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日报》97年7月21日以“这场革命静悄悄”为题目发表专题文章.说“没有多少人知道获得国家专利、科技进步银质奖以草代粮这个项目(串叶松香草)。我们把这个项目一经推广就能节约150—170亿公斤粮食,同时可建立新型的饲料厂,可以在全国饲料市场独占榜首”。该报99年10月26日又以《串叶松香草再掀新潮》市场专版.推广串叶松香草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我国粮食调运格局由“南粮北调”到“北粮南运”演化的四个特点,分析了粮食调运格局演化的六个方面原因,阐述了发展我国粮食生产可以实施“南扩、北稳、合理布局、适度进口”四个方面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粮食收购是粮食经营者向粮食生产者批量购买原粮的活动。原粮在变成成品粮之前经历经营粮、储备粮和加工粮三种形态,则粮食收购系统相应包括经营粮收购系统、储备粮收购系统和加工粮收购系统。不同的收购系统对粮食物流的影响和功能要求不同。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粮食流通产业“十一五”发展的决战年,也是落实市委、市政府“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年。市粮食局机关作风建设将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扎实开展“五服务深化年”活动.坚持引导粮食生产、服务粮食消费、提升粮食产业、确保粮食安全“四个不动摇”.  相似文献   

5.
构建农户种粮行为决策的分析框架,基于江苏省621户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值选择模型和非观测效应综列数据模型,考察粮地租金变动对粮食种植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粮地租金上涨导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的概率增强,其中农户在粮食生产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该影响存在负向调节作用;种粮面积的缩减最终体现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例的下降,其中农户前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该影响有约束作用。这表明,短期内粮食生产固定资产投资与粮食经营规模对“去粮化”趋势存在抵挡作用,下一步要通过推动粮地租金理性化、市场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整对规模种粮户的支持政策,防止短期“非粮化”压力转变为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6.
建国后山东的粮食生产共出现十一次大的波动,其波动上升期长,波动幅度大。除了农业技术外,山东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地投入、化肥投入和资金投入。考虑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以省内粮食自给率80%作为安全标准,2010年山东粮食生产下限为3072万吨,至少要保证550万公顷的播种面积。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底限”粮食生产方案是:小麦生产安排方案至少270万公顷,玉米生产安排方案至少215万公顷。同时对“藏粮于仓”与“藏粮于地”问题,对如何利用市场手段引导粮食生产以及如何发挥地区比较优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供求状况,然后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指出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隐忧.研究发现:“十三五”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将在波动中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将平稳增长,其中饲料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幅较大,粮食供需缺口有所扩大.因此,本文建议要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调控机制,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合理引导粮食消费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促进粮食贸易平衡,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政府粮食储备能力显 著增强,区域布局问题值得关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 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31.9%.当前我国政 府粮食储备主要布局在粮食主产区,而居民粮食消费主要集中在粮食主销区,政府粮食储备 区域布局安排与居民粮食消费区域分布并不契合.这种粮食储备布局安排会造成粮食产区 向销区“倒补贴”、销区“搭便车”现象频发以及时段性集中运输矛盾突出等深刻影响.基于 此,借助宏观调控理论、政府间转移支付理论、博弈理论和流通理论,从完善政府粮食储备宏 观调控机制、建立粮食储备产销区资金保障机制、构建粮食储备产销区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建 立产销区完善的粮食流通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优化政府粮食储备区域布局的路径,充分 发挥政府粮食储备调控粮食市场、稳定粮食价格的协同效应,从而实现我国粮食市场高质量 发展.  相似文献   

9.
粮食生产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是困绕粮区的最普遍的问题。一般认为粮食是一种低效益的商品,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粮区应该放弃或缩减粮食生产,发展效益更高的其它产业。本文通过对粮区粮食与经济增长的四种具体冲突的分析,认为:1.资源配置冲突是粮区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与粮食生产难以兼顾的根本原因。粮区资源配置冲突主要是资金和农户劳动机会冲突,它们协调的空间较小。而耕地和播种面积的冲突是可协调的冲突。2.市场经济中政府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协调好粮区资源配置冲突。资源冲突协调得好,粮区完全可以获得经济快速增长与粮食稳产、高产的“双赢”结果  相似文献   

10.
安徽的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超过一半,而粮食占种植业的比重又接近一半。因此,粮食对于安徽农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支柱的作用。无论是从全国来看,还是从长远来看,粮食生产不可忽视,尤其是优质粮更是如此。“卖粮难”只是地区结构和粮食优劣品种结构不均衡的表现。只要我们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抓好流通,使农民的小生产、农产品的小流通转化为大生产、大流通犤1犦,粮食这个支柱是稳固的。安徽不应较多地削减粮食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1.
基于Nerlove模型的中国粮食供给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78~2007年粮食价格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年度数据。运用Nerlove模型,对我国粮食供给反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供给的长短期价格弹性都较低。即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不能根据粮食价格的变动作出迅速调整,从而对买粮难和卖粮难的现实形成了放大的效应,不利于粮食市场的稳定。为此.一方面要加快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让农户能根据粮食价格的信息。积极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粮食补贴政策力度.积极推进农地流转的速度,让农民真正能从种植粮食中获得与外出务工相当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绵阳市干旱区粮生产特点,经过连续四年的试验,形成了一套以“避”、“抗”、“改”为中心的综合抗旱栽培技术,为干旱区粮食高产稳产找到了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日伪“出荷粮”的掠夺本质郑素一所谓“出荷粮”,是“二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强制推行的一项旨在掠夺中国东北粮食的重要掠夺手段。“出荷”是日语,“运出或装出货物”的意思。“出荷粮”就是日伪政府强迫农民按照官定价格、数量售粮给它。名为“出售”,实质是日本利用伪...  相似文献   

14.
《农民日报》97年7月21日以“这场革命静悄悄”为题目发表专题文章,说“没有多少人知道获得国家专利、科技进步银质奖以草代粮这个项目(串叶松香草)。我们把这个项目一经推广就能节约150—170亿公斤粮食,同时可建立新型的饲料厂,可以在全国饲料市场独占榜首”。该报99年10月26日又以《串叶松香草再掀新潮》市场专版,推广串叶松香草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5.
水在粮食作物生长中既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又关系到粮食生产投入、产出乃至粮食安全,近年来,水关联的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得到各界高度关注。本研究侧重于分析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难题以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水资源利用对策。主要研究结论是,粮食生产因“水”面临的多重风险,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禀赋存在着时空不匹配、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不高、灌溉水压力对粮食生产产生冲击。因此构建粮食生产节水利用机制至关重要,本研究针对粮食生产节水利用上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水资源有效利用保障“藏粮于地”的对策框架,包括强化农田水利建设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推广节水利用保障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十年我国粮食安全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伟大变革和实现“稳定”奇迹奠定了扎实根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将粮食安全主动权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催生粮食产业新需求新供给新业态的现实需要;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急迫需要;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能力建设既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坚持的政策主张,也是增强历史主动的重要依托,更是新征程中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需要在体制机制、资源保障、科技支撑、种业发展、收益保障、生产主体、结构调整、非常规农业等方位发力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夯实粮食产能基础;在拓宽进口来源、参与全球治理和区域安全合作等方位发力加强全球治理能力建设,夯实粮食供应链韧性;在粮食储备轮换、粮情监测预警和粮食流通体系等方位发力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夯实粮食调控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吃得和谐     
赵霖 《市民》2007,(4):58-61
中国有句古语:“食以善人,食亦杀人。”所以特别要强调食品的慢性安全。  相似文献   

18.
“谁来种地”的问题始终关系着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农地流转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探索。但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存在大量的人格化交易,这种交易形式是否会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利用农地转入零租金衡量人格化农地流转,探究其对粮食种植的影响,以及不同约束条件下人格化农地流转对粮食种植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格化农地流转显著促进了转入户粮食种植的积极性,“趋粮化”效应明显,且这种“趋粮化”效应在普通农户群体中的影响更大;人格化农地流转引致的“趋粮化”效应主要原因在于转入户所面临的成本效应、锚定效应以及机械替代效应;此外,人格化农地流转引致的“趋粮化”效应还存在约束条件,转入户营利性动机和农地细碎化明显阻碍人格化农地流转的“趋粮化”效应。本研究说明在当前农地流转人格化交易特征明显的情境下,“趋粮化”效应尚能保证;但随着农地流转市场逐渐向市场化转型后,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将是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记者从省粮食局获悉:到去年年底,全省粮油订单面积突破2000万亩大关达2170万亩,订单收购量达320万吨,带动农户增收近2亿元。据统计,全省粮油订单面积比2001年增加1897万亩,订单收购量占粮食收购总量比例由2001年的4.6%提高到2004年的50.6%;按每公斤优质粮高于普通粮价0.06元计算,促农增收1.92亿元。订单还促进了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品质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从技术、社会经济现状着眼进行分析,提出以新型绿色仓储技术的推广、普及结合引进先进管理机制为基本工作内容,从服务农业、农民,解决普遍关注的高水分粮问题入手,建立新型粮食流通渠道———“粮食银行”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