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归责原则是判断侵权责任构成的基础,此于商业秘密侵权行为也不例外.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因其具体的责任承担方式而异:于损害赔偿责任,应采过错推定原则;于停止侵害、消除危险的情形,则应实行无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2.
基于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复杂性,对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不宜实行统一的归责原则.对著作财产权侵权行为应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对著作人身权侵权行为则应实行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侵犯著作人身权的,应当允许著作权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在特定情形下侵犯著作财产权的,也应当允许著作权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以充分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对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归责原则的选择、责任范围的规定等还存在诸多问题。责任主体应当包括直接控制车辆的全部非所有人,特别是借用人和承租人等。在机动车被借用、租赁等非所有人直接控制的情形下,借用人和承租人等非所有人和机动车的所有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应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不同的责任形式,责任范围也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之归责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宁夏社会科学》2007,21(6):171-174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不完善,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的不一致,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实施带来诸多不便。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的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同时列举法定的免责事由以避免道德危险,且保持与《强制保险条例》的一致性;明确责任主体,强调责任限额内保证对人身损害的赔偿,将财产损失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5.
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要涉及归责原则、赔偿主体和赔偿范围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在归责原则方面,我国实行的是分段责任制。在赔偿主体方面,我国实行的是保险公司和运行支配者相结合。在赔偿范围方面,我国实行的是全部赔偿和过失相抵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吴祖祥 《兰州学刊》2004,(5):166-168
侵权行为归责原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学者们对中国的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体系的建构众说纷纭.笔者在文章中阐述了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涵义、历史演进,并对归责原则进行了法理分析,认为我国的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体系应由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构成.  相似文献   

7.
论知识产权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不以侵权人有过错为要件的归责原则.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在有过错的情况下要承担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在无过错情况下,也要承担诸如停止侵害等民事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包括保险责任限额外机动车保有人的侵权赔偿责任和保险责任限额内保险人的保险赔偿责任.前者以公平与效率价值的平衡为基点确定责任归责原则利于各方利益均衡;后者乃保险人之保险义务,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中,一旦交通事故发生,保险人即依照"限额无过失主义"赔偿原则履行义务.该险以利于受害人迅速、有效并且得到基本保障为目的,实效上却因该险的缺陷而减损.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学界围绕归责原则引发的讨论,与其中"责"之所指密切相关.从表面上看,这一争论异常激烈,但如果明确归责原则之"责"仅限于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则各方见解并无对立.因此,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应强调归责原则的适用范围以损害赔偿责任为限,明确归责原则的"责",仅指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而非泛指各种民事责任或者侵权责任,即更具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基本责任方式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基本责任形态为替代责任和自己责任.如果构成共同侵权,则形成连带责任,出现的责任形态是自己责任的连带责任和替代责任的连带责任.应当根据侵权责任形态的基本原理,确定机动车交通事故基本责任形态的一般规则.  相似文献   

11.
数字图书馆用户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修正与重新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用户是参与数字图书馆运行的数量最大、最活跃的主体之一,其侵权行为因基于网络运行而具有特殊性,归责原则也应该不同于非网络侵权的归责原则.在我国法律对网络著作权的归责原则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实践中应区分不同情况,对数字图书馆用户的直接侵权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对其间接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以更有效地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侵权究竟应适用何种归责原则,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介绍和分析了两种不同的主张,考察了无过错归责原则的起源和发展,提出了应根据不同的责任类型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的主张,即对停止侵害,应一律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而损害赔偿,则应一律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3.
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所作的责任认定,其性质、地位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对责任认定能否提起行政诉讼、责任认定能否在损害赔偿诉讼中直接采用的问题.对此,在理论上争议较大.公安机关的责任认定行为是一种可诉行政行为,即行政确认行为.它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仅是一种普通证据材料,相当于专家的证言.  相似文献   

14.
《侵权责任法》将单位责任与雇主责任规定为统一的用人者替代责任。用人者替代责任应采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在劳务派遣法律关系中,派遣单位与用人者之间为民事合同关系,派遣单位与受派劳动者之间为特殊劳动关系,用人者与受派劳动者之间为衍生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关系应视为共同雇主与受派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对于劳动者在劳务派遣中的职务侵权行为,用人者承担无过错责任,派遣单位承担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专家侵权责任的案件日益增多,而我国相关立法却存在着缺陷和空白,致使专家侵权纠纷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法的核心规则和灵魂。从事专家侵权责任的理论研究,必须首先研究其归责原则。通过对专家侵权责任概念的界定、特点的归纳和对归责原则进行必要的梳理,结合专家侵权责任的特殊性,探究专家侵权责任应适用的归责原则,并对我国专家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的立法现状加以评析,为我国专家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环境污染侵权领域,仅以有损害后果以及污染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论其行为是否合法,笼统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一元规则体系往往不利于当事人真正实现权利.现阶段应引入二元归责体系,以公平责任弥补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保护上的单方性和惩罚上的绝对性之不足,使两者能够在该体系中实现互补与协调统一,真正构建出相对合理的归责体系.  相似文献   

17.
侵害知识产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侵害知识产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知识产权法学界存在过错责任说、无过错责任说与混合说的论争,这些论争缺乏一个共同的讨论平台。在对侵权责任形式区分的基础上,应当将归责原则限定于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上,继而,应当建立一个多元的、开放的、立足实践的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而不是一元化的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事故侵权归责原则,是指确认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归属所必须依据的法律准则,即依据何种标准来确定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民事责任。一、国外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概述美国从过错责任到无过错责任的演变。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大多数州的判决还对交通事故的加害人采取过错责任原则。虽然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以制定法明文规定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彻底放弃过错责任,而直接采用无过错责任制度,但是,以保险制度为一种中间步骤,美国侵权法在道路交通事故领域的发展趋势正在逐渐向无过错责任制度演变。德国率先确立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9.
双方无过错责任侵权行为是特殊侵权行为中的特殊形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法律在确定无过错责任原则时,强行规定了具有某一特征的一方为加害方,另一方为受害方,加害方与受害方是恒定的.其归责原则不再是无过错责任原则,而是过错责任原则,可以根据双方履行注意义务的成本建立模型,判定各方的过错程度.  相似文献   

20.
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法的核心概念,它是确定侵权行为责任及赔偿范围的依据。归责原则体系是归责原则之间的构成,它起着统帅侵权行为法的作用,影响甚至决定侵权行为法功能的发挥。确立合理的归责原则体系是侵权行为法立法的重要课题。归责原则体系应该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其体系内各归责原则应是既相互区别,各有功能,又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过错应为归责原则体系逻辑连接点,归责原则之间的层次性则是它们互相分工互相补充功能的体现。杨立新教授的《侵权责任法》草案主张的"三元论"归责原则体系因具备内在逻辑联系和层次性而较之其它归责原则说更具有合理性。这种具有共同的伦理基础并且具有鲜明层次性的归责体系制度设计无论从形式美感角度还是从实质功能发挥上,都应比缺乏内在逻辑联系和共同的伦理基础的的归责体系制度设计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