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生代员工正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力军,其创新意识和行为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的前景与未来。本文基于中国文化和组织情境,从员工个体创新动机视角将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归为主动和被动,以306名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验证了分布式领导对新生代员工不同性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领导与新生代员工主动性创新行为呈正相关关系,与其被动性创新行为呈负相关关系;组织支持感在分布式领导与新生代员工主动性-被动性创新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上下级关系和价值观匹配正向调节分布式领导与新生代员工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此外,上下级关系和价值观匹配的交互项调节了分布式领导与新生代员工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为企业如何指导新生代员工进行有效的创新实践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彭茜  庄贵军  岑成德 《管理学报》2009,6(7):930-938
以组织行为和管理理论中关于群体内聚力的讨论为基础,实证探讨了中国酒店企业中,领导行为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对群体内聚力的影响,以及群体内聚力与员工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关系、任务导向型领导行为和体恤支持型领导行为会正向影响群体内聚力,但创新适应型领导行为对群体内聚力的影响不显著;群体内聚力对员工工作满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群体内聚力对于人际关系和员工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任务导向型领导行为和员工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有完全的中介作用,对于体恤支持型领导行为和员工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有部分的中介作用,但对于创新适应型领导行为和员工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却无中介作用.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员工建言行为这一议题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本研究基于个体特征与情境特征两个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儒家传统价值观——面子原则对员工抑制建言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特征激活理论,将这两个视角加以整合,检验组织支持对面子价值观与建言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对245份来自企事业员工的有效问卷研究发现,员工的面子原则与其抑制建言负相关,并且这种关系是以负面预期为中介起作用的。面子原则与中介变量之间的关系又受到组织支持的负向调节影响,即随着组织支持感的增强,这种正向关系越弱。  相似文献   

4.
作为组织中影响员工创新的重要人际关系,层级性上下级关系目前存在着基于西方文化的LMX (领导-成员交换)与基于中国文化的SSG (上司-下属关系)两种界定。为探求不同上下级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是否有所不同,本研究从制度逻辑视角出发,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制度逻辑二维分析框架,构建了上下级关系透过心理授权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的路径,剖析了SSG和LMX对创新行为的差异化影响机制。来自72个团队的252名成员为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SSG和LMX均能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心理授权在这种影响中均发挥着中介作用;尤为重要的是,相较于基于工作逻辑的LMX,基于家族逻辑的SSG对中国情境下的员工创新行为有更强的解释力度,这种差异是通过两者的不同交换逻辑对心理授权的不同影响而产生的。本研究为解构中国情境下的创新行为和上下级互动及其关系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丰富了本土化的创新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以知识共享行为为中介变量、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探索职场友谊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从实证分析可知:职场友谊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是显著的;在职场友谊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路径中,知识共享行为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创新自我效能感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本文构建了包容型领导对一线员工服务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模型。通过对8家企业展开两阶段问卷调查,最终获得了184份有效上下级配对样本。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对员工服务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在包容型领导与员工服务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绩效目标导向负向调节心理安全感与员工服务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296位组织员工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基于员工优势的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存在正向影响,组织自豪在二者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部门工作年限显著调节基于员工优势的领导对组织自豪的影响,调节基于员工优势的领导经由组织自豪的中介对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即对工作年限长的员工,这些影响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通过对中国样本和非东亚国家样本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组织自主氛围对员工心理所有权和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及员工文化价值观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人主义正向调节了自主氛围与工作心理所有权的正向关系以及工作心理所有权在自主氛围与工作相关建言之间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集体主义正向调节了自主氛围与组织心理所有权的正向关系以及组织心理所有权在自主氛围与组织相关建言之间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璐  王月梅 《管理科学》2017,30(1):107-118
 研发人员的跨边界行为是影响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证明跨边界行为对创造力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如何提升研发团队成员的跨边界行为仍缺乏深入探讨。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特质激活理论,跨越个体-团队两个层次,构建成员促进型调节定向-跨边界行为的影响整合模型,以成员创新自我效能感和个人主动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二者在此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此外,以领导促进型调节定向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其在此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采用MPLUS 7.0和HLM 6.08软件进行主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采用来自西南地区3家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中279组领导-成员配对的纵向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①团队成员的促进型调节定向对跨边界行为产生积极显著的正向影响;②团队成员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和个人主动性在促进型调节定向与跨边界行为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且个人主动性对跨边界行为的影响和中介效应显著性均强于创新自我效能感;③领导的促进型调节定向会调节成员的促进型调节定向与跨边界行为之间的关系,当领导的促进型调节定向越强时,成员的促进型调节定向对跨边界行为的正向影响也相对更强。        研究结果厘清了研发团队中调节定向与跨边界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为跨边界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研发团队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应重视员工心理需求、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以及努力实现领导-成员的心理动机匹配等。  相似文献   

10.
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导向,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探究环境变革型领导对环境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根据收集的319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环境变革型领导对员工环境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环境利他关注在环境变革型领导与环境组织公民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在环境变革型领导与环境利他关注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表现为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R&D员工领导创新期望、内部动机与创新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组织行为研究领域推动员工创造、创新的组织行为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跨地区企业研发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对领导创新期望、员工内部工作动机及其创新行为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探讨。研究发现,在我国背景下,直属领导对下属员工的创新期望、员工之间横向交换对研发员工创新的行为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员工内在工作动机在领导创新期望、员工横向交换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本研究的调查结论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组织内员工创新行为推动和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同时也会对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员工创新的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力 《南开管理评论》2012,15(1):93-101,141
基于合作生产理论,本文以307个新创在孵企业为样本,构建生存模型研究孵化互动介入模式和创业专用性人力资本对在孵企业成功毕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创业家庭背景促成了创业成功,而创业经历对创业成功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孵化互动在促成在孵企业成功毕业方面的调节作用则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孵化互动模式Ⅳ和Ⅴ对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有促进性调节作用,而所有孵化互动模式对家庭背景的存在都有抑制性调节作用,但是孵化互动模式对创业经历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对于包含诸多隐性成分的行业专用性知识,孵化器经理的参与意愿和介入频率是影响孵化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孵化互动部分替代了家庭支持的作用,降低了创业者对家庭的依赖。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让员工将其工作角色外的行为,如主动变革行为,视为其角色内的行为越来越受到学者和管理者的关注。主动变革行为是指个体通过自愿的和建设性的努力来影响组织功能改变的行为,属于一种挑战性的组织公民行为。尽管以往研究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探讨,但主要聚焦于正式垂直领导和个体因素,鲜有研究关注团队情景因素对其的作用效果。通过问卷调查法,以69个部门和262名员工的配对数据为样本,本研究考察了共享型领导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1)共享型领导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有积极影响;(2)主动变革行为的角色定义与和谐工作激情会分别中介共享型领导与员工主动变革行为之间的关系;(3)领导-成员交换质量会分别调节共享型领导与员工角色宽度自我效能与和谐工作激情之间的关系,领导-成员交换质量越高,共享型领导对员工角色宽度自我效能与和谐工作激情的积极作用越显著;(4)领导-成员交换质量会调节共享型领导通过角色宽度自我效能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间接作用,领导-成员交换质量越高,这一间接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机制。在中介作用机制的探讨上,主要从心理认知和社会交换的理论视角出发,侧重于分析心理安全知觉和领导部属交换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是广州5家高科技电子制造企业中的213名员工及其对应的213名领导。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建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部属交换与心理安全知觉在其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初入职场,大学生员工希望被组织接纳而不是被边缘化。本文试图建模表现在如同"政治舞台"的职场中员工努力避免被边缘化的过程。为达到以上研究目标,执行了两项研究:预研究在国务院11个部委机关的公务员群体中收集数据,开发了职场边缘化的测量工具;主研究对16家制造型企业中的343个员工、662个同事及343个直接领导的配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员工工作绩效、公民行为以及与上司的私人关系(Guanxi)与职场边缘化之间呈负向关联。相对而言,在政治氛围淡漠的企业中,上司关系与职场边缘化之间的负向关联更强。  相似文献   

16.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2015,26(2):172-189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leadership influences on employee voice behavior, this study focu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leadership (i.e., authoritarian leadership). We proposed that supervisor authoritarian leadership negatively affects employee voice behavior and manager authoritarian leadership has a cascading effect on such behavior through supervisor authoritarian leadership. Furthermore, these effects were either amplified or attenuat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e., leader identification and power distance orientation). A cross-level investigation of voice behavior within 52 groups of employees from multiple Chinese companies in Beijing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pervisor authoritarian leadership negatively affected employee voice behavior and mediated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r authoritarian leadership and employee voice behavior. Leader identification moderated the indirect negative effect of manager authoritarian leadership on employee voice behavior via supervisor authoritarian leadership, while power distance orientation moderated the direct negative effect of supervisor authoritarian leadership on employee voice behavior.  相似文献   

17.
沈毅 《管理学报》2012,(5):629-636
海外及港台着重文化取向的华人组织领导研究,集中关注于"权力—人情"、"事本主义—特殊主义"2个主要的关系维度,特别是一些本土化取向的研究力图将"关系"与"差序格局"等本土概念深化到组织领导领域之中。这种文化取向的研究立场,忽略了组织外部体制背景或组织场域的差别,也就忽略了对建国后大陆"单位制"的"主从关系"的研究范式。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的体制转型与"单位制"的松动,为考察不同性质的组织领导模式与"关系"形态的成败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文化取向与结构取向的不同研究立场提供了交流对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explore the relational aspect of leadership for stimulating employee creative behavior. Drawing on 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 theory, we propose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wo distinct types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 relationships (social [SLMX] and economic [ELMX]) and creative behavior is mediated by employee willingness to take risks and moderated by emotional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two-wave data from a sample of 147 employees, we surprisingly find only marginal support fo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MX and creative behavior, and, as expected, we find no support fo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LMX and creative behavior. We do find evidence of the full mediation of willingness to take risks in these two associations. Furthermore, we also find a positively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of SLMX with emotional carrying capacity (ECC), but no support for the interaction of ELMX with ECC in predicting employee creative behavior. We contribute to a deeper view of understanding the leadership of employee creativity as a relational process, contingent upon both employe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nature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  相似文献   

19.
Today's volatile environment and pressure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require leaders to play a central role in fostering and nurturing employee proactivity. Effective leaders use their communication skills as a key tool to motivate employees to achieve organizational goals. In this study, we tested a model in which leader motivating language (manifested as direction-giving, empathetic, and meaning-making language) fosters the development of employee proactive behavior by shaping a psychological context of meaningfulness and cultivating a motivational state of employee vitality.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leader motivating language is related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through psychological meaningfulness, to employee vitality. We also found that psychological meaningfulness and employee vitality are mediating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leader motivating language can result in enhanced employee proactivity. This study advances theory and research on employee proactivity as a contingency of leadership motivating language by integrating three emerging streams of research—relational leadership, rel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proactivit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