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现实的挑战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绝大部分劳动都被纳入商品经济范畴,它们不仅生产使用价值,而且创造价值,其价值都可用货币形态来表现。然而,主要由妇女承担的生育劳动仍隶属于家庭,虽然产生了使用价值,即劳动力,耗费了一定的体力和脑力,社会却不承认它创造了价值,因而没有交换价值。这个矛盾导致了妇女生育劳动的无偿性,也产生了当代一系列女性社会问题。首先是怀孕、生产期间女职工的待遇问题。一些企业的女职工从怀孕到生产,开初可正常地参加生产劳动,能拿100%的工资。随孕妇参加劳动时间的减少或根本不能参加劳动,其工资待遇也不断下降,仅拿70%、  相似文献   

2.
各地传真     
山东省胶州市生育保险产假津贴实行社会化发放为维护生育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她们能够及时、足额地领取产假津贴,山东省胶州市劳动保障部门对符合政策的生育女职工的产假津贴实行社会化发放。具体措施是先由该女职工所在单位持本人《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医学出生证明》、劳动合同等相关材料,在交纳生育保险正常的情况下,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材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审核正确后,按照女职工本人的生育保险交费基数及生产方式的不同,拨付产假津贴,即平产150天,剖宫产165天,人均4000元左右,于每月的25~30日,由女职工本人或其书面委托人…  相似文献   

3.
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把落实生育保险作为维护妇女权益,造福团场职工的民心工程来抓,先后投资近2亿多元,为女职工及职工家属建立了生育保险基金,免费为女职工实施上环、取环、人流、节育等四项服务,凡生育一胎或二胎的女职工凭计划生育服务证、小孩出生医学证明、生育医药发票、出院证、独生子女证均可享受90天正常产假,15天难产产假、晚育产假和独生子女产假,并可领到生育津贴,同时还报销生育医疗费用,最多的可享受到7000元的生育保险待遇。女职工生育 企业“买单”@李锐$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九十团通讯站!邮编:833409 @张荣$新疆建设兵团…  相似文献   

4.
《略论生育劳动》发表在《江西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上。作者张俊良、杨勇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将人类自身的生产纳入人类“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范畴,但却没有将妇女的生育活动看作是劳动,也没有论及女性生育劳动创造的价值和价值的实现问题。作者认为应将生育看作生产过程,生育生产使用价值;将生育看作劳动过程,生育创造价值。但是,只承认生育是生产过程而否定其劳动过程的性质,把生育过程的生产性和劳动性人为地割裂开来,实际上否定了生育劳动能创造价值的客观性。这是一个矛盾。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职业妇女的角色冲突是妇女解放运动面临的世界性问题。作为西方发达工业国之一的德国,职业妇女的角色冲突仍然广泛地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随着她们B益涉及社会生活和职业领域,为了获得和保持职业角色,不得不压抑目已的生育意愿,从而加剧了德国战后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趋势.一、威国职业女性与战后人D发展趋势德国在1929年后的经济萧条时期,反对妇女就业的宣传甚嚣尘上,劳动妇女被斥为夺了男人的饭碗。从1930年起,社会福利减少了,妇女受打击最大,她们被限制进入学术界、管理部门和市政服务行业,1933年又制定一项规定,把…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以往,人口生育行为的时间序列研究多集中于人口再生产的开始,即妇女初婚年龄和初育年龄上。然而,妇女的终育年龄(即妇女生育最后一孩时的年龄)和妇女生育期的实际时间长度也同样是重要的生育变量。 因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妇女停止生育的年龄影响着几代人和家庭内的关系;一个其妇女的生育过程结束很晚并经历较长生育期的社会,必然具有高出生率和人口增长迅速的特点;这个社会一般也同时承受着产妇、胎儿和婴儿的高死亡率。因而,对妇女终育年龄和生育期长短的研究,同样也是对一个社会的人口生育行为的时间序列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妇女的初婚年龄、初育年龄探讨研究较多,而对妇女终育年龄和实际的生育期长短的研究涉足较少。本文运用suchindran和Horne提出的模型,试图对中国的情况做一探讨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劳动权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南京市为例,在描述外来农民工劳动权益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工资是否拖欠、劳动安全的状况及日工作时间的长短4个方面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力资本状况与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民工的个体特征、就业的行业和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对于劳动权益状况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工会会员身份、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等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女职工生育花费的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起来。 生育花费是指育龄妇女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由国家、单位和家庭支出的有关经济花费以及生育妇女在这方面的时间花费。据有关方面测算,一个育龄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哺乳、人工流产、抚育14岁以下  相似文献   

9.
综合研究试论人口转变完成的标准向志强 (1 3)……………………………………………………………………生育率变动的综合分析赵细康 (1 1 3)………………………………………………………………………我国人口转变模式及其形成机制分析朱向伟 (1 l8)………………………………………………………我国性别偏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明 艳 (1 2 2 )……………………………………………………………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经济分析何 丽 (1 2 6)…………………………………………………………………关于女职工生育期劳动权益保护的探讨慈勤英 (2 35)…  相似文献   

10.
老年妇女绝经年龄与生育、疾病及寿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问卷询问、体检及生化检查等方法,调查了14个民族3 255名已绝经妇女。通过对60岁及以上妇女生育史、婚姻状况及疾病的调查,为制定公共卫生和卫生政策提出建议,为老年妇女保健措施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绝经年龄城市早于农村;绝经年龄晚可能与长寿有关;生殖功能旺盛,末次生育年龄晚、生育期长、孕产次多均使绝经年龄推迟;早年丧偶,可使绝经年龄提早;绝经年龄早,某些疾病患病率高;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不同民族绝经年龄不同,疾病的患病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人口法》体现了现代法制从强调公民义务本位转变到权利本位,强调重视人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都从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出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综合治理机制。在"制约权力、保障权利"方面,对政府及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规范,增强执政为民意识,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公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中国,政府无论是对劳资事务的监管还是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行动,存在许多局限性,均会出现政府失灵的问题,它需要劳工NGO予以回应。而劳工NGO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尤其是其人性化志愿服务能有效地为农民工提供社会网络支持、情感支持,提升其法律意识,降低可能的暴力维权行动,这对政府劳资事务治理和实现社会稳定有积极意义。但现行非政府组织政策环境限制其参与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活动,同时,劳工NGO大多缺少合法身份和资源,制约其与政府良性互动,降低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城市贫困女性权益缺失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国企下岗女工为主体,结合多方面的数据资料以及我国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从劳动力市场、社会网络、社会保障三个方面考察这一群体的权益缺失,并进一步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阐述这些权益的缺失是如何导致她们最终陷入贫困的。对城市贫困女性的忽视会导致对我国家庭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危害,应该得到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99—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C-D生产函数对我国各省历年劳动者工资扭曲指数进行测度。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各省劳动者工资普遍存在向下扭曲;(2)劳动者工资扭曲指数的时间趋势表现为先升后降,近4年趋于稳定的态势;(4)劳动者工资扭曲的省际差异的变动轨迹为:先逐渐缩小,再大幅度频繁波动,后平缓缩小;(4)劳动者工资扭曲存在地区差异,扭曲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5)劳动者工资扭曲指数并不完全取决于当地实际工资水平。由此,本文建议是:制定抑制地区间恶性引资竞争的宏观政策,建立以贸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贸易发展模式,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化建设,加强法律和工会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财政支出,从而减轻劳动者工资扭曲程度。  相似文献   

15.
Data from interviews with staff of government offices,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national statistics are used to analyze laws, regulations, rules, policies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concerning birth registration in China. The current status of and existing problems with birth registration,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s of delayed birth registration on children’s rights and welfare are examined. Finally, barriers to birth registration in China are explored and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process of birth registration and to protect children’s rights are proposed.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rate of birth registration in China is low and in rural areas and for marginalized children, it is even lower. Second, the dual birth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interference from the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department cause serious administrative difficulties. Third, the serious problems surrounding birth registration in China are a result of interactions among th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 while most stakeholders are unaware of the dimensions of the problems.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to promote birth registr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由于制度性障碍尚未完全消除,加之很多农民工缺乏就业竞争优势,导致农民工在劳动关系矛盾中很难通过“劳资博弈”机制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构建农民工劳动关系政府规制机制非常必要。要明确规制目标,查找短板,不断提升规制效率和效果,就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而其关键环节就是构建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极为缺乏。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农民工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的关键绩效指标层次结构模型,该模型体现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权益,促进农民工劳动关系和谐健康发展”的战略导向,能督促各级政府部门将工作重点集中于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重大驱动力的要项,促进战略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7.
Barbara Devaney 《Demography》1983,20(2):147-161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ime series data from 1947–1977 on fertility and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examines (a) the effects of male relative income and female earnings on the level and timing of fertility and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b)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variations in relative income and female wage rates in explaining the fluctuations in both fertility and female labor suppl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lative income exert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fertility and a negative effect on female work effort. However, female wage rates appear to be the dominant factor in explaining variations in fertility and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with increases in female earnings leading to both depressed fertility and increased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women.  相似文献   

18.
R Li 《人口研究》1986,(6):19-23
The impact of income on women's fertility in China is analyzed using data from official and other published sources. The author notes that there is a clear link between lower fertility and higher income up to a certain point. This point seems to be when family income reaches a level of 300 yan in rural areas.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fertility are also considered, including the national family planning program, female educational level, and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19.
王玥  王丹  张文晓 《西北人口》2016,(2):107-113
通过构建家庭效用函数模型,论证了家庭收入增长中女性收入对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说明了随着女性收入的提高,会降低生育率。进一步,通过引用女性劳动参与率、受教育程度及就业方式作为女性收入对生育率影响的中间变量,再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女性劳动参与率、受教育程度对生育率有着负向的影响,而女性非全日制就业方式对生育率有着正向的影响。再进一步,对亚洲各国生育政策的调整进行国际比较,探讨生育政策的具体措施与影响女性收入的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中国目前的生育水平提出两方面的建议:硬政策的完善和软环境的支持,以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朱浩 《西北人口》2006,(6):17-19,23
非正规就业具有短暂性、临时性和灵活的特性,使其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运行机制,也决定非正规就业的保障具有自身的特性:整体缺乏劳动保障;从业对象抗风险性差;应得保障权利得不到保护。迫切需要根据非正规就业的特性对其劳动保障采取现实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