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殷杰 《阴山学刊》2004,17(5):5-10
从20世纪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历史发展上看,哲学方法论演变总结了语用思维在德国、英国、法国和美国哲学传统以及维特根斯坦和哈贝马斯哲学中的表现形式和基本观念,并从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合流的角度揭示了语用思维的意义;揭示了语用学转向给哲学研究带来的新的思维和观念,指出"语用学转向"为哲学提供了新的对话平台,使科学逻辑不可逆转地为科学语用学所取代,形成了新的哲学发展生长点。这对于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发展路径,探究哲学方法论的演变和哲学思维的演进均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哲学萌芽于古代社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人本主义是文化哲学形成的标志;二十世纪初以后,文化哲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文化哲学逐步演变为世界哲学的主流。“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同西方现代文化哲学的斗争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西方哲学中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体性问题在西方哲学中经历了一个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历史演变过程。近代哲学明确确立了主体性的概念 ,首先提出了主体性问题 ,但把主体性限定在认识论的范围之内 ,把主体性等同于自我意识 ,陷入了唯我论的困境 ;胡塞尔构成了主体性问题演变过程中的中间环节 ,一方面从认识论上论证先验自我的构造功能 ,另一方面又提出先验的主体间性 ,试图摆脱唯我论困境 ;当代哲学超越了认识论的视域 ,以主体间性代替主体性 ,从本体论和语言学哲学的角度重建主体间性 ,走出了意识哲学方法论的唯我论  相似文献   

4.
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学说,其永恒主题是人、世界和超越存在。但是,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生活的哲学,其主题是随着时代的精神境况而不断演变的。本文从时代精神境况人手,着重考察了西方哲学史上各个时期哲学主题的演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哲学的“世界”主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5.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语用学的构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立足于20世纪分析哲学的历史发展,从哲学方法论演变的视角上,阐述了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的产生背景、具体内容和思想差异,揭示出维特根斯坦哲学观念发生根本变化的"语用学动因",指出发生在维特根斯坦哲学视野中的"语用学转向",为哲学提供了新的对话平台,形成了从语形和语义分析方法向语用分析方法转变的趋势,构筑了新的哲学发展生长点,对于理解和把握后分析哲学的发展路径,探究哲学方法论的演变和哲学思维的演进均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语用学转向”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立足于 2 0世纪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历史发展 ,从哲学方法演变的视角上 ,阐述了“语用学转向”的内在动因 ;总结了语用思维在德国、英国、法国和美国哲学传统以及维特根斯坦和哈贝马斯哲学中的表现形式和基本观念 ,并从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合流的角度揭示了语用思维的意义 ;分析了科学解释模型、指称理论、真理观念和意向性思维朝向语用化的发展 ,揭示了语用学转向给哲学研究带来的新的思维和观念 ,指出“语用学转向”为哲学提供了新的对话平台 ,形成了新的哲学发展生长点。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上,唯心主义哲学一般采用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而唯心主义哲学内容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通过形式的演变和转化表现出来的。因此,对唯心主义形式发展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古今西方哲学家对于“存在”范畴的不同表述 ,揭示了“存在”这个西方哲学核心范畴的演变过程 ;恩格斯关于“存在”的科学定义对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有重要意义 ;“存在”的内涵仍将会随着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近代西方哲学发生了认识论转向,这种说法是非常不全面的。不同于古代哲学和中世纪哲学,近代西方哲学发生了三大转向:一是科学化转向。近代科学和哲学分离,近代科学获得巨大进步,哲学模仿科学,追求成为严格的科学,导致哲学不再主要关注给人生提供价值和意义;二是政治化转向。哲学和政治的结合导致哲学的政治化和政治的哲学化。哲学政治化导致哲学变为意识形态,政治哲学化导致政治生活的理性化和享乐化;三是历史化转向。近代西方哲学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哲学被看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而不能脱离历史时代,结果哲学陷入了历史主义的洞穴。认识近代西方哲学的“三大转向”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10.
李嘉图之后 ,古典经济哲学方法出现了两个迥然不同的分支 ,一是西方经济学方法论 ;一是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但同时也孕育着西方经济学的危机。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是在批判和继承古典经济哲学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对西方经济学及其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所谓哲学对象的演变,其实质就是认识的发展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对于哲学与其它知识部门的相互关系所做的一种调整。本文旨在探讨哲学对象的历史演变及其规律,从而以一个侧面反映人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没有哲学是一个伪命题,文章以哲学为例,分析中国哲学存在,反驳中国没有哲学的论调。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的哲学,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杨大春 《社会科学》2023,(12):16-25
西方哲学经历了古代的理性神学、早期现代的理性心理学、后期现代的经验心理学和当代的微观物理学四个阶段,相应的语言哲学形态则以神话学、语法学、语文学和语言学为模式。在现代哲学的演进及其向当代哲学的转换中,主体逐步变换其性质,不断丧失其地位;语言则不断摆脱其工具性,获得其自身性。解释学的角色与语言哲学的演变紧密相关。解释在古代哲学和早期现代哲学中是不必要的;它在后期现代哲学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但它在当代哲学中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寻找哲学发展的线索,我们应当关注哲学问题自身的演变。哲学在当代呈现出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纵横画面,从这种现象中把握哲学学派所研究的主导性问题及特点,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哲学学派存在的根据。深入研究这些新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据,考察传统哲学的主导问题和在历史上的内在演变,揭示哲学在当代的转向及主导问题,可以使我们能以一种自觉的意识介入到当代哲学的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的哲学传统论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  所谓经济学的哲学传统,意指哲学对于经济学理论的发生、发展以及范式革命的影响,表现为空间上的渗透和时间上的绵延。主要内容有:哲学对经济学主要概念、范畴的演变所给予的智力支持;古典经济学范式构建与西方哲学传统的关系;新古典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科学哲学、道德哲学的发展的关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影响;近现代实证经济学方法与实证哲学方法的关系;静态均衡分析与动态均衡分析的哲学根据;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在价值判断、经济理论与道德方面分歧的哲学本质;理性主义方法在古典、新古…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2017,(11)
作为马克思哲学本质显示之马克思法哲学,它是对"法是什么"的正面回答,是全部法理学的基础;作为马克思法学之理论基础,马克思法哲学既是支撑马克思法学成立的理性思考,也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的基石;在依法治国理念逐渐走向现实的前提下,管窥马克思法哲学演变逻辑,归纳其思想要旨,意在为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思想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希腊哲学为背景,分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希腊哲学中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这对于把握浩繁纷杂的希腊哲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理解“存在”概念在希腊哲学中的内涵变化是问题的核心。从分析自然哲学、智者和苏格拉底哲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入手,剖析了希腊人对于“存在”从寻找万物本原,追问事物共相,创建理念世界,到个体事物即是实体的思维演变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理性思维从感性向抽象、从客体意识向主体意识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8.
自维科创立历史哲学以来,历史必然性问题一直是西方历史哲学关注的中心问题,至今仍是当代西方历史哲学争论的焦点;全面而科学地解决历史必然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思想史的巨大贡献,然而,唯物史观的历史必然性观念在当代又受到种种的曲解,非难和挑战。本文拟就西方历史哲学中的历史必然性观念及其演变作一  相似文献   

19.
哲学与宗教同为人类社会生活最抽象、最集中的反映,都是人们的世界观,同其他意识形态相比,二者有着更多的相关联之处。马克思说:“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黑格尔则认为,哲学与宗教是用不同的形式来把握同一对象。在欧洲古典哲学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哲学与宗教始终是搅在一起的,“我们很少会碰到绝对无神论的例证”,几乎每一哲学都有与自己相应的神的观念,哲学家们的神的观念同其哲学理论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神的观念的演变,与两条哲学路线的发展和演变有相同的逻辑过程。因此,考察欧洲哲学史上神的观念的演变,是哲学史研究中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走向"身体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西方传统哲学不同,就实质而言,中国传统哲学与其说是一种意识范式的哲学,不如说是一种后意识的身体范式的哲学;与其说是以意识→范畴→宇宙为其哲学图式的话,不如说是以身体→两性→族类为其哲学图式;与其说是以事物之还原的分析主义为其哲学方法,不如说是以生命之生成演变的系谱学为其哲学方法。走向"身体哲学",才能认识到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才能使中国哲学研究告别以西方哲学为元话语的庞大叙事,同时,我们也才能使中国传统哲学与人类哲学新的时代精神接轨,并继往开来地使其重焕生命的青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