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批评语言学是批判理论在语言学上的一个分支,它既研究语言形式所反映的现实,又研究语言形式对现实的影响。利用它对于作为听力材料的外台英语广播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从文字、语篇、文化等角度加深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语序──言语心理的一面镜子冯公达一、跨越语序的心理屏障现代语言学理论由于把语言现象纳人认知领域、旨在研究人类大脑的语言机制,因此,它断然宣布语言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并且认为语言学是心理学中“理论上最先进的一个分支”①.语言和人的心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  相似文献   

3.
模糊语言学综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模糊语言学是运用模糊理论研究自然语言中模糊现象的学科。近一二十年,国内学人发表了不少有关模糊语言的文章,但有的人常将概括性、多义性、歧义性等概念与模糊性混为一谈,那是不对的,因为模糊性实则是指对象类属边界不确定的特性。模糊语言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已发展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又和认知心理学同为当代科学关注的一个中心,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人的思维过程,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客观事物千变万化,人的情感也丰富多彩。人的情感体验是以认识为基础,它又渗透到认识过程中去。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情感因素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器。情感因素在灌输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勤于思考,要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单靠行政命令,校规校纪,生硬“灌输”效果不一定好,很难使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许多语言学著作在阐述词义的性质时,都谈到了词义的概括性,却不谈或很少谈词义的具体性.其实,词义是概括的,也是具体的.词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作为矛盾的双方,是同时统一于词义这一现象当中的.如果我们只看到词义的概括性的一面,无视或忽视其具体性的一面,不但无助于对词义性质的正确理解,而且也会给具体的词的意义的掌握和运用带来弊端. 词义是概括的,也是具体的.这是由词的意义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我们知道,词义就是“语言中所表示的意义,也就是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所共同了解的词所反映的事物、现象或关系.词的意义是由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的反映,是由应用这种语言的集体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对词义的相互了解是体现语言交际功能的重要条件.”(《辞海》1978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因为词义“是由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所以词义是概括的.(本文谈词义并不局限于“词”的意义,还包括语素和词语等的意义)所谓“概括”,不外乎是指(1)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归纳等加工;(2)在这种“加工”中,保留相同事物或现象共有的一般属性或本质属性,放弃其个别的  相似文献   

6.
反义词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立的一类词,是在同一意义范围之内表示客观事物的差异相反或相对立的词。但是,在语言中有一些词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身也不一定是互相对立的,而是由于一定的社会习惯所形成的反义关系,结成了一对对的反义词。其修辞作用在于使人们更好地表达客观事物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揭示客观事物的各种矛盾,帮助人们在表达思想中进行对比,使其语言更加精确、鲜明、生动。蒙古语的反义词是十分丰富的,同汉语相比,有一些特殊现象,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理论分支,该理论通过意识与语言的表里关系,来透视语言发生与认知过程的契合,从人的认知过程采探讨语言表征实现的语言学意义.认知语言学诸多方面的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名,作为人类文明社会特有事物,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区别此人与彼人的标记。它是一种语言现象,但又不同于一般语言现象,自身具有特指性(即一个人名特指一个具体人),符号性(语言文字用之于人名则与其在语库中固有的词汇意义脱钩,而仅仅作为一种特定符号)等特点。正由于这些特点,一般将它纳入专名学的领域,成为语言学中的一个特殊的分支。  相似文献   

9.
语料库为语言研究提供大量的自然语言材料,有助于语言研究得出客观的结论,具有观测性和验证性,语料库发展需要人们的内省和语言学理论支撑.认知语言学强调心智是体验性的,认知是无意识的,思维具有隐喻性.功能语言学认为,交际和交流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强调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进行交往、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相似重合处较多,均承认体验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只是研究角度不同:认知语言学探寻人们的心理感知、认知推理,重视心理因素;功能语言学重视社会功能,强调语言意义是一套社会潜势功能.在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互相补充的基础上,借助语料库,分析研究词汇语法层面的语言现象,挖掘语言学现象背后的理据.  相似文献   

10.
词的理据性及其文化涵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语言中任何一个实同都是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一个名称,词语和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关系就是能指(signfier)和所指(signfied)的关系。词语都有它的语言形式和意义内涵,一般而言,词语的形式(form)和意义(meaning)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arbitrary),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conventional)——这就是现代语言学原则之一:词语的无理据性(non-motlva-tion)。词语的无理据性可以从共时、历时和泛时的角度得到证明。一、共时性:英语中卜i:吓一定指“树”,也可以是“鞋植”;二、历时性:古英语中对“树”的称呼并不是l…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为话语理解与生成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认为心理模型的运用是人类进行语用推理的基本形式,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和理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内,以相邻/相似关系为中介分析语言运用中的移就话语现象,阐释移就话语生成的机制,并认为移就话语生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常规关系(相邻/相似关系)的认知加工、心理建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从哲学-语言学看巴赫金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赫金划分“个人主义的主观主义”和“抽象的客观主义”两种哲学-语言学研究倾向的哲学基础,以存在论来理解现实的历史的人。巴赫金在个人之我与他人彼此独立又相互共存的历史语境中考察人的存在状态,由此揭示出“对话的语言使人成为人”,这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现实的人、社会和语言相互关系的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尽管马克思主义对马赫金的影响不是基础性的,但巴赫金对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哲学关系的研究,无论有意无意、主动或被动,在今天看来,都是提出了一相非常有前瞻性的超语言学论题,它对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语言学是本世纪60年代末才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冲破了传统语言学单纯从语言内部结构系统进行研究的框框,联系各种社会因素去研究活的语言。所以,它具有指导语言实践的重大作用。社会语言学家对双语现象的研究成果,不仅在语言规范、语言政策和语言建  相似文献   

14.
社会语言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关注并研究各种语言现象。广告是语言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征婚广告则是广告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部分。因为它所推销的是人,一般是登广告的本人,因此征婚广告具有个体的语言特色,而刊登征婚广告的男性或女性也必然会因为其性别的不同而带有不同的特色。本文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征婚广告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发现其不足,从而促进社会语用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和外语教学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理论和实践科学。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显然与外语教学有直接的关系。然而,语言学和外语教学在对语言的态度,目标及方法上又有明显的区别。语言在语言学中被看成一种形式系统,而在语言教学中又被看成一整套技巧。语言的研究与那些解释语言现象的理论息息相关,而语言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掌握语言。为了缩短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实践之间的差距,应用语言学,特别是语言教学成了解释语言学理论的重要媒体。应用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应用语言学使理论语言教学向…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语言中最平常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语言现象。因其具有的独特思维性而成为语言学和哲学的研究对象。从隐喻的定义和它与儒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及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得出结论:因为有了隐喻,我们的语言、我们的世界变得越发精彩起来了。  相似文献   

17.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一个既反映语言和思维的普遍性质,又反映民族语言特点的范畴。传统的语言理论未能掌握其实质,也未能正确解释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重新审视这一语言现象:其一,分析了多义现象的产生机制,指出多义现象是人类以特定认知手段为工具,对单个语言形式的核心意义进行扩展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其二,解释了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揭示出多义现象的生成与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隐喻的认知与范畴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传统上,人们把隐喻归入修辞研究的范围.G.Lakoff以及Svorou等人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隐喻的意义,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提出对认知语言学领域中的范畴化研究能够更好地解释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隐喻的认知方式、范畴化以及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于由美国语言学家费尔默提出的格语法,研究多从语言学学科分类和历史角度进行,从而把它看作是语言意义研究的一个分支,是对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贡献.然而,从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共时关系来看,格语法实际上在能指和所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复杂的句法现象寻找语义动因,整合了句法学与语义学.同时,这一视角也让我们看清格语法在连接语言符号表达与内容的征途上要走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20.
服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一种表意系统,是一种符号化的语言。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沟通、传递、交流讯息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想要通过服装语言去清晰明白、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表达意向,那么从语言学的角度去研究服装语言与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这种特殊形式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