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州一直是人们有争议的地方。文革时期,温州两派武斗的惨烈震惊全国。70年代,温州又成了“复辟资本主义的黑样板”,80年代初,改革的浪潮刚开始在中国涌动,“温州模式”已驰名全国。温州偏居海隅,被丛山阻隔,至今连铁路也不通,人多地少,每人只有3分多耕地,国家投资少……但温州人却创造了高于全国、全省的经济发展速度,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出现温州人。温州人走南闯北,不仅有一百万温州人遍布全国各个角落,还有30多万温州人闯荡世界,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他们像蜜蜂…  相似文献   

2.
李贺(790~816年),字长吉,河南福昌县人(今河南宜阳),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早熟的天才。前人评他“奇峭”(张碧)、“鬼才”(宋祁)、“瑰诡”(严羽)、“语奇而入胜”(周柴芝)、“幽深诡谲”(火兆文燮),但对于前人共同肯定的李贺诗歌虚荒、诞幻的心...  相似文献   

3.
杨雪梅 《百姓生活》2010,(11):64-64
中华文明从何时开始,从哪里起源,最早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国一代代学者苦苦求索。于是,有了上世纪末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有了从本世纪初持续至今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目前,探源工程第二阶段的工作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4.
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运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道出了人类存在的本质。西方的《荷马史诗》与中国的《诗三百》,无独有偶地印证着诗意很早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血液,孕育出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抚慰着劳累困厄的流浪之人。哪里有人类,哪里就有诗意。  相似文献   

5.
“人民”一词的词义经历了从古义到今义的流变。“人民”的古义为“人类、百姓”或“糊涂无知的人”,19世纪末至20世纪,经过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人的阐释,“人民”一词的词义有了新的拓展,它包含了“权利、参政、当家作主”等新内容,“人民”词义的这种时间向度上(古今转化)的演化,向人们昭示着中国思想近现代转型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6.
英国十八世纪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的诗(伦敦)是一首脸灸人口、涵义隽永的抒情作品。在西方,它被认为是“最有力的短诗”①,问世百余年来仍颇受青睐,常常被收进各种文学作品选集。在国内,它也往往是高校英国文学课上必讲的佳作。然而,我们对该诗的理解在主题和形式两方面却有很大的疏漏。本文旨在从这两方面对该诗的赏析进行补缀。(伦敦)一诗主要描写了十八世纪末伦敦街头的夜景:工人、士兵、妓女等无精打采的夜行人在夜色的笼罩之下发出了各种声音。哭声、喊声、叫骂声和叹息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处在社会底层的人…  相似文献   

7.
近两三年来,一个被称之为“’70后诗人”的诗人群落出现在诗坛。在“第三代诗人”和“90年代诗歌”雄居诗坛十余年之后,这一在历史夹缝中艰难生长的新的诗人群落,开始受到了读者的注意。就我搜集的刊物和诗选来看,其作品主要集中在《偏移》、《诗歌与人》和诗选《时间的钻石之歌———中国新锐诗人诗选》(2000·8)、《中国第四代诗人诗选》(2000·8)、《’70后诗人诗选》(2001·6)等中。另外,《小杂志》、《诗》、《第三者说》等刊也载有他们的部分作品。由于视线所限,有些刊物可能会有所遗漏或被忽视,但…  相似文献   

8.
如今,随着就业机会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成了“鸟式”就业者,他们不再追求稳定的饭碗,而是“哪里有食往哪里飞”,他们的就业方式就像一个不断飞翔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纳西族文学创作概观杨世光纳西族的作家文学,从历史留下的作品看,开始于15世纪中后期,明代诗人木泰是纳西族第一位作家。(实际可能还早,只是尚未发现作家作品。)其后直到19世纪末,相继出现了51位作家(据新版《纳西族文学史》灵载)基本上是诗人,也...  相似文献   

10.
生死也叫“来去”。来是偶然的,去是必然的,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只能“来去匆匆”,而无法做到“来去自由”。生是无法选择的,死也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在短暂人生里究竟干些什么事,“是以心为形役呢?还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还是参究生死直超三界呢?”(梁实秋语)却是可以自己决定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生的“来去”,按《三字经》的说法“人之初,性本善”,那意思是说,人不论从哪里“来”,都是很洁净的,但“性相近,习相远”,到了后来,特别是到该“去”的时候,那差别就大了。有的“质本洁来还洁…  相似文献   

11.
从辽诗及北宋使辽诗看辽代社会张国庆公元10世纪初至12世纪初,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长达二百余年。在先进的中原汉族文化影响下,有辽一代亦涌现出不少契丹族(包括辽地汉族)诗人,他(她)们以自己家乡的“事”、“物”为题材,吟诗赋词,产生了不少好的...  相似文献   

12.
清代诗人、学者袁枚认为:“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遣兴》)。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杰出的诗人自然深谙“好诗不厌百回改”的好处,他曾说:“诗要改,不但要请人改,而且主要靠自己改。放了一个时候,看了,想了,再改,就有可能改得好一些,这就是所谓‘推敲’的好处。”(《毛泽东与梅白谈诗》,  相似文献   

13.
杜之松郡望籍贯考辨王宛磐初唐诗人杜之松,其生卒年不详。关于其郡望、籍贯,诸说不一。在此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1.《唐诗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以下简称《辞典》)杜之松条载:杜之松“中山(今陕西淳化东南)人,一作京兆(今陕西西安)人。”2.《唐文选...  相似文献   

14.
诗情诗乐     
我不是诗人,没有学过诗词韵律,写过的东西都是顺口编的。但是,我还是把它归入“诗”类,以自慰自乐。我年轻时就喜欢诗词。那时工作忙,没写多少,顺手写在纸片上,过后也就忘记放在哪里了。去年,有位老朋友翻阅旧书,发现了署名是我的一首诗,认为是佳作,即送还给我。那是1976年毛主席逝世时写的,题为《悼念毛主席(寄调忆秦娥)》:“惊长别,神州飞泪哀思切。哀思切,恩比天高,功昭日月。光辉思想宏马列,明灯照亮千秋业。千秋业,继承遗志,战斗不懈。”这算是我在那时期的代表作吧。退休后,闲暇时间多了,写诗编顺口溜成了…  相似文献   

15.
陈远征教授     
陈远征,男,汉族,1939年8月出生,湖南新化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陈教授1961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80年调入湖南教育学院分院任教,并担任中文科主任。1986年调入吉首大学中文系任教,门95年评聘为中文系教授,是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湖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陈远征教授K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讲授“现代文学”“当代文学”“鲁迅研究”“新诗流派研究”等课程,主要著作有忡国当代文学简史》(主编)、《现代中国的诗人与诗派》(独著)人中外艺术家轶事》(参与辑录撰述)等,以上著作分别由湖南文艺…  相似文献   

16.
“故天将降大仟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萁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和宋梦玉聊天,就会让人想起《孟子·告子下》中的这段话。人生难免经受苦厄,摔倒之后许多人怨天尤人,就此沉沦。也有人高喊着“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这句至理名言,但未必人人都能爬得起来。所以想到这,对眼前的这位青年诗人沛然起敬。他的故事,闻之动容。  相似文献   

17.
谢眺诗三题     
谢眺字立晖,陈邵阳复(今河南太康)人,南胡齐代的杰出诗人,以山水持闻名于世。今都平B研读其诗之心得,撰成此稿,以供读者参考。,一、谢眺对谢灵运山水诗三段式结构的继承和发展在我国诗坛上,谢灵运以其敏锐的观察和细致的笔法,“约探索隐,穷态极好”①,如“印之印泥  相似文献   

18.
艺术构思是离不开想象的。诗(词)所特有的因素就是创造的想象。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想象是思理所行,无所不至的。没有想象既没有诗。诗人通过想象,可以在脑海中幻化出生动、准确的形象,甚至可以把一些零散的印象联结成集中的画面。“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①,抓住用以表现“早行”的特征性是物,巧用六个名词相对(也可分解为十个名词相对),通过“镜头”的连接、组合(有如“蒙太奇”笔法),就勾勒出了一幅荒寂冷落的山村破晓风景图:月亮了,听到茅…  相似文献   

19.
某些教学参考书上有这样的一个命题及证明:“任何函数f(x)都能表示成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之和.证把函数f(x)变形为则有,即f1(x)为偶函数,f2(x)为奇函数.而f(x)=f1(x)十f2(x),得证.”表面一看,此“证”似乎没有毛病,命题为“真”.但仔细推敲,问题严重.由于命题中的函数,没有限定其定义域对称于原点,这就不能保证上述“变形”中的/(-。)有意义,从而不能保证人(X)、八(X)分别是偶函数、奇函数.也就是说,命题是假的.也可举出反例来说明:如函数人x)一/了,易知它的定义域为「0,+①」.此时,若…  相似文献   

20.
奎因等人认为塔尔斯基的等值图式(T)表达了语言上的“真”谓词的一种“取消力”,即“去引号之方法”。这是对塔尔斯基等值图式(T)的一种曲解,它实际上成了塔尔斯基等值图式(T)和关于“真的”表达的等值式(M)的合成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