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思想文化史的流程表明,不是思想家们的相同点,而是他们的不同点,特别是思想分歧,更能显示某一思想历史段的组织结构、运动态势和变化趋势,更能反映社会时代氛围,更能说明思想的进展和学术的进展。因此,了解和认识分歧,对于思想文化史研究,具有钥匙作用和方法论意义。从这一点上看,也许可以说,理解文化史,就是理解观点分歧。作为一个整体,六朝文学批评标志着古代文学批评的突破性进展,代表了中国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进化论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在进化论思想的洋为中用上.梁启超、王国维产生了分歧。梁启超奉行经世致用的思想,他用进化论宣传生存竞争的道理,希望借此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王国维主张学术独立,学无中西,借鉴进化论研究中国文学发展史。在进化论问题上,梁、王二人虽有分歧,但他们的观点均具有现代性。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以及古今学者对"争鸣"格局的学术梳理,凸显了先秦诸子思想之间的差异和分歧.然而,差异与分歧并不能掩盖他们在基本政治价值及救世情怀层面的共识.传统的"儒法之争"思路,无法准确揭示儒法之间的内在关联."共识"研究视野的先秦诸子研究,差异与分歧只是在共同思想底色上或浓或淡、或双色或单色的区别,是在共同政治价值基础上体现的各自侧重点之差异,而非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厉以宁与吴敬链先生是目前国内经济学界2位颇有影响的学者.他们之间的经济思想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诸多不同.本文对两位学者关于中国改革的"主线"、资本市场以及新经济等经济思想的分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卢毅 《东方论坛》2007,(6):78-82
在章门弟子内部,曾发生了一些严重分化.其中,黄侃、汪东、吴承仕等人与其他同门的矛盾,主要是因为思想分歧、个性冲突以及籍贯不同引起的;而鲁迅与钱玄同的分道扬镳,则是由于他们后期思想的差异和人脉关系的纠葛所造成.尽管如此,他们相互之间的评价仍未远离学术的轨道,他们的同门情谊也并未完全泯灭.今天看来,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客观公允、不以人废言的精神显然值得后人景仰.  相似文献   

6.
殷海光与徐复观的政治哲学主要体现为对自由主义的认识和对自由主义与传统儒学关系的处理。他们对自由主义的根本见解是相当契合的。他们之间最大的分歧,发生在传统儒学究竟对自由主义起到何等作用。思想的离合造成了他们亦敌亦友的情感纠葛。殊途探索的得失,留下了值得后人深思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赫尔巴特与杜威分别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师生观、课程观、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分歧,实际上是认识论方面的分歧。认识这一根本分歧有利于从根本上把握双方的优缺点,以促进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曾接受汤化龙的进步党经费资助赴日留学,并出任汤化龙主办的《晨钟》等报刊的编辑或撰稿人,初期与汤化龙过从甚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言论。随着李大钊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二人终因政见分歧而分道扬镳。但君子和而不同,政治关系的终结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私谊。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毛泽东和陈独秀的思想放在同一历史地平线上,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比较。揭示了建党以后,他们在对列宁东方道路理论问题,对“二·七”惨案的反应,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认识上的重大分歧脉络,展示了各自思想的不同变动路向,以及最终在大革命失败这一历史危机和机遇面前,表现出思想的尖锐对立。本文还分析了他们思想不同发展路向的认识原因,揭示了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资产阶级经济思想萌芽的探讨是中国经济思想研究领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命题。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在明清之际就已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他们的经济思想代表了市民阶级(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的利益,属于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范畴。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究其分歧根源,既有史实方面的原因,也有理论分析方面的原因。本文试通过对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1.
任何经济规律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过程才能够实现。这种经济规律借以实现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过程就是经济规律的实现机制,也就是经济规律的实现形式。在经济学研究中,必须将经济规律自身的内容、存在原因与其实现机制和形式区分开来,既要说明二者之间的区别,也要研究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经济规律,科学地认识经济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用泰尔指数分析省区人均GDP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泰尔指数对中国近20年的人均GDP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省区间一直存在着不平衡的经济增长。从1985年至1990年之间,省区间的差异在缩小,而1990年以后,这个差异却在拉大。省区之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三大经济区域间的差距。而三大区域之间,东部省份之间的差异要远大于中部省份和西部省份。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提高翻译水平,对英汉船海习语进行比较,发现船海习语反映了中西地理环境、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对于英汉船海习语,可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如使用意义对等、喻体相似的习语,使用意义相近、喻体不同的习语,根据上下文意译和直译加注的技巧等,使译文更恰当。  相似文献   

14.
当前研究者对第二语言获得年龄所引发的早晚期双语记忆系统的差异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文章从早晚期双语记忆系统是否存在差异、差异在何处及差异的理论解释三个方面对当前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未来研究应深入探讨差异的发生机制,并注意研究方法的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5.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巨大的语言差异,隐喻在这两种语言的转换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译。文章仅从汉英语言形态差异的角度,从汉英字、词形态差异,句子以及篇章层面的意合与形合差异入手,探讨了隐喻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及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6.
中西(异民族间)的文化心理构成的异同导致其审美感受的异同,了解并认识中西的这种审美心理形态的异同性,能使我们达到审美自觉  相似文献   

17.
汉英语言中“黑色”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语言中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其中颜色词的差异很容易导致人们理解的误区。本文着重研究了汉英语言中黑色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的问题,力求更好地促进民族间语言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汉英思维差异与科技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也支配着语言。中英思维方式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的差异。翻译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转换。研究汉英思维差异对科技翻译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美营销的差异,而中美文化的差异主要源于思维差异。为了更好的融合中美营销,实现中西合璧,论文从思维之源——象思维出发思考中美营销的融合,最后以象思维的经典《易经》为启发,构建了一个基于象思维的营销框架。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国与西方的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而中西文化的差异又影响着旅游文化。着重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旅游文化的影响以及对我国旅游行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