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哀牢族属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哀牢族的族属问题,史学界前后提出过三种主张:一种意见认为哀牢属于濮人,哀牢王国是濮人所建;一种意见则认为哀牢国为百越系统的越人所建,其族属于百越;而目前最为流行的说法是哀牢为“昆明”族说。这种意见认为,哀牢是西汉初年滇西“昆明”部落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对濮人研讨,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濮人起源:有“江汉”说,一说“在今湖北枝江县南”,①一说在今湖北秭归县西。②有“元江”说,今云南元江上游古称为濮水,“濮之得名,盖因于濮水”。③有“岷山”说,说濮人是“起源于甘川交界的岷山山地”。④其迁徙:有“西迁”说,“江汉地区的濮地被楚所并,濮人有的溯江而上,迁到西南地区。”⑤有“东迁”说,“百濮起于云南,而遍及于西南各省也。”⑥有“东、西迁”说,濮人原住在岷山山地,后一支向东迁徙,一支向西迁徙。⑦其族属:有“氐羌”说,古有《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引徐广曰,“僰  相似文献   

3.
四、濮人族属辨析 濮人,先秦时称为濮,秦汉时称为濮或僰,魏晋后多称为僰。其族属,有种种说法:古代,《史记·主父偃列传》、《汉书·伍被传》及《扬雄传下》作“羌僰”,意“僰”为“羌”;《盐铁论·备胡》、《后汉书·杜笃传》作“氐僰”,即“僰”为“氐”。概言之,“濮(僰)”是源于“羌”或“氐”。至近代,一些民族史研究者,(47)大都从此二说;  相似文献   

4.
濮、彝与竹崇拜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濮人与彝族古史上的濮人,居于今豫、鄂、湘、川、滇、黔六省之地,是我国中南、西南的一大土著族群,史称百濮。从有关民族学材料看,彝族与古濮人有着渊源关系。流传于川、滇、黔三省彝区的《支格阿龙》说,濮族女子濮莫列衣,去玩神鹰时,被神鹰滴血于身而孕,生下支格阿龙。这个传说,是彝族与濮人有族源关系的折光反映。又,《西南彝志》卷19里有“能沽卜  相似文献   

5.
一、有关哀牢的不同记载和哀牢族属的不同看法 《后汉书·西南夷传》载: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以哀牢内属,置永昌郡;永昌郡领原益川郡西部都尉所领的不韦(保山)、嶲唐(云龙)、比苏(兰坪)、叶榆(大理)、邪龙(巍山)、云南(祥云)六县及哀牢内属后以其地所置的哀牢、博南二县,共八县。东汉永昌郡的设置,是东汉开国后经理西南边疆的一件大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西汉武帝于云南地区设置益川郡的继续。有关哀牢内属的记载,在现存史籍文献中可以看到的,最早的要算东汉初年人王充(27—97)的《论衡》,在《论衡》一书中的《宣汉》、《恢国》、《佚文》三篇里都提到了哀牢。《恢国》篇中说:“方今哀牢、鄯善、婼羌,降附归德”、《宣汉》篇中说:“方今匈奴、鄯善、哀牢,贡献牛马”。在这两篇里提到哀牢这一名称,都是与鄯善、匈奴、婼羌相提并论,藉以论述东汉王朝的“化不宾为齐民”,论  相似文献   

6.
“哀牢”是云南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今滇西地区保山至大理一带。据《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古哀牢国。……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有穿胸儋耳种。闽越濮、鸠僚,其渠帅皆曰王。”《后汉书·西南夷传》也说:“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据文献记载,“哀牢”大致形成于西汉末或东汉初,其分布范围较广,生产水平也高,在当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属于较先进的民族。  相似文献   

7.
彝族族源源于羌,也源于濮。濮在西南分布广泛,百濮为西南土著。彝族的基础为外来羌与土著濮的融合,濮是彝族族 源的一元。至今,我们仍可在彝族习俗中看到濮人的遗俗:龙崇拜,竹崇拜、“衣著尾”。  相似文献   

8.
濮族是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族系,以自称“濮”而得名。远古时期的濮人有把自己的居住地命名为“濮”的习惯。这种习惯在西藏地区沿袭至公元7世纪。 濮族活跃于中国民族历史舞台,可上溯至史前传说时代。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濮族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过特殊的地位,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9.
史籍中的哀牢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系统辑录有关古哀牢国史料的基础上 ,梳理前人研究成果 ,认为哀牢国大致形成于战国中后期 ,终竟于东汉前期 ;疆域同于魏晋永昌郡 ,政治中心在今保山隆阳 ;哀牢民族包括濮、越、氐羌三大族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南地区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尚书》等先秦古籍中就有记载。《尚书·牧誓》中记载的庸、蜀、羌、、微、卢、彭、濮人,从武王伐纣,武王称之为友邦的八国,就是西南地区的各族。《疏》注:“此八国,皆西南夷也。”另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正妃嫘祖生了两个儿子,“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濮,生高阳。……是为帝颛顼也。”此处提到了西南。同时,西南地区也有丰富的文物资料如广汉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与古籍相佐证。但总的说来,汉文  相似文献   

11.
巴人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随着考古发现的材料增多,人们研究巴的历史问题亦随之深入,且著述甚丰。但研究中仍有不少困惑。 一、巴人 “巴人”作为广义的族称、人称,都是无可非议的。这犹如“濮人”“越人”等一样。这种称谓都是一种泛称。在文献史籍中,中原及其它族别国属的人们,称这个区域或那个区域的人为“巴人”、“濮人”、“越人”、“西南夷”、“百越”、“百濮”……如此等等都是不足为怪的。  相似文献   

12.
四川珙县悬棺族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珙县悬棺族属有“(濮)人”说,也有“僚(仡佬)人”说。而从悬棺最多最集中的珙县洛表镇麻糖坝实地考察和历史考证,分析悬棺里的随葬品,悬棺族属应为“都掌”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国古代濮族,学术界长期并存两说:一说认为,濮非单独一族系或民族,只是越族的别称;另说认为,濮非越,是一个单独的族系。笔者从后说。 过去诸家论及濮族分布,多以略指为限,殊嫌不足,笔者不避繁冗,尽力胪陈有关濮族的各种记载,全面考察其分布状况,以作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濮本字“仆”,最早见于甲骨文。濮作为族称见于载籍,如《尚书·牧誓》记,商末,周武王兴兵伐纣,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族参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关于滇和昆明人的族属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兹将其争论中的几种观点简述如下。 关于滇人族属的争论 1 百濮说 汪宁生在《晋宁石寨山青铜器图象所见古代民族考》(《民族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一文中认为:“滇”人及其他椎髻民族是西南的土著居民,他们应属于“百濮”之  相似文献   

15.
江应梁先生的《说“濮”》一文(以下简称江文)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但其中关于三国时的山越不是“浙江境内的越人部落”而是“原先楚国境内遗留下来的百濮部落”的看法,则似可讨论。对此,笔者本着学习和求教的心情,愿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与江先生商榷;并对山越的族源问题,作一粗略的探讨。濮与山越无涉江文为了证明山越为濮的后裔,提出了“江汉到会稽这一片地”是“濮族分布区”的说法。江汉为濮族分布地是有史可徵的;但这“到会稽这一片地”怎么也成了濮族分布区了  相似文献   

16.
巴、越是否有同源共祖关系呢?这个问题很大,材料不足,不能作出结论。但巴部族是一个以地缘为纽带的共同体,巴子有时姓姬,属华夏族,有时为巴氏廪君,属蛮(延虫)族,有时为板楯蛮,属濮僚族。总之巴部族还有许多小宗族(或氏族),其中有些可能就是越族。 常琚《华阳国志·巴志》云:“其属有濮、(?)、苴、共、奴、獽、夷、(?)之蛮。” 《隋书·南蛮传》云:“南蛮杂类,与华错居,曰(延虫)、曰、曰俚、曰獠、曰拖,  相似文献   

17.
《巴蜀文化初论》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中舒先生作《巴蜀文化初论》,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二期,其中颇多创见,而论及西南诸族的问题,则亦有可以商榷者。徐先生认为板楯蛮(亦称为賨人)是巴族,这是对的;但是文中又说:“哀牢和氐,都属巴族。”(《四川大学学报》1959年第二期22页。以后省去学报,只注页数。)又说:“板楯也是廩君之后。”(28页)又说:“賨民就是板楯蛮,他们都是廩君之后,六朝时又有巴氐之称。”(32页)又说:“古代巴族又有僚称。”(33页)这样一来,廩君蛮、哀牢、氐、僚诸族,都变成巴族了。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愿意提出不同的意见与徐先生讨论。  相似文献   

18.
民族自称是一个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显性特征之一 ,它往往与该民族的源流有一定关系 ,用自称当中的一些特征往往可以廓清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线索。彝族自称中的“濮”、“泼”、“拔”等特征是古“濮人”之“濮”在彝族文化 (自称 )中的延续 ,“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彝族的源流关系。本文以史籍资料和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相结合 ,参考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来论证彝族与古“濮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 《周礼·太师》云:“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毛诗序》亦曰:“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这里所谓的“赋”,究为何意?历来学者的认识很不一致。或以为指作诗方法,即铺采摛文,直言其事;或以为是用诗方式,即使于四方,歌诗显志;或以为乃赋体之原始,即六义附庸,蔚为大国,亦即班固所谓:“赋者,古诗之流也”(《两都赋序》)。前两说,虽略不相类,但古今学者,多有附和,几无异词;而后一说,虽亦有赞同者,然持异议者却不乏其人。例如范文澜先生在其《文心雕龙·诠赋》校注中说:“赋、比、兴三义并列,若荀屈之赋,自六义之赋流衍而成,则不得赋中杂出比、兴。今观荀屈之赋,比、兴实繁,即士(?)所作,有狐裘龙茸语,三句之中,兴居其一,谓赋之原始,即取六义之赋推演而成,或未必然。”李伯敬和褚斌杰同志也都继承其说,并从几个不同方面作了发挥论证,否定第三种意见①。  相似文献   

20.
乙、初唐洱海部族的社会生活 西汉以来的纪录,洱海区域散为部族,没有联合为一体的组织。到蜀汉时期,虽成立云南郡,有较大的部族组织,也还没有成为整个区的部族联结,其所以如此,当由于原住着的昆明族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后来有哀牢和僰人迁来,建成部族,各以族属自成区域,没有进步到各族属统一联合的组织。这种情形,直至初唐时期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