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冬艳 《学术交流》2003,(8):135-137
苏轼"以才学为诗"使事用典,这种创新与开拓以另一种形式弥补了"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带来的失去诗的特质而使诗歌显得松散与直露的负面影响,平衡了宋诗艺术形式的失重.但也有堆砌故实,逞才使气之处,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过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南宋诗坛四大家之一的陆游尤其推崇苏轼的文章气节,尊之为千古正统.他对苏诗熟读暗诵、精心研索,这些深刻的感受与体悟为其取法苏诗提供了内在可能.从陆游的诗歌实践看,他不仅从字句上模拟苏诗,也从风格上进行追摹,特别是陆游的七古,雄豪逸丽、气高格畅,尤得力于苏诗.陆游之所以如此精心读苏、学苏,既有师友渊源之助,也与他本人继承苏轼“以气为主”的理念以及天性才分与苏轼相近有关.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诗人,苏轼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在思想境界和艺术手法方面大量创 新,别具风格,独树一帜,形成了个性特征非常鲜明的“苏诗”。大量的诗歌实践,使得苏轼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得“个中三昧”,从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个人特 色的见解。 同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见解一样,苏轼认为诗歌创作应该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诗人 应有所感而发,有所为而作。他在《南行前集叙》中说:“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 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之咏叹。”苏轼认为,把个 人在思想感情方面对于客观现实的复杂感受加以反映,这就是诗…  相似文献   

4.
邓淞露 《浙江学刊》2020,(5):189-197
宋代礼物馈酬诗数量激增,艺术手法和审美精神实现转型,苏轼可为典范。其礼物馈酬诗由物到心的内在转向参与到整个宋代的诗学转向之中,最终奠定了"内省性"的宋调特征。礼物的流动发挥强大的文化效力,建构出诗歌关系网和文人关系网。前者形成合力,成就"物的诗化",开启了礼物和馈酬活动的诗性品质,化为流泽后世的文化记忆;后者造成"诗的物化",诗歌状俗物,写俗事,作俗用,是宋代文化下移的表现之一。诗、物的意义滑动回应了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礼物为宋代文学、文化、社会提供了一个物质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5.
周仲强 《社科纵横》2009,(9):88-89,99
苏轼的诗生动活泼,集新、妙、奇、理于一身,代表了宋诗的发展水平。阐述苏轼诗歌创作风格和艺术风格的研究文章多而又多,但探究苏轼诗歌的妙理则很少,本文从构思、立意、意境等几个方面分析苏轼诗歌所蕴涵的妙意,可以让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苏轼诗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梅华 《唐都学刊》2012,28(6):96-99
苏、黄诸人"以诗为词"自北宋以来已成为共识,但黄庭坚的"以诗为词"则有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为:在理论上,与苏轼认为词是"诗之苗裔"不同,他注重以学问为词;在实践上由于受到其诗学理论的影响,他更注重用诗歌的创作手法来写词,即"寓诗人句法入词"。故对黄庭坚"以诗为词"的正确认识,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破体"、"立体"两种文体观,从而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历来论及杜诗法度时,多由"晚节渐于诗律细"衍生、阐发,释"诗律"为"诗法",更视其为杜甫自白诗法渐工的重要依据。然做如此解,该句作为文本有机组成部分却罕有能圆融贯通整个诗篇者。杜甫惯凭赋诗、饮酒以遣兴,《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是诗人凭诗不足遣兴辄取之于酒的产物。"诗律"即"诗格",指诗歌的格调气韵。"晚节渐于诗律细"乃谓晚年自觉诗作格调气韵渐趋衰敝,具体表现为写作频率的密集、诗歌题材的琐细、诗歌意象的衰飒。  相似文献   

8.
论王安石议政的咏史怀古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唐 《学术交流》2005,(7):163-166
议政诗是王安石诗歌成就的重要方面。其中,以咏史怀古诗议政是他经常采用的艺术方式之一。王安石的咏史怀古诗意理精深,表现出政治家的真知灼见。唐人咏史怀古诗多以“抒发”为歌咏流程,以叙事、抒情为主,突出的是情韵,而王安石用以议政的咏史怀古诗,则以“思理”为歌咏流程,以议论为主,突出的是见解。其主要手法:一是顺向式的“嫁接”,即指诗中的议论沿着史料固有的评价系统,抓住适当契机,把固有评价系统之外的思想嫁接上去,以新出精,以超越出深;一是逆向式的“翻案”,即指诗歌对同一史料的议论,完全与既有的评价系统相反,有时就是针对既有评价系统的某一点展开“驳论”,在“翻案”中见深刻,使议论通向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9.
李星 《社科纵横》2001,(3):69-70
苏轼是我国北宋中期最著名的诗人 ,也是宋诗的开创者之一。他一生共创作诗歌大约二千七百多首 ,其中《和陶诗》一百二十四首。这部分诗 ,是作者在其文学成就最高、艺术经验最丰富的时候完成的。他本人也非常重视 ,亲自把《和陶诗》编纂成集 ,并让其弟苏辙为之作序 ,“以遗后之君子”。 (《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引》)苏轼与陶渊明相去六百年。但陶诗经过这么长时期的流传 ,却被苏轼视为艺术绝诣而“尽和其诗”。这在我国文学史上堪称特殊的现象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就苏轼《和陶诗》的成因作初步的探讨。苏轼创作《和陶诗》 ,受到北宋时代…  相似文献   

10.
元代诗歌在特殊的历史进程中摆动发展。元初的北方诗坛承金末的演变趋势,在宗唐宗宋间摆动;南方诗坛则延续了对理趣诗的反思,在摆动中寻找诗歌真趣。具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诗人北上,使南北诗风合流,形成了诗歌的文化心理归宗,引导了元诗创作高潮到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哲理诗究意什么时期产生,这是一个颇难明确回答的问题。人们公认的哲理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相当典型,不可能是这类诗歌剧出现时的作品。象山水诗一样,哲理诗应该也是先有理性的诗句,然后由附庸而蔚为大国,不但成为全诗的中心,而且因其主导地位而使全篇面貌发生变化,给人以深刻的理性思考,启迪性大为增强。如果进行一番细致考察,陶渊明的诗歌乃至其某些辞赋,都似乎不自觉地完成了由哲理性语句到全篇哲理化这种从量到质的变化。陶潜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哲理诗变化发展中的很好的例证,其创作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和深思。 以诗而…  相似文献   

12.
常建的诗歌,既有"琴心"--温馨而又诚挚的情感,又有"剑气"--刚健而又犀利的理趣.而他的心性中最主要的就是"空",其影响深远的山水诗深僻幽寒,多孤高杳渺的隐逸风调,往往流露出灵慧秀雅和空寂幽静的情怀.他的诗歌,具有特殊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3.
霍建波 《唐都学刊》2004,20(3):39-42
作为韩孟诗派的开山奠基者,孟郊是中唐一位很有个性的诗人,其诗歌颇多创新之处,他上承杜甫,并启迪和影响了韩愈及整个韩孟诗派的诗歌创作,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在诗歌主张上首倡"苦吟",强化了诗歌的抒情功能;在审美上,追求不美之美,扩大了诗歌的审美内容和审美视野;在艺术形式上打破常规,创作非诗之诗,在很大程度上给诗歌以自由。  相似文献   

14.
陈澍 《学习与探索》2007,3(3):198-200
诗的美感很大程度是通过意境体现出来的,而创造诗的意境必须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中国诗歌自《诗经》起就形成了比兴的形象思维方法,以物造境,言志言情,并且因为"情"的因素,使诗的意境由现实中的物上升为艺术中的"境",诗之美焕然而出。  相似文献   

15.
王培友 《学术交流》2020,(1):163-171+192
两宋理学家之"玩物从容",指的是实践主体以舒缓、不急迫的态度,研习、考察、把握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及其属类事物的本质、规律与相互关系等,表征着实践主体的和悦安乐的审美体验和定止心性德性品质或境界。不过,理学家对于"玩物从容"审美理想的论述,与其诗歌呈现出来的"玩物从容"思想并不一致。理学家"玩物从容"审美理想,可视作理学家"文以载道""因诗求道"等文道观念的具体实践。理学家"玩物从容"诗歌审美理想的诗歌书写,外显为与文人诗大相径庭的诗歌风貌。  相似文献   

16.
由兴波  孟伟 《唐都学刊》2005,21(3):86-88
苏轼对中国诗歌书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苏轼的书法艺术观中核心思想是尚"意",书法中真正融入了创作者的艺术情感、个人气质、学问才识,着力突出书法中蕴含的内在精神.他完成了对唐人尚"法"思想的反叛,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艺术观,开辟了宋书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17.
孙之梅 《求是学刊》2003,30(4):87-91
明代复古派之所以能够发动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文学复古运动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该派始终坚持文学本体的立场。通过辨诗文之别、诗与非诗之别 ,以及诗歌的时代之别 ,突现了诗歌的本体特征 ;强调诗歌的抒情功能 ,摆脱了议论、铺陈、性理对诗性的裹挟缠绕 ;诗歌六义中特别拈出比、兴二义 ,确立了诗歌的创作原则。辨体、抒情、比兴构成了复古派的文学本体论 ,也是复古派最有价值的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刘宁  肖婷中 《唐都学刊》2012,28(5):22-30,39
《全唐诗》中对渭水有过描述的诗人共90位,而这90位诗人创作了128首"渭水诗"。这些渭水诗大体可划分为借景抒情诗、怀古咏史诗、即事感怀诗、唱和应制诗、送别友人诗、战争苦难诗、挽歌悲泣诗、其他八类。这些"渭水诗"在唐代山水诗发展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达到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顶峰。  相似文献   

19.
韩高年 《学习与探索》2003,10(5):109-111
以文学成熟时代的眼光看"谣"、"谚"、"歌",它们与诗无大的不同。因为成熟的诗歌,只凸现文本。但无论从语源学的角度,还是从传世文献的记载出发去考察,都会发现,先秦时期"诗"的概念与"谣"、"谚"、"歌"有很大的差别,而与"颂"十分接近。按产生顺序来说,先有谣、谚、歌、颂,然后才有"诗"。因为"诗"有"志"、"持"二义,所以又有主"志"之诗与主"颂"之诗两种形态,这两种形态的"诗"亡,然后有"辞"的出现。从这些概念的分合中可以看出,先秦诗歌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谣、谚、歌———诗(志、颂)———辞"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查洪德 《求是学刊》2013,40(4):130-141
"自然"论是元代诗学的一个时代话题。元代文人没有唐代文人那样强烈的功名意识,也没有宋代文人那样沉重的历史使命意识,他们愿意自然地活着,自然地写诗,写自然的诗。元代诗学倡导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宋人刻意为诗的反思。"自然"在元代诗学中,主要不是风格概念,而是关于诗歌本源和生成问题的思考,或者认为诗歌得自天地之自然,以为自然乃"目前之画本,胸次之诗材";或者认为诗歌发自人心,自然而然,发人心情志意趣之自然。至于诗歌如何臻于自然境界,或以为弃绝人为,纯任自然;或以为超越人为,复归自然,"句成而无锻迹"",篇成而无铸痕",功夫到处,圆融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