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浩 《理论界》2020,(5):45-50
受马克思的影响,赫勒一生的著作中隐性地包含一条人类解放的思想路线,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赫勒个人思想的发展,她探求人类解放的视角发生了转换,由此大体上形成了由宏观向微观的路径转向。本文以赫勒《日常生活》为原本,首先阐释了赫勒解放理论微观转向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微观视域下日常生活存在异化的三个方面,通过对异化现实的把握,进而提出了要走向日常生活的人道化(个人"个性"的生成、转变对日常知识的态度、实现日常交往的人道化),过有意义的生活,通过每个个体不断走向自由自觉,由此逐渐实现人类解放。《日常生活》一书作为赫勒早期的一本著作,存在局限性,但其不论在理论亦或现实上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尚东涛 《齐鲁学刊》2002,1(5):112-118
立足“一切经过中介”的立场 ,人的生活规定于人的中介。在一般性维度上 ,人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之理念、技术、工具等中介与确立人与人关系的制度中介相统一的状况 ,规定着人的生活状况。在日常生活维度上 ,人的日常生活的现实发生、展开与演变 ,归结于人的“自在”中介的现实占有、重复性运用与“如是性”的否定和更替。在非日常生活维度上 ,人的非日常生活是人的原生态“自为”中介非重复性运用的生活表征 ,人的非日常精神生活的差异性 ,规定于人关注非日常精神生活之原生态“自为”中介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日常"前行的,"日常"是日复一日的时间延续,"日常"的生活在常态的稳定中不断前行,常态的、稳定的日常生活是生活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相较于个人的日常生活,族群的日常生活具有逻辑的先在性.日常伦理规范立足于族群的生活传统,相较于日常道德原则,具有客观性与客观差异性;相较于伦理学思想,具有常识性与经验性.日常伦理规范不是僵化的"死物",而是在不断演变当中.日常伦理规范演变的动力来自于日常生活;演变的过程具有持续性、和缓性特征;演变的程度具有领域性、结构性的差异;演变的结果具有多元化、多样化的特征;演变趋势从根本上受制于社会发展趋势.厘清日常伦理规范的概念与演变特点对我们正确认识当代中国伦理转型过程中的问题与演变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思维的基本图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日常思维的经验图式或常识图式,二是日常思维的习俗性图式或礼俗性图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凭借经验思维和常识思维自在自发地进行维持个体生存与再生产的各种活动,它以重复性、自发性、实用性为基本特征,这与非日常思维的自觉性、反思性和创造性特征相区别。其次在人与人的主体间关系上,人们基本上遵循世代相承的各种风俗、习俗、礼俗等进行日常交往活动,它具有礼俗性、情感性、不平等性的特征,这与非日常交往活动所具有平等的、契约化的、理性化的思维特征相区别。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认为,精神生产是一种“特殊的方式生产”;是人类通过符号中介对世界进行精神的掌握,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的自由发展的向度。精神生产包括自发的、不系统的日常意识生产和自觉、系统化的理论体系生产两个方面。相应地,作为人类精神生产积极成果的精神文明也可以分成日常意识形态的精神文明和理论形态的精神文明。日常意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日常意识形态的精神文明建设,回到日常生活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6.
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是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比较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她的日常生活理论奠定了她整个理论体系的框架基础,成为她进行人道主义价值追求的最基本的落脚点。李霞博士的《个性化的日常生活如何可能——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研究》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以日常生活的个性化为主线全面解读赫勒日常生活理论,  相似文献   

7.
1990年代的日常叙事在重新审视社会文化及个性心理层面呈示了更高的真实性,文学也得以打开了新的言说空间.但其话语意识形态方面表现出与日常生活“同步”“共谋”甚至低于生活的弊病,亦使得不少日常叙事之作在美学方面又陷入了新的危机.文学作为审美救赎和精神超越的功能性被悬置起来,这一现象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健全的日常叙事,离不开对日常生活完整的审美观照和对终极价值的追问,同样也不能摒弃与国家民族、社会人伦等文学传统相通的精神联系.当下的日常叙事,不仅需要在话语主题方面实现个人化与公共性的遇合,其美学构建也要在生活复杂性与艺术创造性的融汇方面用力,同时叙事伦理亦需保有对现实的理性介入与批判超越的自觉态度.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文学中日常叙述的发展与新的日常生活理念密切相关,其中常态化生活观念和还原性思维发挥着笼罩性的影响。起初,“回到日常”与对日常人性的想象,为“文革”后人们抚慰伤痕心态,走出激进革命提供了途径。随着社会转型和新意识形态的渗入,当下中国的日常生活观念和日常意识逐渐凝固为一种“新常识”,使得文学的日常叙述日趋窄化,其中包含的可能性逐渐弥散。只有破解“新常识”,反思当下日常观念的深层局限,重构日常意识,才能激活包括日常状态在内的整个生活系统,使文学摆脱日常叙述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它包括非自觉的日常生产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日常生活世界就是由这些非自觉的活动所构成的结构领域,它是日常生活的社会表现形式。非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自觉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它包括自觉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活动。非日常生活世界便是由这些活动所构成的结构领域,它是非日常生活的社会表现形式。两类生活构成人类活动,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架便是这两类生活世界及其相互作用形式。一般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本质表现为非日常生活世界的不断扩大及其所引起的日常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新型的日常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包括非自觉的日常生产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日常生活世界就是由这些非自觉的活动所构成的结构领域,它是日常生活的社会表现形式。非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自觉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包括自觉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活动。非日常生活世界便是由这些活动所构成的结构领域,它是非日常生活的社会表现形式。两类生活构成人类活动,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架便是这两类生活世界及其相互作用形式。一般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表现为非日常生活世界的不断扩大及其所引起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不断缩小。但是,在相对静止的社会历史阶段,两类生活世界必然保持某种平衡。基于这一理论构想,本文试图从两类生活世界及其结构关系在中国历史中的变迁以及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两方面,探寻日常生活世界的可能样态,以求对其在现实中的重建有些具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批判的两种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常生活是现代性的重要方面,日常生活的日常性带有压抑性和同质性,因此,如何超越 现代日常生活便成为当代思想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列费伏尔和赫勒所提供的两种不同思路切入日常生活批 判,进而比较了这两种路径的异同,从而审视了日常生活批判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杨旸 《北方论丛》2012,(2):14-17
西周时期,中国文化经历了从"尚质"、"尚鬼神"到"尚文"的变化与整合过程,这一过程是从自为到自觉,是逐渐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相结合的过程。从文德的政治理念到具体的生活规范,从礼仪的道德化和社会化,再到人们对这种生活的自觉追求,"文"风习俗养成,"文"已成为西周社会的有机部分。西周文学发生以及发展演化的背景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3.
当前增强技术讨论的一个重要基础性问题是治疗与增强的划界区分,这种区分建立在疾病与功能的分野之上。但是理解人类增强仅仅靠增强与治疗之间的二元论区分是不够的,容易简化人类增强问题的意义和价值。立足于日常状态、疾病状态和增强状态三种生命状态的划分,从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被遗忘的意义基础这一命题出发,可以推演出另一个命题:日常状态可以被看作增强技术被忽略的意义基础。从这一命题出发,疾病说从疾病状态找到自身的根据,而功能说则从日常状态中获得更为准确的解释。更为重要的是,增强状态不仅具有区别于日常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处,而且还有独特的想象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日常生活的研究,人们普遍关注一般意义上的日常生活批判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个体存在意义问题,而与日常个体生存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共同体问题却长期没有得到重视,甚至处于被遮蔽状态.日常生活共同体既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群体或团体,也不同于非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共同体,它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处于"日常生活世界"之中的共同体,相反,它甚至相当普遍地存在于"社会"领域之中.随着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特别有必要对日常生活共同体问题进行彻底的澄清与认识,以便于能够更根本地把握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和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5.
鲁芳 《中州学刊》2023,(6):120-126
人工智能时代日常生活伦理治理面临新的难题:人工智能对日常生活的深度控制以及人对人工智能的过度依赖使人的自由受到遏制,人愈加成为片面发展的人;日常生活组织化程度降低挑战集体主义的日常生活根基,日常活动的人工智能化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日常联系,使伦理治理价值导向难度增大;由于日常生活伦理关系走向消隐,日常生活伦理治理对象呈现出复杂隐蔽的特征;由于在人工智能会不会产生自由意志、人工智能执行的是谁的自由意志等问题上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由人工智能活动所带来的道德责任归属难以确定。加强人工智能时代日常生活的伦理治理,需要规范人工智能的价值遵循,构建共同的组织化的日常生活,强化日常生活主体的道德自觉,构建有效的日常生活伦理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性主义意志观,提出意志自由就是自觉、自为、自主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由于受中国传统哲学向内用功的影响,毛泽东又提出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这一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哲学观点,这一认识反映在意志观上就是强调意志的根本作用在于"意志自律",即意志自己决定自己、自己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17.
王书道 《东岳论丛》2002,23(6):72-75
社会控制问题涉及人类社会系统能否有序发展的机制问题 ,是社会学、控制论和社会哲学共同关心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立足于人类活动论立场 ,认为在社会哲学角度 ,社会控制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功能 ,它内含社会自在控制和自为控制两个层面的内容。社会自在控制体现了社会运行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自为控制是人们对社会运行客观必然性的扬弃 ,是认识历史必然性和发挥主体能动性的自觉尝试。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 ,我们应当坚持社会自为控制的适度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从“所有状态”到所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所有权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而"所有状态"是日常财产归属的一种状态,二者在逻辑上有相当的连贯性和相关性.经过近代民法的系统阐释,所有权将"所有状态"解构并废除,自身成为财产归属领域的唯一有效概念.这一过程和现代性的展开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法学精英通过控制权力话语改变人们理解日常生活的模式的过程.这样的结果存在着相当的不公正,中国未来民法典关于所有权的制度安排应考虑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对长期以来支配思想史研究的"集体无意识"观念进行反思,以促进思想史研究从自在走向自为,促进民族的理性自觉和理性的成熟发展.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一是通过对思想家如何从自我崇拜走向圣王崇拜和自我沦丧的反思,揭示"认识你自己"的真正哲学内涵及其对思想史研究的意义;二是通过对传统的阶级划分标准是否切合中国社会史和思想史研究实际的反思,揭示泰汉以后中国社会关系的真正性质、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对思想史发展的影响;三是通过对思想家如何以多元论消解一元论、又如何不自觉地陷入文化相对主义的反思,揭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应该达到怎样的一种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0.
不同以往的道德哲学研究视域,赫勒将人的存在和道德存在置于现代性条件下,通过对现代性的人的存在状态的说明,进一步印证具有现代性的道德存在。现代性条件下的道德问题错综复杂,针对预设“好人存在,他们究竟何以可能的问题”,赫勒最终给予回应,即“正视道德本身”。《一般伦理学》以理性的方式呈现具有现代性的人的存在和道德存在,其理论的独创性深化了对道德伦理问题的研究,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