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杲  宋迎昌 《城市》2018,(2):3-10
城市化的发展不仅伴随着城市人口总数的增多,也暗含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明晰我国大城市发展现状,笔者借助大城市数量、 大城市化率和大城市平均人口数3个指标,对1980年~2010年20国集团(G20)国家的大城市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大城市发展符合绝大多数国家所呈现的上升趋势,相对于过快发展的大城市数量而言,我国的大城市化率依旧低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且我国的大城市平均人口数较其他国家也并未过度发展.今后我国的大城市发展应重点控制大城市数量,提高人口承载潜力较大的大城市吸纳人口的能力,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相似文献   

2.
加强超大城市的城市病治理,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北京为例,北京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持续加大,交通道路、污水处理、能源生产等领域建设能力不断提升,但首都人口密度过大,基础设施承载压力大,地铁覆盖面不够,污水处理缺口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城市病问题需要系统性治理。加强北京超大城市病的治理,需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指导,加强首都城市圈基础设施均衡化、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加大轨道交通设施建设密度和覆盖面,构建首都水生态圈,开发低碳新能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周边区域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为疏解非核心功能和产业转移、人口外迁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匡晓慧 《城市》2007,(8):58-61
公共交通是一种方便、高效的交通方式,也是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最佳方式.我国城市公交行业是城市公交客运交通量的主体,其经营效益、服务质量和整个城市交通的状况息息相关.政府对城市公交进行市场化改革的程度和范围,选择何种运营模式,直接决定着公交行业发展的成败.本文阐述公交行业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内主要城市目前公交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几种模式的分析,思考在公交市场化改革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超大城市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社会治理的策源地和前沿阵地,对大中小城市发展具有示范引领效应.我国超大城市发展还存在着治理模式碎片化、管理方式较为粗放、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城市治理在资源动员、应急处置、协调配合、服务供给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亟须深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肖华 《老年人》2008,(9):12-12
从2008年7月开始,湖南常宁市城区的公交车全部免费让人乘坐。此种做法为解决长期以来城市交通拥挤问题进行了新的尝试,为广大城市交通管理者开阔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陈万钦 《城市》2019,(2):73-79
我国多数大城市是以单中心为基础、统一布局发展起来的,由于未及时进行城市次中心规划建设,"大城市病"越来越严重。未来人工智能、服务型政府等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要求对为本地居民服务的大城市次中心更加重视。笔者通过深入研究区域公共活动中心的功能、设计及区位,提出大城市次中心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近郊区与滨海新区人口分布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伟 《城市》2007,(3):63-65
一、引言 对人口分布的研究不仅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对制定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国内学者对我国大城市的人口分布做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如对上海、北京、武汉、杭州等大城市人口郊区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树彤 《职业》2011,(10):68-69
我曾经在多篇文章中提到希望大家不要都拥挤在一线大城市找工作、考公务员,劝导城市“蚁族”可以去二三线城市发展。而近来,另一个现象同样令人担忧,很多人在一线大城市的梦想因为房价居高不下、因为公务员位子僧多粥少、因为500强竞争激烈等等原因而破灭之后,  相似文献   

9.
梁青山 《城市》2013,(5):48-51
一、引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成为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一幕,世界各大城市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道路交通都经历了从畅通到拥堵,再从拥堵到缓解的过程。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开始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把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实践证明,这种依靠增加交通供给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思路弊大  相似文献   

10.
张骐严 《科学发展》2021,(11):62-71
超大城市结构的复杂性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超大城市治理要深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发挥大数据支撑作用,以精细化、智能化为牵引,以深化街镇改革为重点,科学设置职能机构、整合职能职责、优化治理流程,推进以大部门制、合署办公、联合执法为载体的政府再造;以政府数据、社会数据、企业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安全共享为抓手,推动决策、执行、监管、反馈、考核、评价、参与等体制机制建设的再深化.  相似文献   

11.
《城市》1989,(4)
一、大城市要不要发展大城市要不要发展,长期以来是我国城市建设理论中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有些同志认为,大城市用地不断膨胀,人口过于集中,交通严重拥挤,环境日趋恶化,再加上工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适应,作为载体的城市,无法承受工业、商业、人口、交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正在逐步改善,然而城市交通矛盾却越来越突出,部分特大城市交通问题严重恶化,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问题,甚至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城市交通制约着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和民生改善,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严峻的挑战。破解大城市交通困局的根本出路在于在"重新分配路权"的基础上构建公交车、自行车和行人等多元化绿色交通体系。一、从路权分配高度创新交通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13.
日前,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大城市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专题研讨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周道炯、建设部原总规划师陈为邦等专家对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专家的意见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4.
韩少秀  张丰羽 《城市》2021,(5):41-49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展集中表现为大城市数量和人口的迅速增加.笔者立足国际视角,探究驱动大城市人口集聚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及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在大城市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越高、创新能力越强的国家,其人口在大城市的集聚程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其人口向大城市的集聚程度越高;便利的交通条件对于...  相似文献   

15.
王晓玲 《城市》2012,(8):45-50
一、引言 目前,交通拥堵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重问题.一般城市干道上的机动车行驶速度仅为15公里/小时~20公里/小时,大城市中心区的车速已降至10公里/小时~15公里/小时,一些特大城市市区的通行速度甚至下降到近乎瘫痪的状态.不仅如此,这种“城市病”还有向中小城市蔓延之势.似乎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修建更多的道路,从增加道路供给方面来缓解需求的压力.但是,美国交通问题研究学者安东尼·当斯在20世纪60年代就曾提出新交通设施建设诱发交通量的论点,被交通问题研究学界称为“当斯定律”.  相似文献   

16.
日喀则,西藏第二大城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市中心海拔高度为3962米,比拉萨市海!拔高度3619米还要高出343米。  相似文献   

17.
宋迎昌 《城市》2022,(9):14-23
笔者通过世界银行公开数据库以及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数据库数据分析发现,大城市化与城镇化相伴而生,城镇化中后期大城市化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化推动城市规模结构“金字塔型”—“橄榄型”—“倒金字塔型”演进。据此,笔者提出:实施城镇化政策应关注大城市化发展,根据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适时调整城镇化发展重心,推进多种形态并存发展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8.
简讯     
《城市》2010,(6):79-79
全球20个最拥挤城市排行榜 2010年1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全球人口最稠密城市排行榜,印度孟买名列第一,深圳排名第五。上榜的中国城市还有上海、北京、天津。而重庆、沈阳、武汉等大城市虽然人口数量众多,但是由于城市建成区面积也很大,所以未能挤进20强,香港也是略逊一筹。排行榜前20名中,印度占了5个,每平方公里人口多达2.97万人的印度金融娱乐中心孟买排名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19.
刘晓亮 《科学发展》2016,(10):74-84
国外超大城市普遍经历了由部门型单灾种安全管理体制,向全政府型综合安全管理体制转变的过程,最后形成的实体化、高行政级别的安全管理部门,能够有效调动、协调各方资源.这就要求超大城市明确机构权责,增强内部合作,强化跨区域合作治理.区域间联合的体制结构,对超大城市应对极端灾害或安全风险提供了有效的延展互助平台.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流动人口在布局上越来越呈现严重的不平衡性。《了望》新闻周刊走访发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聚集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形成对流动人口吸引的"盆地效应"。目前,超量的外来人口,使这些城市土地、环境、水资源难以承受,社会稳定压力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