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西夏是1038—1227年存在的边疆民族政权,它崇信佛教。黑水城西夏文献的出土,为我们研究西夏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俄罗斯、日本作为西夏学研究的三个大国,在西夏佛教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分两个时间段对中外学者在20世纪西夏佛教研究方面的成果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凉州贤孝是主要流传于甘肃武威凉州的一种民间口头说唱艺术,其演唱采用不同曲牌联套的音乐结构组织形式.在中国音乐史上,将若干曲牌连缀起来形成联套结构以演唱长篇故事,是从宋、金时期产生的民间说唱艺术诸宫调开始的.西夏统治河西走廊,凉州府地位仅次于西夏首都,《刘知远诸宫调》在西夏黑水城的出土,说明西夏时期河西走廊流行诸宫调,加之西夏说唱贤孝之风盛行,因此,凉州贤孝曲牌联套音乐结构组织形式直接源于诸宫调.  相似文献   

3.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出版关于西夏学研究的专(译)著5部,发表论文8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西夏文献史料、历史与地理、社会经济、政治与军事、民族、人物与遗民、文化艺术。语言文字、文物考古等。其中《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天盛律令》修订本及《俄藏黑水城文献》第六册、《西夏书籍业》中译本等西夏文献史料的整理研究尤其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4.
黑水城历经辉煌的西夏、元代,具有独特的人文与自然环境魅力,其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潜能正逐步得到重视和关注。为了深入开展黑水城人文与环境研究,2006年9月16日至9月19日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召开了“黑水城人文与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额济纳旗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日本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共同举办,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国内的六十余名专家、学者、教授齐聚额济纳,对黑水城的人文与环境进行研究和讨论。此次讨论会围绕黑水城历史文献与考古、黑…  相似文献   

5.
论西夏诗     
西夏诗歌主要有诗集五种,除拜寺沟方塔出土的无名氏诗集外,还见于俄藏和英藏黑水城文献,总数近千首,由藏文、汉文、回鹘文、女真文、叙利亚文和西夏文写成,三至七言为主,有自己的章法和规范,其整体建构方式参照《诗经》和汉语格律诗形式.拜寺沟诗集是以西夏学士为主的朝臣写作.《新修太学歌》是政教合一的礼乐作品,可以配乐演唱.大学士梁德养整理的谚语集是我国第一部谚语集,既体现了西周以来谚的古训精神,也发挥了语的成对、说唱、比兴的形式特质.西夏文字的制造得力于佛教的传播,因此关于佛教、民族本源和生存感受记录成为西夏诗歌的主要信息内容.《解释歌义》用牙齿喉舌四音区来考量诗歌合乐规范,明显地继承体现了西周的礼乐制度,也是西夏现存的唯一的以语言为规则的诗学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6.
西夏是崇佛之国,境内多佛寺,佛寺分布区划为明显的崇盛区和“荒漠区”.佛寺的地理位置反映出西夏佛教的地域性分布特征.通过佛寺的地域性分布可以凸显西夏佛教流布的地域狭隘性,并深入了解西夏佛教信仰的区域基础层次性.同时剖析西夏佛教的功能和区域差异表现,并对西夏佛教的地位有一个整体性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7.
由于西夏统治者在立国之初就大力推崇和倡导佛教,致使佛教成为了西夏政权的国教,因此佛教及僧人在西夏历史有过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僧人在西夏社会生活中有较高的地位和享有特权;二是僧人在西夏社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做出贡献;三是佛教与西夏政权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医药文献多译自唐宋医籍,主要来源于唐宋时期的名家名方、金元医书以及西夏本民族单验方。这批文献的最大特点为保存了宋代校书前中医药古文献的原貌,同时保存了治疗地方病的本土方药,这些医方反映了当时西夏的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百年西夏学国内外著作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初迄今百年来,随着国内外学人对黑水城及其他地方出土的西夏文献、文物的研究,西夏学由此形成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国际性学科。为反映这一历程,本文对这一时期的国内外西夏学界编著出版的西夏研究专著、专集、译著等情况,进行分类列目和概述。内容主要涉及:(一)西夏语言文字与文献整理;(二)西夏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三)西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黑水城文献出土以来,西夏语文学逐渐成为国际性显学。编纂能够反映西夏文概貌的字典、词典一直是中外西夏学者的不懈追求。百余年来的西夏文辞书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罗福成和聂历山初步实践,字典初具模型;西田龙雄等研究西夏文字、语音等,确定其框架;李范文编成《夏汉字典》,确立典范。随着西夏文文献的刊布,西夏语语料库建设将不断推进。依托语料库平台进行辞书编纂,将是西夏文辞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凉州是河西走廊重镇,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优越,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自汉辟河西四郡以来,这里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驿站,佛教在这里广泛传播并发展。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是党项羌人,西夏统治者信仰并重视发展佛教,并把藏传佛教作为西夏的国教,藏传佛教对党项西夏政权影响深远。凉州藏传佛教是西夏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基础、民族基础和历史渊源。其对西夏及后世佛教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08年俄国著名的探险旅行家П·К·科兹洛夫在中亚考察时发现了神秘的西夏黑水死城(哈拉浩特,也叫亦集乃),并发掘出大量非常珍贵的西夏文献和文物。他第二次(1909年)和第三次(1926年)中亚考察时又先后在此发掘出很多的文献和文物。学者们根据黑水城出土的文献资料揭开了西夏文字的秘密。这些出土的文献、文物向我们讲述了这个曾经位于东西方重要的商贸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的西夏王国的历史、文化、宗教和艺术。该文完成于1968年,多年来一直受到我国西夏学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克恰诺夫所著《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佛经文献叙录》中共记述有4位帝师和13位国师。本文根据克氏在本书中所译经文题记和人名索引,对西夏的帝师和国师进行了整理和考订,并将其与我国学者所考订的西夏帝师与国师进行了对照比较。有助于我们彻底弄清西夏帝师和国师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4.
俄藏黑水城文献Tk97号《南华真经》为北宋太宗时期刻本,是目前以“南华真经”为题的最早刻本.现存《续古逸丛书》所收《宋刊南华真经》为宋真宗时期刻本,与黑水城本很相似,两者可以互相校订.黑水城本《南华真经》的发现,对于宋代《庄子》版本的研究以及道家文献在西夏的传播均有重要之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俄国黑水城特藏中的6965号西夏文残卷因其内容不明而不见于诸家译介。本文指出这个残卷是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卷十四的另一种写本,其中有23条可补通行本《天盛律令》之缺。文中对这23条进行了试译。  相似文献   

16.
东千佛洞壁画作为西夏壁画艺术的代表,是敦煌壁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千佛洞二窟的壁画中,布满了场面宏大、视觉优美的卷草纹图样,内容融合汉、藏佛教艺术特点,体现了西夏时期装饰图案的显著特点与民族特色。本文从美术创作与文化研究的角度,通过发掘卷草纹出现的文化原因和其独特艺术样式的形成机制,对卷草纹图样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7.
西夏语言文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西夏文字被重新发现至今,近两个世纪以来,中国、俄国、日本、欧美学者在西夏语言文字研究方面总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一)启蒙期———西夏文字的发现与识读(1804~1908年);(二)形成期———以黑水城西夏文献出土为标志(1909~1936年);(三)繁荣期———多国学者参与研究,大量著作刊布出版(1960~1998年)。  相似文献   

18.
西夏音乐文化发达,然而古代正史并不对西夏录记,西夏乐志亦不能见。所幸的是西夏文、汉文双语对译辞典《番汉合时掌中珠》及西夏流行汉文辞典《杂字》中记录有大量的乐器名称,为认识与研究西夏音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料。以上典籍所载乐器名录中,均载"七星"一词。七星,在中原汉乐中亦极少见,然而在西夏却是较为常见且流行的乐器。据笔者通过大量文献与图像考证,西夏七星乐器为六孔按音,尺度较长,横吹,竹之所属的笛类乐器,在黑水城出土卷轴画中亦有所见。  相似文献   

19.
区别于中原佛经款题的书写结构,西夏皇帝和皇太后在撰写佛经款题时会冠以“尊号”。结合“御译”“御校”“谨施”等词语以及佛经序言的内容发现,西夏文佛经款题中的“尊号”不单纯是政治名号,可能还蕴含着佛教意义上的“觉悟”。西夏的“尊号”制度是模仿唐宋的结果,与本国的社会现实存在冲突。从“尊号”的用字来看,佛教调和两者的冲突。佛教在加强西夏皇帝统治合法性的同时,也迎合了西夏僧俗的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20.
西夏的社会经济较当时的宋、辽、金比较落后,医药水平也极为低下,宫廷贵族得重病,往往求医于辽、金,普通百姓就只好求助于巫医及原始的祭祀。佛教输入后,佛教中的药师经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信仰,因此,在西夏的石窟里出现了大量的药师经变和药师佛形象。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早期多模仿唐宋以及西域回鹘艺术手法,中晚期随着民族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创造出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且还出现了独有的曼荼罗式的画面,成为敦煌经变画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