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比较协调的国际商事仲裁制度。联合国及其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建立和发展国际商事仲裁制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相继制定了1958年的纽约公约、1976年的国际商事仲裁规则和1985年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联合国的贡献不仅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国际商事仲裁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而且为国际贸易法的发展探索出成功的经验。作者在总结联合国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基本特点,揭示了现代国际法的某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裁军,尤其是核裁军,是当今国际法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从国际实践中可以看出,国际法历来把制止扩军备战、维护世界和平及安全作为其宗旨,《联合国宪章》第一条规定,“维护世界和平及安全。”亚非会议公报——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指出:“一切国家都应合作,特别是通过联合国,以促进在有效的国际监督下裁减军备和消除核子武器。”遵循这些法律规则,国际法为裁军和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作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由于制度设计不足和国际安全情势变迁等原因,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已经难以满足国际和平与安全形势的需要,其弊端集中体现在情势认定、维持和平行动、强制措施等方面。从联合国发布的系列改革文件来看,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改革呈现出三种趋势:一是效力范围会扩大,二是运行能力将会得到提高,三是区域办法将得到凸显。本文认为,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改革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有助于中国获得发展所需要的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也有助于中国解决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安全问题;而中国的和平发展也将对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改革起着维护和推进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将对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机构重组和具体规则的修改、制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于制度设计不足和国际安全情势变迁等原因,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已经难以满足国际和平与安全形势的需要,其弊端集中体现在情势认定、维持和平行动、强制措施等方面.从联合国发布的系列改革文件来看,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改革呈现出三种趋势:一是效力范围会扩大,二是运行能力将会得到提高,三是区域办法将得到凸显.本文认为,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改革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有助于中国获得发展所需要的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也有助于中国解决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安全问题;而中国的和平发展也将对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改革起着维护和推进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将对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机构重组和具体规则的修改、制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以来,八国集团关注的议题不断向政治和安全领域倾斜。伴随着八国集团的这一角色转型,有学者分析认为,八国集团将最终取代联合国的地位承担起全球治理中心机构的责任。八国集团能否代替联合国?八国集团的转型对世界政治格局到底有何影响?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体系下的非政府组织及其国际政治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一类国际行为体 ,非政府组织在组织、管理和国际参与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于主权国家和主权国家间国际组织的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众多的非政府组织被纳入联合国体系之下 ,在经社理事会获得了咨询地位 ,确立了与联合国联系的会议机制和机构机制。随着国际参与能力的提高 ,非政府组织产生了广泛的国际政治效应。尽管非政府组织有着重要的和建设性的作用 ,但总体上其全球治理能力还很有限 :其对国际政治的参与完全依靠公众舆论和说服力量 ,根本无力与主权国家相抗衡 ;它也不能轻而易举地适应传统的以国家为中心的结构———联合国 ;更未摆脱边缘化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诞生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在冷战时期,由于受到东西方冷战的影响和超级大国的操纵,联合国并没有成为宪章上所写的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仲裁人;同时,由于战后世界政治、经济以及科技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联合国也随着这些变化而发展、成长,尤其是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后,国际社会进入了一个向多极化发展的历史阶段,这给联合国的多边外交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推动着联合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改组和重建,以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国际秩序构建是国际政治中最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议题。其中,国际秩序是以制度、规则与组织为基础的秩序,通过制度协调可以推动和规范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互动。因此,通过国际制度的视角能够分析自由国际秩序的危机和未来国际秩序的走向。现有国际制度秩序正处于混合制度并存的复合国际秩序阶段,既有西方主导的自由制度秩序,也有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国际制度秩序,还有正在形成中的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制度实践的国际秩序。中国与国际制度秩序正处于深刻的转型过渡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勾勒出的未来国际秩序的蓝图与愿景,是中国推动国际秩序转型的远景指南。当前,国际制度秩序已经开始从基于西式规则的自由制度秩序向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多边制度秩序转变。国际社会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共同构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9.
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新威胁与联合国框架下的使用武力规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联合国框架下的使用武力规则对国家行使自卫权而使用武力限定了极其严格的条件,但对安理会在应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时使用武力却赋予广泛的自由裁量权。然而,由于安理会决策机制的局限性和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安理会现行的使用武力机制实际上一直难以启动,因此,面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新威胁,联合国框架下使用武力规则受到严重的挑战,该规则的某些方面将可能被强行突破。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与俄罗斯在欧洲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使得欧洲北极地区出现了再安全化与安全困境,2022年的乌克兰危机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北极地区冲突风险。同时,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安全体系存在自卫权理论和侵略罪标准等争议规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存在军舰领海无害通过、北极航道法律地位和通行权的不同解释与适用;在欧洲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大国可能利用这些国际法规则,采取军事行动,实现政治目的,使武装冲突风险增加,而欧洲北极地区现有的区域合作体系亦陷入停摆,无法缓解此类安全风险。此外,乌克兰危机导致地缘政治主导区域国际关系,在增加安全风险的同时,也将提升相关国家对国际法的重视。未来,《联合国宪章》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或将成为维护欧洲北极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邹应猛 《国际论坛》2013,(4):57-61,81
全球政治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行为体的多元化、国际权力的重新分配以及管理行为体互动的国际制度、观念、规则等的变化。这些变化推动国际关系朝着多节点政治转型。多节点政治中行为体的权力来自于其在网络中的位置,行为体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受到国际制度、观念、规则等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已经成为所在地区的中心节点,并成为全球政治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节点。在当前背景下,中国首先要设法减少影响行为体之间良性互动的干扰因素,尤其是要处理好复杂的"周边"、"大国"关系。其次,要避免陷入多极制衡的权力政治怪圈,积极探索多节点政治互动模式。再次,要提升自身的互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至少自二战以来 ,现实主义就支配着国际关系理论。对现实主义而言 ,国际无政府状态促进国家间的竞争和冲突 ,阻止它们的合作意愿———即使在这些国家拥有共同利益的情形下。现实主义还声称 ,国际制度不能减缓无政府状态对国家间合作的限制作用。因而 ,现实主义对国际制度的能力和国际合作的前景提出了悲观的分析。对现实主义的挑战来自自由制度主义。它们分别是 :4 0年代和 50年代初的功能主义一体化理论、50年代和 60年代的新功能主义地区一体化理论、70年代的相互依赖理论。三种理论都驳斥现实主义的国家观及其对国际政治的模糊理解。最…  相似文献   

13.
《国际空间站合作协议》为国际空间站这一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空间合作项目确立了法律框架。国际空间站的法律既继承了现有联合国五大外空条约的原则和规则,又通过交叉豁免制度、刑事管辖权规定、国际空间站上产生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丰富了国际空间法的内容。国际空间站的法律框架为国际空间合作提供了法律范本,也为空间商业化利用订立了基本规则,对中国的空间活动立法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世界政治全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在促进技术、产品、资本和劳动力等因素在世界范围高度传播与流动的同时,也就21世纪的世界政治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国家主权会丧失殆尽吗?民族国家的世界体系会消亡吗?未来的社会将怎样组织?将怎样保障国际社会的民主与人权?国家以外的社会力量能为全球化了的世界政治做什么贡献?面对这些问题,文章认为,即使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仍然是举足轻重的社会角色,目前流行的有关其他社会力量作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事实的验证,但对它们在未来世界里的作用进行探索却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5.
英美特殊关系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在英阿马岛战争中,里根政府对英国进行了坚定的支持和援助。从中可以看出英美特殊关系的特质:反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有助于增强两国的国际战略地位;确保对欧洲的影响力,进而主导世界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6.
自主性是研究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中角色的核心概念。作为最具影响力和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全球气候治理议题中的角色备受关注。然而当前学术界关于联合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研究仍主要强调其作为主权国家弥合分歧实现合作的平台的作用,对其官僚机构自主性的关注十分有限。2019年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是观察联合国自主性的重要案例。本文通过梳理国际组织自主性概念发展的学术讨论,将国际组织自主性定义为基于自身政策偏好,调动其权威和资源寻求对特定议题政策结果施加影响的能力,并进一步构建了行动、意愿和结果三维度的分析框架。由此,本文首先针对行动维度从议程设置、规则制定、机制设计三方面分析此次峰会中联合国的自主性行动;其次从议题与国际组织互动的视角指出气候议题在联合国议程优先性的凸显、治理真空的扩张、秘书长古特雷斯对于气候议题的偏好推动了联合国参与气候治理的行动意愿的提升;最后,针对峰会结果对联合国参与气候治理行动的自主性进行评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国际造法的议题设置通常缘于特定国家或国家集团的推动,而国际造法需在制度和程序上具有正当性。通过欧盟的倡导并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推动下,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保护区议题进入了国际社会的造法进程。而这将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公海自由等相关规则产生冲击,也会对中国深远海活动的开展造成影响。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保护区国际造法应具有正当性,其制度应反映各国利益的协调,其程序应保障各国的普遍参与并为各国达成共识提供机会。目前各国在海洋保护区设立与管理的科学基础与目的、邻近沿海国的权利以及决策程序等方面存在分歧。中国应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积极参与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保护区国际造法,提出中国方案,影响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联合国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联合国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大国否决权"制度作为联合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制度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现有大国否决权的不可撼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联合国改革陷入了种种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国家出现多种形式的还政于民,这是非洲民主化后政治发展的新趋势。这种新趋势是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历史与现实等多因素互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其中,主要因素有冷战之后国际环境的变化,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潮流,联合国、非统、非盟以及非洲地区性组织与非洲主要大国的态度,军人对待政治的态度等,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这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国际通行的一项刑事准则,在保障人权和诉讼公正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联合国公约等国际文件及世界各法律发达国家均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我国刑事法律禁止非法取证,但对非法取得的证据的效力规定尚有欠缺,与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还有差距。从我国立法及实践状况出发,对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