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的应有之义.当前,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面临诸多困境,为跨越困境,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应选择"四位一体"路径定位,即政府应是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公共品供给角色、主导性供给主体和投资者角色、多元化供给主体的服务者与多元化供给方式的引入者角色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者角色.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以下困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管理较为混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不足;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与服务制度不健全,等等。对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强化基层治理,明确政府、农民与社会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合理划分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强化财政服务意识;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格局,形成以城带乡新机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是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益事业、农村行政正常运转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保证.本文依据农村公共财政供给总量不足且公共性财政支出效率低的状况,围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顺序问题、如何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问题以及提升政府转移支付效率问题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8.
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进行推动,农村内生资源和内生性力量的培育相对滞后;二是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新农村建设面临生产要素流失、农民权利保护缺位的挑战,新农村建设依附于城市化战略.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培育和壮大农村的内生性力量,确立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协调共进的关系,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稳定就业提供长效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自强机制和反哺机制,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了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除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干预机制外,还要发挥农民有序参与机制,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本文从参与式公共服务概念入手,结合案例对农民参与公共服务进行制度分析.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关键.生态伦理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中起着基础、先导、推动和制约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生态伦理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阐述了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合理依据,提出了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存在着民粹主义、复古主义、工具主义、包办主义和形式主义等诸多误区.只有正确处理主体、主导和主题三者间的关系并充分发挥农民、政府和知识分子的作用,新农村文化建设才可能走出各种误区.  相似文献   

12.
从政府主导到参与式发展: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社区建设是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和制度创新实验.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扮演了积极能动者和行动主体的角色,起到了动员、组织、引导、规划和推动的重要作用.这种政府主导型的社区建设推进机制与方式对于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农村社区空间合理聚集和配置,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及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限度.未来农村社区建设之路应走参与式社区发展战略,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尊重农民在家园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政府理性与农民理性的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女性民主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制度的变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农村女性在基层民主参与中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村委会职数减少使农村女性在村务决策中的参与率先受到冲击;农业女性化使得农村女性民主参与边缘化问题愈加凸显;农村女性精英的流出使其民主竞争力下降;村集体经济薄弱影响了农村女性参与村务管理和村务监督的积极性.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应对农村女性民主参与面临的挑战的关键是政府输出性别平等的公共政策,打造农村女性民主参与的政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成人教育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新农村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发挥成人教育功能,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知识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5.
试论广西新农村建设中文化瓶颈的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极文化对农村的影响已成为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瓶颈。根据当前消极文化在农村存在的现状、原因及对新农村建设的消极影响,政府在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方面要有针对性,完善农村文化娱乐活动新阵地,重视优秀乡土文化和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在广西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以化解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瓶颈。  相似文献   

16.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各地掀起了新农村建设高潮.由于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总体要求,各地在试点中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政府角色地位不准确,成了主体,欠缺了真正主体--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任务,必须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突破起点,坚持"新教育、新农民、新农村"的发展战略,明确阶段目标,分步实施,走"新农民、新农村"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7.
陈威 《理论界》2009,(3):54-55
我国政府在本世纪初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战略决策.它不同于以往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政府与农民之间在更高程度的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型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要求我国政府成为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要求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并在新农村建设中转变成为新型农民.做到这些的政治基础就在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并进一步践行宪政.宪政能够维护政府与农民的新型关系,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认为,要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基础,就应该进一步加强宪政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保护农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差、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贵州的实践表明,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重硬轻软”,在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村容整洁等方面投入大,在农民培训、组织建设、机构管理等方面投入小.对不同发展水平个体而言,项目建设又存在明显差异:贫困村重在村容整洁尤其是房屋修建与改造,温饱村重在基础设施建设,小康村重在生产发展和精神文化建设.各级政府和农民都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来源缺乏.改善农村投融资环境,引进市场机制,同时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是建立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保障机制的重要基础.还要更多地关注农民培训和农村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社区建设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要通过政府主导建设农村社区,加强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完善农村社区自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为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和农民生活福利水平,以加强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综合建设计划。其建设任务或内容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新社区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民培育、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体制改革六大方面。新农村建设在总体上要把握“五个坚持”原则,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五要五不要”原则。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宏观体制改革、县级政府主导、规划先导、资源整合、村庄整治起步、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