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徘徊在文化与文学之间的思考刘双贵确乎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古老悠久的文化传统必然保证它的现代文学成果是一流,一个有十二亿人口的民族便一定靠生物统计规律的最大几率而产生一批影响世界文化的大作家,一个在走过了近现代少有的戏剧性道路的民族必然有世界性戏剧。或...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中间, 基督徒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在宗教信仰上皈依上帝, 却又在情感和理智上亲近中国, 常常在民族主义浪潮冲击下, 被迫在两个C ( Christ and China , 即基督与中国) 之间痛苦地选择。他们的心路历程与人生际遇往往比近代中国一般知识分子更为复杂与坎坷。通过对旧中国教会学校———华西协合大学校长张凌高的个案研究, 可以观察这个特殊知识群体在近代中国的尴尬处境, 进而对之获致更多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徘徊在创新与保守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在确认财产利用关系的独立地位、拒绝有体物定义物权客体、删除物权优先于债权条款、确立公有财产平等保护原则等立法理论上有较大的创新,但在立法的整体体例、具体的财产利用制度、物权客体的现代定义、共有的制度设计、公有财产保护的针对性规定等立法操作上略嫌保守。这种徘徊在创新与保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立法对物权立法价值尚未完全认识和把握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派文学和电影同为这样的艺术形式:它们都开辟了新天地,并要求其受众以一种新的方式去回应,以获得对作品的适当理解.而叙事开端的话题又把与现代主义、叙事与电影理论相关的问题结合到一起.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在详细分析四部现代派文本--哈姆生的<饥饿>、卡夫卡的<诉讼>及卡尔森、威尔斯分别据以改编成的电影--的基础上,探讨小说及其电影改编的开端之叙事形式与意识形态内涵.最后得出关于电影的一般结论:摄影机是现代和现代主义的隐喻,它有其机械地看待世界的方式,有其不同于人类看视方式的非人格化的方面,但它毕竟受摄影师及其身后的导演所操控,从而是一个使电影制作者能够做出一系列决断的手段.影片对现代主义经验的表达,与摄影机安排人的视角、介入方式和距离并使之变调与复杂化的方式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文学复古与儒学复兴──中国文学复古现象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复古运动是极其频繁的。这种以“复古为革新”的新生思想对古老风尚的眷恋和回顾,曾被称为一种纯粹的“中国现象”。①为什么中国文学极易产生复古现象?中国文学复古运动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深入思考此类问题的结果使我们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扮演“亚宗教”角色的儒学上。我们认为,中国文学复古现象不只是文学自身的调整与变革,它与儒学复兴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不仅是文学复古现象赖以产生的基础,而且也是中国文学复古运动的终极目标。一、儒家学说对文学的影响及文学与儒学关… 相似文献
6.
刘翘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2)
党的二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清除精神污染的重要决策。作为长时期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我深深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否使我们子孙后代健康成长的重大原则问题。 在学习、贯彻中央指示精神的过程中,有的同志曾明确地指出,西方现代派文学是当前精神污染的一个孔道,从这个孔道散发出来的毒素,对某些大学生和研究生有着严重的腐蚀作用。我想就此谈谈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存在,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童年不仅对于整个人生具有“基础性”、“扩展性”价值,而且其本身也自有浑然天成的独立意义。正因为如此,儿童观的演进成为儿童文学审美独立的前提。而在此基础上,儿童文学成为儿童生命成长的精神通道与喜闻乐见的想象游戏,既为孩子们提供了阐释的娱乐,也成为儿童语言学习的资源,它对于儿童“化影无形、润物无声”的浸染和抚慰、昭示与引领。沉潜在童年生命里,并最终成为陪伴孩子一生的精神结构与心灵气质。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是一位固守传统的人,簪缨世家的出身教养和封建没落贵族家庭的生活背景,使得她过早地浸淫于传统文化的风习。尽管她生活的时代已经是民国时期,她进过民国的教会学校,读过西式学堂,但是仍旧改变不了传统文化对她的熏陶和她对旧时代的独钟之情。在张爱玲童年的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幕是摇摇摆摆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用充满童稚的声音朗读,“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看着他的眼泪滚滚下采”。尽管家道中落,毕竟是世代书香。据《天才梦》记:“三岁时能背唐诗,八岁时读过如同《西游记》这般的章回小说。上中学后开始… 相似文献
9.
家事诉讼是国外普遍建立的一项程序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这类诉讼的专门规定,但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等实体规范已经初步确立家事诉讼的基本程序规范;在审判实践中,法院通过试点探索也已对离婚等家事案件采用了特别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形成了较为特殊的审理方式和审理理念。然而,我国关于家事诉讼的立法规定是零星的、不全面的,缺乏逻辑性,各地关于家事诉讼的实践探索也呈现出各自为政、过于简单化的缺陷。为此,有必要通过全面制定家事诉讼法来整合各类家事案件,真正体现家事案件的专业化审理,实现家事诉讼的特有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11.
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张君劢肖美丰张君劢,字士林,名嘉森,号立斋,笔名君房。当代新儒家开创者之一,是一位“一生兴趣,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历史人物。1887年生于上海嘉定。17岁中宝山县秀才。1907年公费留学日本,后入早稻田大学。识梁启超,共同发... 相似文献
12.
反映论与崇高个性之间──再论十七年文学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认识论的层面上展开对十七年崇高风格与作家个性特色的探究,意在呈示:在一个崇尚统一与共性的特殊年代,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主客观如何相互碰撞又相互融合,艺术家们如何机敏地而又无可抑制地张扬着自己的艺术个性,并创造出成功的作品,使崇高风格焕发出个性的光彩。众所周知,作家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关系,亦即美学不是哲学的翻版,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审美意识又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基础之上,作家对世界,对人生的理性认识是进行艺术创造的基本前提之一,真正的艺术家从不机械、绝对地把审…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80年代在新疆维吾尔族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以“朦胧”为特点的诗歌创作现象。它成了新疆新时期各民族诗歌创作的转折点。在新疆,朦胧诗的产生有其社会、形成、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战争与新英雄传奇──对延安战争文学的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达八年的抗战和接踵而至的四年国共战争,使中国新文学第三个十年自始至终笼罩在战火的硝烟里。这种硝烟在延安文学中显得尤为浓烈。当国统区文学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有关抗战的报道愈益微弱时,延安文学却一如既往地坚持着敌后抗战的真实描述。当全面内战的序幕拉开后,国统区进步文学着力于揭露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现实时,对刚刚过去的抗战时代反侵略英雄群像的精心再塑,和对正进行着的反蒋战争中为争取和平而努力的根据地普通百姓动荡生活的描绘,又成为延安文学不可分割的内容。求生存、求解放的民族民主战争,构成了边区民众生活的主… 相似文献
15.
徘徊在悔罪性和有效性之间的立功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我国刑法第68条对立功的适用对象、适用条件等的规定十分抽象,因此在实践中关于“揭发他人犯罪”的立功行为出现了一系列的立功异化现象。立功异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我国刑法对立功制度的价值定位长期徘徊在“悔罪”说和“客观实效”说之间。我国刑法的立法原意是强调立功制度的实效性,而揭发他人的犯罪人是否悔罪是难以证明的;但是对实效性的过度重视会带来诸多弊端,因此对“揭发他人犯罪”的行为是否认定为立功要进行限制性解释。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期对于五四文学语言欧化白话现象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对五四文学语言的看法。无论理论倡导,还是作品语言,欧化白话现象与五四文学语言建构都有着内在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五四文学语言最为显著的外部特征。欧化白话现象的五四文学语言以强大的话语力量,"决裂式"带来了中国文学价值体系与精神特质的现代重构,开拓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现代诗性空间,直接表明了中国文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7.
在经典与现代之间──论近期小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重话语权力的形成进人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坛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是一股被人们称作“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小说创作潮流所引起的震荡。对这股小说创作潮流的性质认定和价值评价,众说纷坛。尽管各种意见的分歧和对立十分复杂,但我们却不难看到,隐含在这些分歧和对立的意见背后,事实上存在着两种现实主义话语权力的角逐。虽然二者基本的出发点和共同的话语资源都是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但一者是源于十九世纪原创的经典现实主义,一者是源于二十世纪发展了的现代现实主义。这两种不同时间域也是不同形态的现实主义的话语体系,即… 相似文献
18.
神化人学与自然人学──西方哲学史上的人学思潮黄振定哲学可以归结为人学,现当代西方关于人的理论可以溯源于西方哲学史上的人性论。概括他说,西方哲学史上的人性论有两种基本的或主要的观点:一是用先验理性规定人,二是用自然属性规定人,这也可以说是神化人学和自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陶渊明家庭人伦关系的考察,充分揭示以往陶渊明研究中那些习焉不察的情感世界:陶渊明的孤独同其缺乏异性的精神支持有相当关系.陶渊明诗中对古代列女的钦慕显示了他对女性价值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从文体形式上说,传奇小说蹈袭了史传的叙事传统,它把史传的叙事体式和方法运用到传奇文的写作中,并始终与史传保持着紧密联系。从文学观念上说,传奇小说无论是唐人小说,还是宋元话本体传奇,或者清代笔记体传奇,严格地说,都是传统笔记小说之外的文体,代表的是非正统的小说观念。史传文体与非正统的小说观念的融合,不仅创造了传奇小说文体,而且也带动了中国小说观念的拓展和更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