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沿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道路走向胜利的。这条道路的开创者是毛泽东 ,他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周恩来对毛泽东开创的中国革命新道路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回顾中国共产党七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前无古人的情况下,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开拓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并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尝试。毛泽东同志逝世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之路。虽然这是两条形式不同的道路,但二者确有着共同的内涵——“中国特色”。它已经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也将引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3.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新军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反革命统治,实行反革命军事专政。处于历史的紧要关头,如何把革命从失败引向胜利,从低潮引向高潮,这是当时中国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革命的形势,并根据革命实践经验,发现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在反动统治薄弱的农村积聚力量,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政权的道路。这条道路是唯一能够引导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4.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创造了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党和人民在集体奋斗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加以科学的总结,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完整理论,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有一个提出、发展和最后形成的过程。仔细研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他光辉的一生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任地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实践活动,在党内率先突破了对某些国家革命经验的神圣化和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理解,以强烈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奋斗中,为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然而从50年代后期开始,我们党逐渐偏离了这条思想路线.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失误.到了”文化大革分时期,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遭到了空前的破坏,给党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从事革命斗争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极其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应用和宣传。他认为,哲学就是认识论,就是思想工具。他极力主张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化为思想路线,变成群众的尖锐武器。为党制定和确立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从而引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刍议王生杰,赵守仁东方历史的巨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开创出一条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这就是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以农村为依托,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  相似文献   

8.
一、邓小平哲学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他继续坚持实事求是,找到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较短时间里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  相似文献   

9.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开创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武装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并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以下简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指引中国人民在1949年赢得了全国的胜利。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把集体经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作为人民的领袖,非常重视社会美育。他将马克思主义的美育理论与他的美育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美育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有三:一是以崇高的理想美育人;二是以清廉之美育人;三是以公仆之美育人。毛泽东在社会美育中,之所以紧紧抓住这三个方面,是因为他要在中国培养一批有共产主义理想和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通过他们带领人民群众在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毛泽东进行社会美育总是言教与身教相结合,他要求人民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在他的伟大人格的感召下,中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共产主义者,他们依靠人民廉洁奉公,使中国无产阶级政权没有沿着“革命——胜利——骄傲——腐败——灭亡”这一历史轨迹发展,而是开辟了一条“革命——胜利——谦虚——清廉——发展”的新路。他以他的社会美育的实践,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美。  相似文献   

11.
一《毛泽东选集》第四卷,选录了毛泽东同志在我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写的重要文章。这个时期,即从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是中国人民为一方同美帝国主义扶持下的走狗蒋介石反动派为一方,双方进行历史性决战的时期。决战的结果,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取得了全面的彻底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这个胜利,使得中国永远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并且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不仅如此,中国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努力奋斗,勇于探索并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辟和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最先把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创造了农村武装斗争的最完整的经验,而且完整、科学地概括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这条独具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战略家、杰出的军事家。他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创造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旗帜,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发展这一珍贵遗产,是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  相似文献   

14.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发动农民群众是党渡过艰难时期和在农村站住脚的关键。于是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己一套有效发动农民群众的方式方法,从而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障,推动了土地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开创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武装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并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以下简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指引中国人民在1949年赢得了全国的胜利。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把集体经验进行科学总结,从理论上作了系统阐述,成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历史发展,对于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作为举世闻名的战略家、思想家,其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在不断突破旧观念中完善,在创立新思想中发展。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经历从“城市中心论”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思想转变;抗日战争胜利后,经历了和平建国(走议会道路)构想到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转变;建国以后,又经历了从模仿苏联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转变。毛泽东的每一次思想转变,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开创了一条新道路。研究和探索毛泽东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综合—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不仅是辩证逻辑的基本方法,也是毛泽东同志的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生涯中,他成功地运用“综合—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使中国革命和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同志的“综合—分析—综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革命是沿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一步一步地走向胜利的。在这一过程中,农民教育成为贯彻始终的一种运动和一种手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领导农村革命根据地长达20年的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理论,与中国农村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及农民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农民教育的理论和政策。由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它对当代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征,对毛泽东来说是一段充满着惊心动魄的艰难征程,他既经历了郁闷、挫折的痛苦磨难,又有赢得胜利的由衷喜悦和无比欢欣。毛泽东不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始终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惊人的智慧,百折不挠,积极进取,顽强奋斗,最终将中国革命带向一个新的起点,并逐步确立他在共产党和红军中的地位。长征既挽救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长征也成就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运用了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深刻地分析了党内主观主义及其危害,总结了中国革命遭受主观主义的统治而导致严重挫折的深刻教训,独创性地推行了一条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共产党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独立自主地找到了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道路。现在,这一思想路线仍然指导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