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两年,叙事理论运用到电视研究中似乎成了电视文化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在电视纪实性节目的实践与批评中,叙事学的一些原理和方法的讨论更是热门话题.本文梳理将叙事理论引入电视纪实性节目研究的基本状况,探讨叙事理论在电视纪实性节目研究中的范畴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媒体风起云涌的新时期,电视面临着报纸、广播、网络,乃至手机短信的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冲击.作为目前仍为大众第一媒体的电视如何出手应对,在多种媒体的竞争中继续保持强大的优势,这是许多电视人当前正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面对竞争,电视应该在保持固有优势的基础上,坚持"三贴近"原则,在电视的大众性、纪实性、思辩性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大众性就是要捡好看的拍,纪实性就是要用画面的力量再现生活,思辩性就是要发挥综合优势进行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一个新的视角,即从新闻理论原则入手,从真实性、客观性、典型性、时效性、传播性等方面阐发杜甫诗歌的新闻价值、实践意义及深远影响,认为杜诗达到了文学、历史和新闻的统一之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纪实性电视专题片越来越受到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真实性,并合理地运用了长镜头、同期声、细节刻划等影视手段,在真实的基础上展现美感。  相似文献   

5.
清代西域诗的纪实性特点较为突出地反映在萧雄的西域诗创作中。萧雄西域诗诗题的纪实性、内容的纪实性、自注的纪实性以及手法的纪实性,不仅成为清代西域诗纪实性特点的形象内涵,也由此形成其诗歌在民俗学和史学上的重要价值,并以其质朴浓郁的地方特色而在清代西域诗坛显露头角。  相似文献   

6.
微型小说又叫“信息小说”、“新闻小说”。它与新闻艺术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具有显著的新闻性特征。它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日益受到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内地综艺节目模式创新力度加大,涉及题材范围拓宽,已形成相对稳定和成熟的节目模式群,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综艺文化特质逐渐显现。模式创新注重家庭观念、公益元素,总体风格体现为温情与和谐;节目理念上更注重用更人性化,更富有生命、道德和情感的元素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新节目更多关注人性、健康、幸福,体现"以人为本"。虽然最近三年间电视综艺节目模式创新力度增强,但节目模式的同质化现象仍然存在,综艺节目模式创新过分依赖国外节目引进。其实,综艺节目模式引进,应该更多是创意引进。从引进节目,到互惠互动、共融发展,是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趋势。只要善于学习,不迷信海外成功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综艺节目自然行销全球。  相似文献   

8.
散文通讯等纪实性作品本不应出现虚假内容,然而散文名家周同宾的<那些天,吃饭不要钱>中失真的描写竟达10处之多.究其原因,既有社会转型期浮躁心态的流露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又有作家自身国学功底浅薄的必然亮相和文风不端正的恣意泄泻.对此,应当采取内外结合,上下互动,表里兼治的方略始能矫治和匡正.  相似文献   

9.
文章将巴赞的纪实理论作为讨论的起点 ,旨在阐述其所确立的纪实性电影美学的美学特征 ,并以之为参照 ,分析九十年代中国纪实电影的新的电影形态。巴赞纪实理论的基础在于他尊重事物本身的纪实观 ,《民警故事》、《小武》和《过年回家》这三部中国纪实电影的代表作都继承了这种纪实观 ,并具体表现在影片的影像和叙事结构上。通过审视该美学在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创作中的独特面貌 ,可以发现中国电影人对这个曾被巴赞誉为具有深刻审美性而至今不衰的美学原则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10.
纪实性评价:大学生评价的主导方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人才观、质量观要求高等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基础上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完成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评价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结论性评价方法只适合于评优评奖 ,其主要作用是激励少部分学生。纪实性评价能对全体学生起着引导、激励和督促作用 ,有助于评价功用和效能的充分发挥。纪实性评价应成为大学生评价的主导方针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过分强调校报的思想性、指导性,而忽视其新闻性,致使校报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校报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作者认为,校报具有的宣传教育功能、舆论引导功能、信息传播功能,必须借助它的新闻性方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增强校报的新闻性显得尤为重要,校报人员在增强校报的新闻性上应当做到选材求精、角度求新、报道求深、写作求短.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报的属性是新闻性,传递校内外的新闻是校报的主要职责。增强校报的新闻性的最佳选择就是采编人员挖掘新闻报道的深度。  相似文献   

13.
地方报纸由于版面所限,"必读性"内容减少,少数报纸不断扩版但新闻比重不断降低。因此,在读者方面出现报纸新闻性弱化的评价。克服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坚持综合性办报的同时强化报纸的新闻性,把开放性办报和强化地方新闻相结合,向地方新闻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从机制上保证新闻质量,真正体现"新闻立报"的办报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国内电视受众注意力资源的稀缺,以及在中国电视产业转型过程中,媒介品牌价值的日益提升,国内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加速品牌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晰。国内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结合现实国情、传媒政策、管理体制、传播观念等元素,率先强化了节目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品牌意识,展开节目运作的品牌竞争。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旧体诗词对古代战争诗词纪实性之继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的旧体诗词继承了我国古代战争诗词的纪实性笔法,具体表现有二:一是直接记录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塑造各类人物形象,以达到以诗存史的目的;二是采用对比的手法,叙述是为了抒情服务,使有限的文字最大限度地承载更加厚重的内容.这两种纪实的方式都因作者所处的时代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感情基调.  相似文献   

16.
文艺副刊:徘徊在文艺性与新闻性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刊具有文艺性和新闻性 ,但不同的时代 ,副刊在文艺性和新闻性的交叉融合中各有不同的侧重。本文从副刊的这两个属性出发来审视今天文艺副刊的生存状态 ,指出文学性的泛化使文艺副刊走向边缘与分化 ,大众传播媒介属性的膨胀又必然将副刊纳入新闻性与商业化的轨道。应当重新审视副刊的文艺性与新闻性。理想中的副刊应当成为用文学、文化的笔触探讨社会问题的公共论坛。文化批判和社会指向仍然应当是副刊影响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二十年来对电视戏曲综艺栏目人文品格与综艺形式二者融合的研究不断深化;对栏目的定位、风格、精神以及综艺元素的移植问题基本达成共识;对栏目主持人的来源、外在包装、言语方式、文化内涵、提升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对电视戏曲综艺品牌栏目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真实形态与影视纪实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的转换、历史的固化要依靠媒介作为桥梁,在这种转换或固化的流程中,真实呈现出了多种形态,即生活的元真实、理念真实、技术真实、文本真实。影视创作也离不开这样的流程。影视纪实性特征是指影视艺术家在对真实的各种形态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创作的作品呈现出审美的“幻真化”、“生活化”、“心灵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10年的中国电视刮起了情感之风。江苏卫视的《人间》、湖南卫视的《8090》、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等一系列情感类访谈栏目引起强烈反响。在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生活成本的急剧增长,使人们的生存压力遽然增大,较易出现心理问题。电视媒体通过开办相关节目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目前的电视心理类节目在发展中却出现了偏离初衷的现象,将人文关怀变成了热闹的"表演"。电视心理类节目将走向何方?这不仅是电视心理类节目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电视栏目策划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电视导视类节目对于引导观众收视、包装频道栏目、宣传频道形象和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视导视类节目的功能主要有引导观众选择电视节目、引发观众的期待心理及增强观众的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