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关系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和推行;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是凝聚人心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因此,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科学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潘逸阳同志的《农民主体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是一本研究中国现代化与农民问题的力作。他提出并论述的当代中国农民是中国现代化主体的新观点,对于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正确认识农民、理解农民、提高农民有着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逐渐席卷世界的历史性潮流;实现现代化是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问题是,中国必须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中国人口众多,且主要是农民多,这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现实国情。潘逸阳的新作《农民主体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正是立足这一国情,理性思考中国的农民问题、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成果。《农民主体论》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合作医疗作为建国后在农村大面积实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曾初步解决了数亿农民的就医问题。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因缺乏投入而逐渐陷入困境 ,绝大部分农民变成了毫无医疗保障的群体。2 0 0 2年以来 ,我国在中西部地区探索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按照农民个人交费、集体扶植、政府资助的原则筹资 ,目的是加强农村地区的卫生工作 ,使“无钱看病、因病致贫”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价"剪刀差"从本质上是土地制度对被征地农民的剥夺。本文从体制和制度层面阐述了地价"剪刀差"的成因,估算了2002年以来地价"剪刀差"的数量。结果表明,地价"剪刀差"从2002年的671.82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5024.13亿元,11年累计达到28543.24亿元,是同时期被征地农民获得征地补偿款的2.43倍,被征地农民只获得其土地财产权益的29.17%。  相似文献   

6.
农民问题始终贯穿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问题的百年实践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实践探索蕴含着历史任务变迁中的农民使命担当,基本国情未变下的农民要素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现实,国家现代化征程中的农民补短选择等内在逻辑。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实践探索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主要是:坚持党对农民工作的领导是解决好农民问题的首要前提,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解决好农民问题的重要基础,坚持群众路线是解决好农民问题的根本原则,保障农民利益是解决好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农民问题与经济发展姜长云农民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在分析经济发展中农民问题存在缺憾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农民问题的基本思路。一、现阶段中国农民问题存在缺憾的成因现阶段农民问题存在的缺憾主要表现为:农民社会地位不高.经济地位低、择业空...  相似文献   

8.
新农合制度自试点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其毕竟仍不成熟,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具体实施中不可避免地会凸显出一系列复杂问题。文章通过研究分析农民参合的具体情况,探讨基层实践中的困境,以便引起相关部门注意,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更好地促进新农合发展,最终真正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因而深入分析操作层面的问题与困境,具有理论与现实双重维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虽部分解决了农民的就医困难,缓解了因病致贫问题,但从其运行状况、农民获得的医疗保障水平、农村的医疗服务水平等方面都表明,新农合这项准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还不能满足农民医疗保障的需要,应该继续深化农村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并进一步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向现代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转型,加快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0.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中国农民问题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翻身解放和共同富裕.毛泽东一生高度重视农民问题.毛泽东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索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通过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农民翻身解放;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毛泽东在解决中国农民问题方面,既经历了巨大的成功,也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毛泽东一生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索,对我们今天解决农民问题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和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云秀清 《阴山学刊》2010,23(1):98-102
2002年对于世代务农的中国农民来说是一个福音传递年,近八亿中国农民的医疗卫生改革,成为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拉开了实质性的试点工作,尤其时于落后的民族地区中央政府给予了特殊的财政扶持政策。新农合建设的社会功能凸显了对新农村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使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弱势地位的农牧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中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意义重大,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土地补偿、社会保障、农民发展等现实困境。为解决难题,需要构建合理的安置体系,包括失地农民安置政策机制、农民风险抵御能力培养机制、失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在具体安置过程中,要集政府、新农村建设承接企业、失地农民三方力量,变被动安置为主动安置,变一次性安置为持续性安置,共同保证失地农民的合理安置。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新时期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加速农民非农化,扩大农民的非农就业。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障碍因素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制度改革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转移的组织化程度等,以加速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和加快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有效缩小了城乡差别.通过分析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现状,找出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提出辽宁省广泛深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保障制度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与乡的文化冲突——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城乡对立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城乡的分野诞生以来,城与乡的文化冲突便一直存在。在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叙事主题中,城乡冲突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城乡对立的叙事主题,阐释了城乡冲突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指出农村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失衡是农民向城求生的主因,而大多数农民在城市中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进城农民的自我奋斗大多以悲剧的方式黯淡收场。农民向城求生的叙事,在直面进城农民严峻的生存现实方面勇气可嘉,但在对待城乡文化的态度上却存在一些偏颇之处,普遍缺少一种文化建构意识。创作有利于城乡文化互动和建构的作品,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剧的社会功能,将是未来此类作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情况,指出了实施中的问题,主要包括试点的选用不具代表性,各地农民缴费负担差别大,集体补助沦为空话,各级政府财政补贴比例分布不均及不能够完全满足现行农村居民的养老生活需要等。通过个人账户积累资金终值的保险精算模型算出新农保农民领取的养老金待遇,最后得出结论:新农保养老金待遇基本能够满足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需要;投保人年龄越大,更应选择较高档次的缴费标准;农村居民养老金收入差别较大,所以,政府应尽量鼓励农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按较高标准缴费。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新型农民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民为主体,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即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成官员的“形象工程”;增进农民的福祉,不能搞成劳民伤财的“害民工程”;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事业真正的主力军,不能搞成专家学者的“明星工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需要有具体的组织形式来实现的,在这个方面,我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农村建设时有过许多经验和教训,其中最为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建设新农村,需要对农村的基层组织进行创新,以保证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这一点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新与发展,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但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非完美无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在明确农民和政府责任的基础上,将合作医疗制度转变为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9.
张春梅 《阴山学刊》2007,20(5):108-113
构建农村牧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救助对农村牧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内蒙古农牧区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着一系列缺陷及问题,极大地制约和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完善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全面提升农牧民生活质量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0.
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沛然  李胜利 《河北学刊》2007,27(5):151-154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创新农村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建立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尤其是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新型劳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