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除具有一般企业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其他企业不具备的特点,即资产运营的高风险性和资金来源的广泛性.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供应链系统的特点出发,从供应链金融参与各方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入手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产生机制;在考虑了核心企业违约的系统性传染效应与非核心企业违约导致的交易对手风险的基础上构建了供应链金融的违约传染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3.
2008年初中国股市的激烈震荡引发中国金融人才市场的火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达到创记录的376万人,预计2008年有望达到400万。金融企业的招聘方式随着市场的变化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根据艾瑞2006—2007年针对金融企业的连续调研显示,2007年我国金融企业通过网络招聘人员相比2006年环比增长40.1%,达到80%。对主要金融网站的求职者进行调研的结果也显示,网络招聘已经成为用户首选渠道,占38.3%,远超其他招聘方式。  相似文献   

4.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所产生的一种新金融业态,不仅完善了金融体系,也改变了企业的融资环境和投资行为。基于2011—2019年上市实体企业数据识别并探讨了数字金融对实体企业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动机及经济后果。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促进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助推了实体企业金融投资行为,进而提升金融化程度。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不显著,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则显著提升了企业金融化水平;数字金融的企业金融化效应仅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只有在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和互联网普及率高的城市,数字金融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才显著为正。进一步,基于“数字金融—加剧金融化—抑制主业发展”逻辑链条,发现企业的套利动机驱动了数字金融的企业金融化效应,数字金融不仅抑制了企业的实业投资和主业业绩,还削弱了数字金融的就业提升效应。文章拓展了企业金融化驱动因素和数字金融经济后果的研究,有助于企业和政府政策制定者深刻认识数字金融对企业长期发展乃至宏观经济发展潜藏的负面效应,研究结论为金融供给侧改革和推进金融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融资结构的特点和决定企业资产负债水平的因素,认为当前应加快经济和金融改革步伐,使企业融资结构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融资结构的特点和决定企业资产负债水平的因素,认为当前应加快经济和金融改革步伐,使企业融资结构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融企业风险统计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融企业运营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是金融企业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核心。本文分析了金融企业风险统计系统的发展状况,探讨了我国金融企业潜在的风险识别,结合我国金融企业发展现状,构造了可行的风险统计指标体系,设计了金融企业预警系统,并用于金融企业金融风险监测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数字金融发展能否助推传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金融作为中国金融发展的新型模式,对推动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工业企业专利匹配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工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进而助推传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且上述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普惠性价值,即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在民营企业和发展落后地区企业中更显著。此外,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离不开有效的金融监管,在金融监管较强的地区,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最后,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得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仅提升了企业创新的"量",对创新的"质"也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昀 《江苏统计》2000,(12):13-15
推动金融企业上市无疑是中国政府推进金融改革的重大举措。金融企业上市不仅有助于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也有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 ,改善上市公司结构 ,推进市场投资理念的长期化。金融企业上市过程中还要注意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真正实现金融企业改制和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文章考察了数字金融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及理论机理,并基于2010—2019年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雇佣,一方面,数字金融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使得企业劳动雇佣增加,数字金融通过促进新企业进入市场增加了新企业创造的劳动雇佣,通过减少企业退出市场防止了退出企业缩减劳动雇佣。并且,数字金融促进企业劳动雇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利用中国2005—2015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从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两个方面分析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并进一步检验这种作用是否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影响。研究结论为:1.金融发展,无论是金融规模扩张还是金融市场竞争程度提高均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2.金融发展对东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西部地区;3.金融发展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高于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2.
汪伟  潘孝挺 《统计研究》2015,32(5):26-31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企业调查数据并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作为金融要素市场化的代理指标,分析了金融要素扭曲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金融要素扭曲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都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具有异质性,相比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的创新活动受金融要素扭曲的抑制作用更大。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对金融要素的扭曲的敏感性要高于大型企业,在过程创新中,金融要素扭曲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更大,但在产品创新过程中,金融要素的扭曲的对大型企业的影响则更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金融要素扭曲对经济增长有负面的影响的来自企业创新的微观证据。因此,全面推进的金融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企业的创新活动,从而为国家经济转型提供持续创新与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饶萍  吴青 《统计与决策》2022,(16):142-146
文章选取2011—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企业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中介效应和产权性质、信息披露质量对数字普惠金融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从全样本检验结果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程度加深能够给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带来正向影响;从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来看,企业创新是数字金融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中介因子。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这类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越大。数字普惠金融会对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马春燕 《浙江统计》2002,(11):26-27
从1997年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了金融机构的金融统计指标体系,并且在全国金融系统全面实施。但是由于各金融机构的会计科目不统一,会计基础资料无法真实反映资产负债的准确情况,不仅导致各金融机构产生报表数据不符合其业务种类特点,所反映的金融业务内在涵义不一致,而且导致金融统计信息数据失真,金融信息不能共享和随时产生,各金融机构重复劳动增加,金融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受到影响。笔者认为统一金融企业会计科目是实施金融统计改革的基础,随着WTO加入后,外资金融机构的不断进入,我国金融企业涉外机构的设立和扩大,…  相似文献   

15.
实体企业的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开展金融活动,其经济后果广受关注。以2008—2019年中国A股市场实体企业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企业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现阶段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加深会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程度,会表现出"套利"而非"反哺"。通过机制检验发现,商业信用与经营业绩在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企业的金融化选择行为会降低商业信用与经营业绩,从而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分别证明了"金融化程度—商业信用—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化程度—经营业绩—全要素生产率"两条作用路径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以及融资约束程度具有调节作用,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作用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以及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显著。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促进资源更多投入实体经济、净化金融生态环境、改善企业资源配置结构等措施,优化实体企业的金融化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9家上市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2005~2007年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将金融企业竞争力拆分为企业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能力三个指标体系,对知识资本及其三个构成要素与金融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知识资本对金融企业的竞争力具有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金融化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与财务风险之间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即随着企业金融化程度的提高,财务风险先下降后上升。同时,企业持有短期和长期金融资产与财务风险之间均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和在不同的宏观经济状况下,企业金融化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异。通过探究企业金融化影响财务风险的机制,发现企业适度持有短期金融资产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降低财务风险,表现为“蓄水池效应”;而企业过度金融化会挤出主业投资资金,增加财务风险,并且企业金融化本身的风险会通过影响固定资产投资风险,传导至实体企业,此时“挤出效应”和“风险传染效应”发挥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微观统计数据,通过计量分析方法检验企业金融发展与企业TFP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当期企业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进步指数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相关关系,而滞后一期企业金融发展则对企业技术进步指数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金融服务供给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文章基于2011—2018年新三板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最大,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小;数字金融对不同类别的技术创新表现出一致的促进作用;数字金融对非高新区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大,且对不同行业具有差异化的影响;数字金融会通过“外降”与“内增”途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在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上,数字金融与金融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相互替代效应。现阶段,应从政策引导、产业升级、平衡发展及金融监管四个方面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京焕  周奎  张勇  王琦 《统计与决策》2022,(19):130-134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18年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数字普惠金融-企业生命周期-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框架,采用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模型等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考虑企业生命周期以后,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衰退期的企业技术创新作用则不显著。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对民营企业的创新促进效应比国有企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