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守文 《中国社会科学》2015,(2):80-102,204
税制变迁是国家法治发展的缩影,它不仅与政治、经济、社会等要素密切关联,更与法律要素须臾不可分割;应从法律视角审视税制变迁所涉及的各类核心问题,并不断完善税制的价值、结构和功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特定时空,使历次税改呈现连续性与差异性、周期性和建构性等多重特征。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对税改最基本的法治期待。2014年开启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应继承既往经验,正视现实问题,坚守基本价值,以推进税收法治和国家整体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宪政与法治是现代世界历经各种制度模式优胜劣汰之后而形成的基本共识。当代超国家治理机制的出现打破了主权国家时代单一的权力制衡体制,形成了多层次和多样态的宪政格局,法治因此演变为多层次和多样态的规则体系和多层次和多样态的程序化治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严复在近代中国史的地位在于他的思想启蒙活动.他所介绍和主张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制度,对中国近代的历史发展影响巨大.他主张:保障公民自由是民主宪政的根本目的;通过代表制建立责任政府是民主宪政的基础;并强调法治是宪政之下的法治,不仅治民,且要治官.严复先生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宪政艰巨性的认识不是保守,而是睿智.  相似文献   

4.
占美柏 《江汉论坛》2004,3(2):123-126
迄今为止的宪法变迁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是相契合的。第一轮经济全球化促成了近代宪法的产生,第二轮经济全球化促成了近代宪法向现代宪法的转型,第三轮经济全球化促成了现代宪法向当代宪法的拓展。在这一过程中,基于不断流变的历史与现实情境,宪法在价值指向上由坚持个人自由向强调社会平等、制度民主发展,在职能定位上由政治统治、社会控制向社会协调延伸,在职能模式上由防御型、整合型向回应型推进。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历程中,我们实现了从人治到法制、又从法制到法治的不懈追求,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了宪法,使我们的治国方略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在这一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我国法治建设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在对法治形式的简单追求之上,而是在推进法治的历史进程中,将法治文明作为我们三十年来法治建设的重要价值目标。从而使这一更深层次意义上的法治建设目标成为了我们法治国家状态所体现的文明,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一并成为我们制度文明建设的追求目标,推动了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从公共选择理论以及对诸如法律、正义、自由等关键词的重构这两个角度重新理解宪政主义,宪政政府的存在离不开以下条件:作为强势意识形态的宪政政府观念的盛行;体现宪政政府观念的成文宪法或不成文宪法的生成;确保宪法实施的制度性基础;支撑宪政政府制度性基础的稳健经济.  相似文献   

7.
法治中国 可以期待—2003年法治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眸2003年,对大众而言,最令人难忘的是“非典”给我们带来的恐惧和伤痛。但作为一个法律人,我们发现2003年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法治希冀,可圈可点的法治事件不胜枚举。若干年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翻阅历史,笔者相信,2003年是中国走向法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003年12月10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发了王雪冰被判有期法刑12年和安徽省前副省长王怀忠受审的新闻。画面上王雪冰仍然西装革履,但已不见昔日的优雅;而王怀忠,12月29日一审被判处死刑。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两条新闻紧挨在一起,二王都是省部级干部。但这两条新闻并未引起社会轰动,与当年江西省副省…  相似文献   

8.
胡甲刚 《理论界》2007,(1):211-213
宪政制度是近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结晶。社会持续不断地变迁,必然会促进宪政制度或快或慢地发生调整、重组或更替。社会变迁是宪政制度变迁的外部动力,宪政制度变迁也必然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并反作用于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9.
中国从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起,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宪法变迁和宪政发展历程.它经历了晚清预备立宪时期的宪政运动,北洋军阀时期的立宪和宪政运动,国民政府时期的立宪和宪政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立宪和推动这几个宪政运动阶段.深入研究百年中国的宪法变迁和宪政运动的发展,有益于我们从中汲取立宪和宪政运动的经验教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10.
早在民国时期,张友渔即发表了大量关于法治方面的论著,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然而后人对其关注相对甚少。民国时期张友渔的法治观以民治为核心,强调法律规则的统治,与当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法治思想相比,更具合理性和进步意义。同时,它还体现了宪法至上、动态发展的科学涵义。张友渔民国时期的法治观根植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其积极意义不容否认。  相似文献   

11.
创立社会主义法治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佀志广 《学术研究》2002,(1):99-102
作者认为 ,创立社会主义法治学十分必要 ,是党领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客观要求 ,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必须高举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伟大旗帜 ,结合我国国情和法治传统来确立社会主义法治学的方针和原则、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作为宪法原则的人民主权与法治,二者的关系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一方面,法治须以民主为前提,民主用法治来保障;另一方面,作为宪政原则的法治,又对民主即多数派决策形成某些限制。这种关系存在的原因是人类的自利和无知等非理性因素,可能使不加任何限制的民主导致“多数派专制”,法治即是人类通过理性的努力对民主缺陷的限制。认识这种法治下的民主之重要性对当前中国的宪政建设很有助益。  相似文献   

13.
佟德志 《江汉论坛》2005,(10):63-67
本文描述了西方世界对民主失败的基本认识,并从民主与法治关系出发分析了民主失败的治理之道.本文认为,西方的民主文化是复杂的,既有对民主的推崇,亦有对民主的批判.纯粹的民主制并不能限制权力的扩张、保障个人权利,从而出现失败;法治强调制衡权力与保障权利,为民主失败提供了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14.
15.
法治湖南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地方法治和宪政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虽然法治地方纲要也能起到法治地方宪章的作用,但是《宪章》比《纲要》更具有深刻含义。法治湖南建设可以围绕依宪治政和司宪督政的宪政要求在区域治理范围内推进宪政发展,按照宪政要求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逐步理顺执政党与人大、与政府、与法院和检察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宪政的基本精神:自由、限政、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和把握宪政的真正涵义 ,建立真正的宪政国家 ,必须深刻领会宪政的基本精神 :自由、限政与法治。文章深入探讨了宪政的三大基本精神 ,并从中概括出宪政的内在逻辑 :保自由而立限政 ,立限政而行法治。宪政精神的三个环节是生死相关的 ,缺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宪政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宪政  相似文献   

17.
法治意识作为一国公民的理性品质,构成法治国家的精神底蕴。它既是法律规范化的思想动力,又是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柱。它不仅影响法律规范创制的质量,而且制约着法律规范转化为现实制度的全过程,从而决定制度建设的成败。法治意识作为法治国家的内在灵魂与精神支撑,不惟是一国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一国实现法治的重要标志。全面认识法治与法治意识,是实现法治国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社会阶层之间、社会成员之间逐渐衍生新的利益关系与社会关系,这种新的利益关系一旦萌芽、生长、形成潜在新秩序,就转而向公共权力提出体制变革需求,进而要求国家法加以确认;国家权力通过国家法对社会新秩序进行确认时,并非完全按照社会需求之输入被动运作,而是涉及新旧秩序多元利益主体间理性博弈之“公共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19.
民主政治是当代法治主义国家立国治政的根本原则.然而,民主政治赖以有效实践的可操作性宪法特征是什么?民主政治与宪政、法治及法制之间的实在法理逻辑关系又是什么?这是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忽略的一个问题.为探求我国法治化实践的内在逻辑,本文着力研究并求证了民主政治有效实践的宪法性法理基本特征,并慎审、关联地考察了民主政治与宪政、宪法、法治与法制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法理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20.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命题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置于同一体系之中。一体建设可以从逻辑前提、运行机理和路径选择三方面展开,一体建设的逻辑前提是在同一体系下厘清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内涵,一体建设的运行机理需要探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者的逻辑关联和重心定位,一体建设的路径选择主要表现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