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关于职称制度的评价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称制度改革滞后,直接影响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评价与开发,当前仍存在着评价体系不明晰、评价机制不完善、职称政策不配套等问题.创新职称制度,建议统一职称制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分层次、分类型地开展社会化评价,着力改进和完善评价机制,科学制定职称制度机关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2.
职称制度迫切需要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楠 《学术界》2001,(6):162-166
中科院和山东农大对职称制度改革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仍存在主观评议、地方粮票、权力集中问题.职称制度创新职称授予以知识产权为度量标准,建立技术职称中心,职称通过考试晋升,职称评定改为职称分数计量,确定职称有效期.  相似文献   

3.
《重庆社会科学》2014,(9):102-108
新闻职称制度改革是文化强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全国各地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典型经验和主要做法的比较分析,结合重庆市深入推进新闻职称制度改革的个案操作,提出加强新闻职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新闻职称在新闻队伍建设中的作用等七个方面深入推进新闻职称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模式的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高校教师职称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高校能否构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师职称制度,从根本上彻底地解决教师职称的性质、确定主体与方式、改革的导向等的选择问题,走出职称的误区,这是亟待政府和高校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只有选择从职称到职务、从评定到聘任、从社会到单位、从以行政计划为导向到以市场选择为导向的真正的教师职务聘任制模式,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5.
论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独立的合同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各国均没有体系化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不能融入传统的民事责任体系,导致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界限模糊.这与已有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混乱是分不开的: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基础没有把价值取向和民事责任性质两个问题划分清楚,对民事责任性质意见分歧很大.文章通过全面论述,基于大陆法系民法的体系结构.明确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独立的合同责任,从而奠定了研究缔约过失责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信访制度的近60年历程中,在反映民情民意、加强民主监督、进行权利救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信访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引致的相关问题,使这一制度承担了相当的制度成本,形成了包括政治成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在内的"三位一体"的信访制度成本结构.如何通过改革信访制度提高制度运行绩效并有效降低制度成本,显然成为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上的一个重要制度,由于我国《民法通则》对这一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对善意取得的理解存有分歧,从而导致同类性质的案件出现不同的处理结果。善意取得制度有从理论上予以明确认识和立法上予以肯定完善的必要。笔拟通过本对善意取得及构成条件作一浅显的论述,并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制度密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制度科学性评价标准出发,考察世界主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分析苏联基本经济制度的弊端、苏东剧变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缺陷,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而这一制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制度安排、制度实践和国家治理三个层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明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根本经济制度是党领导经济工作,明确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发挥基本经济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分割、剥夺、歧视是“三农”问题的主因,农民话语权缺失和制度缺陷是根源;根本出路在于话语权的回归和制度再造。这需要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农民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与深化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密不可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西藏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然而,西藏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在评价标准、评审过程、岗位聘用等方面还面临诸多困境,亟待突破。为更全面、更系统地厘清西藏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现状与困境,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西藏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优化路径,以期为西藏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提供参考,促进西藏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根据企业的性质和规模分为《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前两个制度已经实施三年多,《小企业会计制度》2005年1月1日起执行。本文就《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中应当明确的内容及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范围及与《企业会计制度》在核算方法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术界表现出职称、学位及成果数量迅速扩张,而学术品住稀见提升这样一种反差显著的现象,并且出现了日趋严重的学术剽窃、学术抄袭等不良行为。以量化评价为主要特征的学术评价不公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制度原因。要了解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的影响.首先要调查高校与其他研究机构教研人员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评价制度的看法和意见.明确教研人员的需求与愿望。本研究即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界教研人员为对象,调查了其对学术成果评价制度的态度。为营造更公正合理的制度环境铺垫基础,从而最终有效推动求真务实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机构,信访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陷入尴尬的局面。这种“尴尬”体现了该组织在实际运作中的实质与法律条例文本规定它的性质相脱节甚至背离的问题。这是组织的运作实质与组织性质分离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分析信访部门这一“尴尬”问题的具体体现以及从组织社会学中制度环境的理论视角探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在结论部分将进一步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同时,对与之密切相关的信访制度改革取向也将作简单的分析与定位。  相似文献   

14.
企业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即企业性质问题迄今依然未有定见.现有的企业理论多数是强调和分析了企业性质的某一个方面,这种不完全的分析导致了不同理论之间观点的冲突和争论.本文试图通过一个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比来精确定义企业的技术和制度性质,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基于技术-制度双重性质的企业理论分析框架,并阐述了技术和制度在动态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普遍存在政治素质不硬、职业能力不强;岗位定位模糊、职业认同感低;职称评聘受限、职业前景不明朗;发展空间狭窄、职业规划不足;考核不尽科学、表彰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需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职业认同;完善职称职级制度、建立专门评聘机构;加大培训力度、促其专业个性化发展;进行制度创新、扩大发展空间;健全考核制度、完善表彰制度。  相似文献   

16.
交易费用、制度和理想国--政治经济的形而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钦 《东岳论丛》2004,25(4):81-85
交易费用 ,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其本身却依然存在着诸多疑问。我们试图解释何谓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性质以及关于交易费用变为零这一假设等相关问题时。对于这些问题的解释 ,使我们不得不涉及到了经济学之外 ,涉及到制度以及理想国的假设。这使得我们的思索成为一种关于政治经济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7.
员工持股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员工持股制度具有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等优点,因而在我国的国企股份制改造中应积极推行这一制度。但目前我国企业员工持股还存在较多问题,如强制性、平均化、福利化、短期行为化、无计划性、金融证券部门基本没有介入等,因此需要对我国的员工持股制度进行再设计,主要是制订一个长期的员工持股计划、一套基本的法律制度,同时政府在信贷和税收上给予必要的支持等。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制度变迁理论中更多地将研究的立足点放在路径依赖的性质上,而对制度变迁过程中状态和结构依存的特征却不甚关注。实际上,状态、结构依存和路径依赖特征都是影响制度变迁方向和结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一个最优化的理论模型综合分析了制度变迁理论中有关这两个特征的一些问题,并且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为例,具体地说明了这两类因素所起的相关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9.
引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因素,除了高校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素质之外,更多的来源于当前高校职称评价制度、科研评价制度、教学评价制度以及师德评价制度对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心理、情感、价值观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清理各种具有不良功利化导向的评价体系、厘清教师职业定位,可以解决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机构,信访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陷入尴尬的局面.这种"尴尬"体现了该组织在实际运作中的实质与法律条例文本规定它的性质相脱节甚至背离的问题.这是组织的运作实质与组织性质分离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分析信访部门这一"尴尬"问题的具体体现以及从组织社会学中制度环境的理论视角探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在结论部分将进一步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同时,对与之密切相关的信访制度改革取向也将作简单的分析与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