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频繁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峻挑战,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协同防控成为社会治理中的重要议题。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策略互动与行为演化过程中的高度不确定性问题,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防控随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演化稳定策略和演化过程。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比社会公众演化至稳定策略的速度更快;随机干扰因素会减缓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演化至稳定策略的速度;当疫情扩散概率逐渐升高时,对地方政府策略改变的影响较大,其次为社会公众;随着对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惩罚系数逐渐加大,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更倾向于选择(积极防控,自愿隔离)策略,并且地方政府对惩罚的反应更为强烈。文章所构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防控随机演化决策模型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预防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鸿莹 《管理评论》2022,(9):158-169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给高校声誉、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和谐稳定带来极大的影响。网媒、大学生、高校和政府作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中的主要参与人,他们的行为决策将直接影响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演化。据此,构建了网媒、大学生、高校和政府四方博弈下的高校网络舆情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四方博弈主体行为策略对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影响,同时给出了数值算例,利用Matlab编程对其演化博弈模型进行模拟仿真检验,分析了各个参数对网络舆情事件演化的方向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博弈系统均衡的主要因素为政府的监管力度、网媒报道的意愿、高校对舆情事件的关注度和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等,通过引导网媒、大学生、高校和政府的行为策略,有助于妥善处置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如今网民参与网络舆情的现象愈加普遍,但国内网络舆情治理体制不完善,网络舆情事件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研究网络舆情的重要性日渐显著。基于演化博弈研究复杂网络中的网络舆情能够反映网络舆情形成和演化的实际情况,可以为引导相关主体参与网络舆情的行为和控制网络舆情的演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网络舆情的复制动态模型中引入两个可以反映网民复杂交互行为的因素:创建新博弈连接的行为偏好以及维持博弈连接的时间长短,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舆情演化博弈模型。根据演化博弈均衡解,分析、解释个体复杂交互行为因素以及网民初始得益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并针对不同情境提出相应的舆情治理建议。研究表明在交互连接达到稳态时,网络舆情博弈的得益矩阵会发生改变,新的得益矩阵由原来得益矩阵中的元素乘以其相应的博弈连接类型的活跃连接占比而构成。本文定量地解释相关主体间复杂的交互行为,研究结果对网络舆情危机处理以及疏导,减少网络舆情事件对社会的危害等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的大气污染治理模式主要有属地治理和合作治理模式,合作治理逐渐成为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共识。从演化博弈的视角,分析地方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行为演化路径与稳定策略,探究地方政府间达成并巩固合作治理联盟的因素。比较有中央约束和无中央政府约束下地方政府属地治理和合作治理四种演化博弈结果表明:在属地治理背景下,无论中央政府是否对地方政府进行约束,地方政府均倾向于“搭便车”行为,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约束在属地治理中面临失灵;在合作治理场景中,地方政府的稳定策略均向达成合作治理或均不治理的方向演进,但在中央政府约束下,地方政府的稳定策略能快速有效得向合作治理的方向演进。为实现大气污染的有效治理,地方政府间必须形成有效的合作治理联盟,合作收益是达成大气污染合作治理联盟的必要条件,而合作成本与中央政府约束的程度决定了合作治理联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流域氮污染问题的加剧,本文以在流域排污权交易机制下的有限理性地方政府和企业为博弈主体,运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在静态和动态补贴政策下地方政府的监管策略和企业的氮减排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并分析了各参数对动态补贴政策下均衡点的影响,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补贴机制下,系统存在四种演化稳定策略和一种状态下的周期性波动;其中企业的减排策略选择主要根据氮减排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政府是否监管主要取决于社会舆论成本与监督成本、补贴费用等因素的比较。当地方政府实施动态补贴机制,博弈双方的演化轨迹线将收敛于唯一的混合策略均衡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演化博弈模型预测舆论的发展趋势,对政府应对网络群体事件采取的治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在一般化复制动态模型基础上建立网络群体事件舆论的传播方程,将地方政府部门与弱势群体的策略互动和行为演化融入到传染病传播模型中,用以模拟舆论的扩散和收敛过程.结果表明:在网络群体事件初期,如果弱势群体通过抗争获得政府补偿的概率不断增大,将造成事态的扩大.此时,地方政府应控制信息的交流程度与初始抗争人数,减缓舆论的扩散;在网络群体事件舆论大范围扩散阶段,上级政府介入并采取惩罚措施,及时披露信息,促使网络舆论的收敛平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口罩等医疗防护用品成为硬通货,部分企业出现哄抬物价、制售假货等乱象行为增加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实施难度。为了探讨医疗防护用品市场监管动态机制,文章在地方政府—防护用品企业—消费者三方静态演化博弈模型基础上,依次引入动态惩罚、动态惩罚—补贴方案,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了不同机制下各演化均衡解的稳定情况,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验证了演化稳定均衡点。研究表明:完全静态机制下,三个博弈主体的博弈过程无法趋向稳定均衡状态。引入动态惩罚、补贴等手段能够较好抑制博弈主体的行为策略波动,使得防护用具企业诚信经营成为较优选择。同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线性动态惩罚—补贴机制,在该机制下激励效果最佳。本研究为疫情形势下地方政府设计合理规范医疗防护用品市场方案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8.
跨界水资源冲突中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跨界水资源冲突的特点,建立了跨界水资源冲突事件中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数理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府部门在冲突的不同阶段与己方冲突群体、对方地方政府部门和中央政府博弈的策略选择。理论研究表明:(1)地方政府不会在跨界水资源冲突事件中有效发挥强互惠者的角色功能,在处理己方冲突群体的行动中,地方政府会选择"纵容"策略,导致跨界水资源冲突事态扩大化;(2)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存在,依靠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商无法解决跨界水资源冲突,导致跨界水资源冲突事态久拖不决,必须中央政府的强制介入;(3)无论地方政府采取什么策略,中央政府的占优策略均为强制干预,此时,地方政府采取不合作策略的得益总是小于合作策略,则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的演化稳定策略为(强制干预,合作),从而跨界水资源冲突得以解决。最后结合数值仿真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结论:依靠地方政府无法解决跨界水资源冲突,强互惠中央政府的管制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行业自律是政府“强监管”背景下P2P网贷平台违规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揭示行业自律机制下网贷市场主体间行为策略关系及其动态演化机理,建立了包括自律监管平台、网贷平台和平台客户三方主体的行为策略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主体行为策略演化路径及其联动作用规律,并结合数值仿真讨论不同约束情景下模型系统演化均衡状态及关键因素影响。结果表明:网贷平台合规运营意愿会随激励水平、形象效应、客户流失量、行业危机风险的上升而增强。若网贷平台拥有较完善运营机制、较好口碑形象或较大客户规模,其更易实现基于市场途径的自我规制。违规惩罚力度、形象效应收益及平台客户规制策略敏感性会直接影响网贷平台合规运营趋势。结合仿真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大对违规平台的惩罚力度,强化平台信息披露与品牌形象建设,引导借贷双方理性选择入驻平台等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央环保督察体现了中国纵向环境治理的制度优化与工具创新。通过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污染企业”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影响各主体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并借助系统仿真模拟,刻画主要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和收敛趋势的影响,对中央环保督察影响大气污染治理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中央环保督察能够有效激励污染企业进行整改,但对地方政府监管策略的激励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会将自身责任向污染企业转移,趋向于选择不监管策略。(2)环保督察成本会对督察制度效果产生影响,督察成本过高,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容易选择大气污染治理不监管和不整改策略。(3)相比于大气环境质量考核指标和环境税费,提高不监管策略的处罚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地方政府监管和污染企业整改的策略组合。进一步,从推动督察体系实现常态化建设、探索客观有效的环境政策工具、构建协同参与的环境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宋妍  陈赛  张明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201-211
传统经济学隐含的同质性假设无法解释中国不同地方政府在区域环境合作治理过程中表现出的矛盾行为,区域环境合作治理研究陷入困境。通过剖析中国式分权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异质性的传导机制,从收入和偏好两个异质性维度出发,建立地方政府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地方政府关于环境合作策略选择的行为演化过程及其收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环境合作治理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收入和偏好差异,以及对合作方的损失补偿或对不合作方施加监管与惩罚的力度。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加大对不合作者的监管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参与环境合作的概率;适度的偏好异质性有利于促进区域环境合作;而地区间收入异质性不利于促进区域环境合作;在两地方政府收入相当时,一方可以迅速模仿复制另一方的环境策略,表现为相邻地方政府的策略趋同。基于此,提出加强环境监督约束机制,合理设计现行政府激励机制,完善区域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环境转移支付制度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中国区域环境合作治理高效执行,促进经济绩效向环境绩效良性转换。  相似文献   

12.
游戏企业选择设置防沉迷机制行为策略是应对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社会影响的有效举措,公众的监督和政府部门的监管是构建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我国越来越多青少年沉迷虚拟网络游戏而影响社会风气的问题,考虑政府监管与公众的监督,构建政府、公众、游戏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建立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不同情形下政府、公众和游戏企业的演化稳定策略;并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监管成功率对政府与游戏企业防沉迷机制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监管成功率对游戏企业策略选择起着重要影响。不同情形下,政府可以根据所掌握的相关信息对游戏企业采取不同策略进行有效监管。从短期角度来看,无论政府采取何种策略,公众与游戏企业会考虑自身利益而选择"不监督"和"不设置防沉迷机制";从长期角度来看,在没有政府监管情况下,公众与游戏企业依然会主动选择"监督"和"设置防沉迷机制"。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研究较少考虑到突发性抢购事件中公众的主观感知行为和多方博弈问题的现状,首先运用前景理论刻画了基准情境与抢购情境中公众对物品的感知价值;其次,界定了突发性抢购事件中参与主体(即公众与政府)的作用及其博弈关系,并在考虑到公众的感知价值基础上给出了博弈支付矩阵;然后,构建了抢购事件参与主体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推导了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并结合抢购事件的不同演化阶段对博弈均衡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以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故引发的中国抢盐事件为例,分析了博弈关系的演化和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有效性,并考查了政府的辟谣效果和公众的心理预期价值对公众抢购行为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研究较少从属性层次来研究突发事件中的舆情传播问题,本文运用突发事件的结构化描述方法从属性层次分析了舆情的产生和传播的动力学机制,进而分别建立了传播主体的决策行为和博弈关系的结构化描述框架。然后,考虑传播主体的认知差异,运用演化博弈论方法分别对社会公众之间及社会公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运用实际案例对理论研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运用数值仿真考查了该案例中博弈主体的认知差异对博弈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面向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政府应急响应需求,本文基于SOAR (State,Operator and Result)模型,将网民作为智能体Agent,将网络舆情中网民群体行为转变过程看作相应舆情问题空间中状态随时间的连续转换过程,设计突发事件中网民群体负面情感SOAR Agent模型,包括网民Agent的工作记忆、长期记忆、决策过程、学习机制,构建网民群体行为转换规则库和相应算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仿真实验,结合典型网络舆情事件案例,对政府不同应急措施下微博用户群体行为演变过程进行建模。实证结果表明,基于网民群体负面情感的建模,可以分析和预测在不同网络舆情阶段、不同政府应急响应措施下网民群体的行为决策规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模式为基础的共享单车成为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最佳选择。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视角,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基于共享单车的投放管理,研究了政府部门和共享单车运营商的长期动态演化过程。研究发现,运营商进行共享单车投放量管理时应将社会收益作为衡量指标之一,政府部门积极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引导运营商建立有效的市场规则,同时顺应当前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利用社会化媒体合理有效发挥政府部门的社会监督职能,加快实现政府发挥监管作用、企业单车投放量管理高效化的稳定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进行研究,以探寻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并解决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引发的问题。首先,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环境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博弈过程及相关的利益冲突,并考虑当群体间存在信息交互时,监管部门采用舆情引导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的演化特征。其次,运用优化理论探讨了监管部门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整体利益时应如何解决环境污染事件。研究表明监管部门加强舆情引导、避免发布错误信号、提高其公信力均有助于环境污染事件冲突的规避和解决;对于污染的治理问题则可以合理采用实物保护和警告处罚等方式。本文在综合考虑长远影响和整体利益的情况下,考虑信息交互并引入舆情引导,运用演化博弈和优化理论探讨监管部门应如何有效地处置环境污染群体事件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