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首先利用二叉树模型及风险中性定价原理,给出了离散时间下或有可转债(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简称Co Cos)的估值方法;然后通过刻画Co Cos在各转换点的生存概率,扩展构建了一个连续时间下的Co Cos定价模型;最后以瑞信集团发行的或有可转债"BCN"为例,进行定价计算及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资产及资产波动率对Co Cos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为弥补现有研究不足,本文以权益比率为触发器,避免了银行权益与Co Cos价值间的多重均衡问题,并通过建立权益比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线性模型,使定价模型可推广适用于以资本充足率为触发器的债券。  相似文献   

2.
夏鑫  杨金强 《管理科学》2020,23(5):13-23
基于不确定性投融资理论,探析或有可转债对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规模、投资时机及资本结构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而从缓解融资摩擦与压力的视角为企业引进或有可转债融资提供新的理论解释.结果表明:或有可转债的转换率对最优投资规模没有影响;相对于普通债券,或有可转债显著降低了企业融资约束压力,减少了非效率投融资决策导致的企业价值损失;当融资约束企业的收益增长率、转换率与转换杠杆较低,而所得税率较高时,或有可转债融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4.
债务悬空(Debt Overhang)会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阻滞其开展正常的投融资活动。现有研究表明,发行或有可转债(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简称CoCos)有望成为一种应对债务悬空的有效方法。本文以债务悬空应对方法及其定价为研究主题,通过改进CoCos债转股的触发阈值,即以债务悬空发生时公司资产账面价值作为触发阈值,以解决现有CoCos产品在债务悬空应对的适配性方面的不足。具体地,结合债务悬空发生时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考虑转股后的破产清算,基于结构化信用衍生品定价方法进行建模,进而得到CoCos债转股及破产清算时公司资产账面价值的触发阈值,并给出了公司资产、普通债、CoCos、股权价值的解析解,据此进一步计算CoCos和普通债的信用价差及公司的财务杠杆。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探析了波动率、发行期限以及息票支付的税盾效应对CoCos和普通债信用价差的影响,及CoCos和普通债的发行期限和数量对财务杠杆的影响;得到了通过适当提高CoCos合约的债转股比例,可以有效降低债务悬空发生可能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为兼顾发行方与投资者的利益,确保融资效率,本文设计了含股权回售与赎回条款的或有可转债(share-putable&callable CoCos,SPCCs).首先将其分解为普通或有可转债多头、下降-敲入看跌障碍期权多头以及上升-敲入看涨障碍期权空头的组合;然后针对债券价值的“路径依赖”特征,引入Jarrow-Turnbull模型确定生存概率,继而推导出以股价为触发器的SPCCs定价公式;最后针对瑞信集团(credit suisse) 2011年2月发行的或有可转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SPCCs价格与债转股触发强度增速显著负相关;同时发行方股价波动率会对SPCCs价格产生间接影响,且影响方向取决于“CoCos价值随股价波动率的增加幅度”与“股权回售与赎回条款价值随股价波动率的减少幅度”孰大孰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信息不对称引入到包含逆周期缓冲资本的分析框架,应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信号传递理论,建立动态博弈模型,计算证券的风险中性价格,给出银行应用投资水平传递类型信号的单交叉条件,并研究了逆周期缓冲资本对银行投融资决策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逆周期缓冲资本能显著降低投资者的逆向选择成本,缓解银行投资扭曲程度,提升银行运营稳健性并导致银行提前投资。更为重要的是,只要设计合适的转股率,逆周期缓冲资本可以完全消除逆向选择成本。同时,结果进一步表明低成本银行更倾向于发行逆周期缓冲资本。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相关部门对多家上市公司执行《或有事项准则》的情况,不难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或有事项的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着重研究上市公司在执行《或有事项准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因素交换期权模型的可转债定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债是一种既含债券性质又含期权性质的金融衍生产品,可转债的转换权实质是以转债发行公司股票和转债的普通债券部分为标的资产的交换期权,利用单因素B-S期权定价模型与单因素交换期权模型的实证对比分析,证明了单因素交换期权模型的适用性,也发现用单因素交换期权模型为可转债定价,市场价格仍被低估。  相似文献   

9.
徐细雄  刘星 《管理学报》2012,(3):459-465
通过在职消费、过度投资、自由现金流和现金股利支付4个变量间接测度管理者攫取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并运用中国A股市场数据实证检验权益、债务和可转债3种不同融资方式下(横向比较)以及可转债发行前后(纵向比较)企业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将导致在职消费和自由现金流的降低以及现金股利支付的增加;但在抑制管理者过度投资中可转债并未发挥积极作用。研究结果为优化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完善内部公司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将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金融创新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对会计处理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或有事项作为企业内部不确定性较高的事项,对其合理的确认、估计、计量和披露已成为必然,然而我国上市公司并没有很好的反应这项内容,主要原因在于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的规定尚未完善,存在一些漏洞,使得企业在处理这类事项时缺乏准则的支持。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计量的前提和具体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我国企业在计量或有事项上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随机利率条件下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经验检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运用市场的实际数据对随机利率条件下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作了经验检验,发现在可卖空的市场条件下,对处于实值状态的可转换债券可直接获得满意的定价,对处于虚值状态的可转换债券需要考虑债券的恶意违约风险,在加入风险补偿后也可获得满意的定价。在中国不可卖空的市场条件下,这一定价模型仅对进入转换期的可转换债券的价格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原创地提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的可转债定价模型,将基于PLS的美式期权定价方法拓展到了可转债的定价;与传统模型相比,可以更好地解决多因素扰动条件下的可转债定价问题和可转债条款中的路径依赖问题.利用上述定价模型,本文计算了2004.8.1-2005.8.1期间在沪深两市交易的31只可转债的理论价格.实证结果显示,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可转债实际价格运动路径,价格估计误差在5%以下.说明该方法在实际中是可操作的,可为实际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浅论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及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可转换债券是我国引进的为数不多的金融创新品种之一,近年来发展迅猛。1998年至1999年短短一年间管理层就推出了三只可转换债券,规模也由1.5亿增至15亿,虹桥机场可转换债券也已面世,说明了可转换债券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相比之下,国内理论界关于可转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的目的就是针对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及设计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分数布朗运动下带违约风险的可转换债券定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均衡定价方法,考虑股票价格和公司资产价值服从分数布朗运动以及存在公司违约风险情况下的可转债定价问题;建立相应的可转债定价模型,采用拟鞅定价方法,得出了欧式看涨期权的显式解,进而得出了可转债定价公式;最后利用数值算例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公司违约风险、股票价格和公司资产价格的长程关联性是可转债定价时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马钢”可分离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可  李昕 《管理学报》2007,4(6):815-819
以国内首支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马钢可分离转债为样本,从实证角度对其进行了定价分析。考虑了这次可分离转债的特点,采用历史波动率、GARCH(1,1)模型波动率和隐含波动率3种不同估计方法来计算波动率,利用修正的B-S权证定价模型进行转债权证部分定价,并和市场真实价格进行比较,详细分析比较3种波动率的定价效果。在运用修正的B-S权证定价模型时,考虑了公司总股本价值因可分离债券发行的增加,同时采用公司股权波动率进行计算,检验了修正B-S权证定价模型对马钢认股权证定价的有效性,实证证明采用隐含波动率或GARCH模型具有较好的定价效果。  相似文献   

16.
应对并购风险的可转债与阶段性支付模型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模型研究了可转债和阶段性支付在抑制双边道德风险以及减小不确定性风险中所发挥的作用,并通过SZ能源集团并购案例详细考察了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结果表明,内嵌转股期权的可转债支付合约可以有效抑制并购中的双边道德风险,在阶段性支付的辅助下,则更能有效地防范市场相关风险。最后,为了更好的说明可转债和阶段性支付对于并购风险的防范作用,我们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了可转债和阶段支付的应用情况,发现阶段性支付思想已经体现在并购的现金支付方式中,但是可转债支付在国内并购中的应用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17.
在灰色系统理论缓冲算子公理体系下,构造了一类新的强化缓冲算子,并研究了其一些特性及内在关系,有效地解决了冲击扰动数据序列在建模预测过程中出现的定量预测结果与定性分析结论不符的问题。实例结果表明该强化缓冲算子能显著提高数据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关键设备直接关系着产品的生产周期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离散生产系统的"瓶颈"。因此,需要为关键设备设立一定的生产缓冲来保障其运行的持续性和平稳性。针对灰信息下的生产系统,创新性地定义灰色Petri网并设计其有效算法;在分析关键设备缓冲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针对灰信息下关键设备生产缓冲问题,构建关键设备生产缓冲的灰色Petri网模型,结合遗传算法进行仿真运算,探寻其最优解;以某产品生产线为案例,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生产系统关键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