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系直言判断、质量直言判断组成关系、质量、关系质量三种结构不同的三段论。它们组成以公理为根据的演绎系统,因而存在统一的普遍适用、简单易行的公理判定方法。一、关系直言判断是依据主、调项外延间关系不同(非形式标准)区分的直言判断。有五种,即:全同判断:S—(全同)P;种属判断:S<(种属、真包含于)P;属种判断:S>(底种、真包含)P;交叉判断:Sn(交叉)P;全异判断:S孝(全异)P;如直角就是goo的角(S=P);天文工作者的判断:所有行星都是天体(S>P)。只有SEP即S孝P。关系直言三段论就是前提由关系直…  相似文献   

2.
性质判断的推理是形式逻辑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出版的各种版本形式逻辑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论述却存在严重疏漏,即对性质判断主项和谓项不为空类或全类的情况均作了透彻分析,而对性质判断主项和谓项为空类或全类的情况则避而不谈,或虽有论述,但很不深入。本文集中论述了当主项为空类时,各性质判断间的真假关系、性质判断的直接推理以及直言三段论的有效式。由于人们的日常思维经常与空类概念打交道,因而探讨主项为空类的性质判断推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直言判断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理论是极为重要的逻辑理论。因为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个逻辑理论,才能正确地理解直言判断在量的方面所具有的逻辑特性,才能正确地运用直言判断进行换位法推理和三段论推理,才能自觉地防止和消除不正确理论观点的干扰和影响。由于周延性的确切涵义、直言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情况等,都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周延性理论一直是普通逻辑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地掌握周延性理论,下面谈谈周延性理论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A、E、I、O 的主项与谓项的周延问题,是关于主项与谓项的量的问题。主项与谓项的周延与否,是古典逻辑的三段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一直感兴趣于这一问题的研讨,而焦点又集中在肯定判断的谓项是否周延这一难点上,或以为概不周延,或以为有时周延,逻辑学界至今争论不一。最近看到余俊华同志的《性质判断 A、I 的谓项周延吗?》一文,文章根据逻辑学界公认的 A、E、I、O 跟 s 与 p的五种关系的真假对应情况,对周延问题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集中否定了“有时周延论”,颇有说服力。但于赞同之余,又不无遗憾,因为余文对一些典型实例却采取了一  相似文献   

5.
1 引言传统直言命题有四种形式,即: A:所有S是P;E:所有S不是P;I:有S是P;O:有S不是P。传统直言命题推理主要有三种,即:三段论推理,换质位推理和对当关系推理。与传统直言命题相对应,现代直言命题也有四种形式,即: A′:(x)(Sx→Px)E′: (x)(Sx→~Px) I′:((?)x)(Sx∧Px)O′:((?)x)(Sx∧~Px)  相似文献   

6.
戾换法推理是换质位法推理的扩展形式,其形式有: (1)SAP→SEP→PES→PAS→SIP→SOP (2)SEP→PES→PAS→SIP→SOP 在传统的直言判断推理的各种形式中,戾换法显得有些独特。这不仅是因为其推理既要遵守词项推理的一般规则,又要特别地引进双重否定原理作为其推理的重要依据,以至使得整个推导过程,不仅判断形式的主项、谓项不时地变换,主项与谓项的关系也  相似文献   

7.
许多逻辑教材将4种直言判断的"逻辑方阵(对当关系)"运用到同样是4个种类的模态判断和规范判断身上,从而导致了严重的逻辑混乱与错误。直言判断"逻辑方阵(对当关系)"的成立需要3个条件,其主要根基是对主项和谓项外延关系的穷尽分析,而所谓模态判断与规范判断的"逻辑方阵(对当关系)"却缺乏这些条件,因此是根本不能成立的。把"逻辑方阵(对当关系)"套到规范判断上是更大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一、周延问题的含义及意义 周延问题是针对性质判断而言的,是关于主项与谓项的量的问题,分为周延与不周延。一种判断的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就是说,这种判断确定地断定了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一种判断的主项(或谓项)是不周延的,就是说,这种判断未确定地断定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中世纪时,传统逻辑学A、E、I、O四种性质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性,就被概括为如下两条:  相似文献   

9.
三、对“有时周延论”的驳斥 “有时周延论”认为特称判断I、O的主项和肯定判断的A、I的谓项在有些情况下是周延的,在有些情况下是不周延的。这一论断是如何得出的呢?经分析总结,有下面两种主要情况: 第一种,据上文A、I、O 三种性质判断为真时所对应的图形,可知: A判断主项s和谓项p是全同关系时,谓项p的外延是被全部断定的,即是周延的;主项s和谓项p是真包含于关系时,谓项p的外延不是被全部断定的,即是不周延的。  相似文献   

10.
联言推理是复合判断推理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出版的逻辑著作,只介绍了联言推理的组合式(即合成式)、分解式二种推理形式。这未免过于简单。人们知道,凡是一个正确的复合判断的推理形式,必须是一个永真式。而联言推理组合式的推理公式:p,q→P(?)q不是永真式。因而它不具有联言推理的逻辑性质;它只具有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所以它实质上是一个联言判断,不是联言推理正确的推理形式。联言推理的分解式的推理公式:q(?)q→p,或p(?)q→q,是一个永真式,它是一个有效的联言推理形式。它是以一个联言判断为前提直接推出一个直言判断为结论的联言直接推理形式。联言推理除了联言分解式的推理形式,还有联言间接推理形式。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传统直言命题有四种形式,即: A:所有S是P;E:所有S不是P;I:有S是P;O:有S不是P。传统直言命题推理主要有三种,即:三段论推理,换质位推理和对当关系推理。与传统直言命题相对应,现代直言命题也有四种形式,即: A′:(x)(Sx→Px) E′:(x)(Sx→Px) I′:((?)x)(Sx∧Px) O′:((?)x)(Sx∧~Px) 将传统直言命题推理中的A、E、I和O分别替换为A′、E′、I′或O′所得到的推理,我们称之为现代直言命题推理,现代直言命题推理属于谓词推理。现在我们要问,传统直言命题推理和现代直言命题推理在有效性上是完全吻合的吗?回答是否定的。在此只需指出一个事实就够了,即,在传统的对当关系推理中,由A推出I和由E推出O都是有效的,但在现代谓词推理中,由A′推出I′和由E′推出O′都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2.
单称判断的主项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单称判断逻辑形式公式及其解说,在现行的逻辑教材中存有分歧。多数教材给出的逻辑形式公式为:“这个S是P”与“这个S不是P”,并认定单称判断的主项是一个单独概念。少数教材给出的公式为:“(某个)S是P”与“(某个)S不是F”,认为单称判断的主项有两种情况,即有的是单独概念,有的是普遍概念。本文对它们分别作了评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要正确理解单称判断的逻辑形式和准确刻划,关键在于确定单称判断的主项是一个普遍概念。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项所处位置不同,直言三段论分成了四个格。在四个格中,第一格的有效式最典型的体现了三段论的演绎性质,它们的正确性是不证自明的;同时,从第一格三段论中能推出A、E、I、O四种性质判断的结论,因此,它又被称为完善的三段论,而第二、三、四格则不具备这些特点。但是通过一定方式,可以将第二、三、四格转换成第一格,这种转换我们叫三段论的化归,化归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判断变形法,即换位、换质或换质位推理。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祖先,在漫长的与自然界,猛兽、蛇虫的斗争中,在彼此为适应生存、繁衍种族的互助合作、密切交往中,产生和发展了思维与语言,摸索到思维的规律和思维的形式,并在亿万次的思维实践中,使之固定化、公式化和规范化。直到二千三百多年前的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前人来自生产、生活实际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的基础上,创造了专门研究思维规律与思维形式的科学——古典逻辑学。演绎推理的直言三段论是古典逻辑学的核心部分。直言三段论的格和非第一格化归为第一格的问题,又是直言三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及的换位规则是指性质判断(直言判断)换位法的直接推理规则。性质判断换位法直接推理是调换某一个性质判断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推出一个新判断的直接推理。由于原判断和换位后得出的判断对象不同,在这两个判断中反映出来的事物或事物类之间的关系有所变动。换位法直接推理从不同的角度或方面来说明两个对  相似文献   

16.
一、直言三段论的表述及其标准模式直言三段论的推理可表述为前提合取蕴涵结论式,也可以表述为二重蕴涵式,即:(M—P∧S—M)→S—P,或M—P→(S—M→S—P)前者的含义是;如果有大前提,并且有小前提.那么有结论.后者的含义是:如果有大前提,那么,如果有小前提,那么有结论.这两种表述式的含义完全一样.因此,二重蕴涵式与前提合取蕴涵式是等值的.三段论式的二重蕴涵化的理论根据是命题演算中的“蕴涵词引入规则”,此规则是说,如果从一系列命题A和一命题B能推出另一命题C,那么,从一系列命题A就可以推出以命题B为前件,命题C为后件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B→C.即:如果A∧B→C,那么A→(B→C).事实上,(A∧B→C)←→[A→(B→C)]是重言式.本文所述的三段论模式变形推理.将采用二重蕴涵式的表述方式.  相似文献   

17.
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要运用形式逻辑的原理去分析案件·对案件做出裁判。演绎推理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推理形式之一。它在法学理论和法律工作实践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三段论是一种应用极广的演绎推理,它体现了由一般到特殊这一演绎推理的主要特点·在司法工作中特别是刑事审判中,具有特殊意义。整个刑事审判工作集中一点,就是把一般的法律规定和具体的案件事实联结起来,从而得出相应的审判结论。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直言判断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判断的推理。具体地说,它是借助一个共同的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中另…  相似文献   

18.
三段论的规则应该讲多少条最为合适?从教学的角度考虑,并非是个无所谓的问题. 国内的逻辑教科书在讲三段论规则时,各不相同,大体上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是金岳霖主编的《形式逻辑》,讲了八条:①三段论只能有三个性质判断;就主项和谓项说,只能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②中项至少要在一个前提中周延.③在前提中  相似文献   

19.
普通逻辑对概念的研究是从思维形式的角度进行的。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主要从外延上看其有无重合之处,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具体表现为:同一关系、真包合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本文用欧拉图表示上述概念间的外延关系。并通过揭示概念间的外延关系对概念、判断、推理等各种思维形式所起的作用,来论证它在普通逻辑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词汇语用过程是受众追寻最佳关联的过程。在新闻话语理解过程中,受众对新闻词语进行解码。结合语境信息所构建的实体概念与新闻词语所编码的类型概念之间存在着全同、种属、属种、交叉和全异五种关系。相应地,新闻话语理解中的词汇语用过程有五种可能的结果:零调整、语用收窄、语用扩充、语用叠加和语用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