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所宣扬的投降主义的主题思想,正是通过作品主人公宋江体现出来的。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投降派的典型,过去却有人说是“经过群众斗争考验的”“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其理由有三:一曰,宋江有“正确的政治路线”,“为梁山立下了不朽的革命功勋”;二曰,宋江“器重人才”,是“组织家”;三曰,宋江“对人民群众深切关怀”,是“起义英雄”。这完全是为叛徒歌功颂德的修正主义观点。今天,我们必须站在路线斗争的高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廓清是非,正确识别宋江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2.
《水浒》中的宋江,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主要人物。他是一个“应该基本上加以肯定的正面人物”,还是应该加以否定的反面人物呢?是对梁山泊农民革命运动作出过贡献的“非常杰出的领袖”,还是钻进梁山农民队伍的“蛀虫”?马克思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各种形式的内在联系。”让我们来剖析一下宋江在梁山农民起义的各个阶段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各种形式的内在联系”,来揭示宋江的本质,从而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我们识别真假马列主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军事原则是“直接地和基本的政治原则联系着的”。政治路线决定军事路线,一定的军事路线总是从属于并服务于一定的政治路线。《水浒》中的宋江,在政治上推行一条“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最后受招安的投降主义路线,与之相适应的在军事上则顽固地推行一条反动的投降主义军事路线,全面修正了以晁盖为代表的农民革命的军事路线。认真剖析宋江的投降主义军事路线,可以使我们  相似文献   

4.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民族问题上,是坚持团结、维护统一,还是破坏团结、大搞分裂,这是毛主席革命路线与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斗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区别革命与反革命的一条界限。早在1957年,毛主席就把“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作为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中的重要一条,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可是,惯于搞修正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的“四人帮”,却公然对抗毛主席的指示,在他们一  相似文献   

5.
说到《水浒》中的宋江,有人赞美他是农民起义中“非常杰出的领袖”,说他的“受招安”,只是他“软弱、妥协、动摇的一面”,是“农民的局限性”。果真如此吗?不!“受招安”,就是投降,就是叛卖革命! 把宋江的投降主义算作“农民的局限性”,实质上就是抹煞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两个对立阶级、坚持农民起义路线和推行投降主义路线两条路线的原则界限,就是为投降主义辩护。这是大是大非问题,必须辩论清楚。  相似文献   

6.
《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大军一到,便受招安;以至最后充当封建统治者的奴才,镇压农民起义,是宋江搞投降主义的“三部曲”。宋江就是沿着这个过程,改变梁山泊义军的性质,叛卖农民革命事业的。充分利用《水浒》这部反面教材,剖析宋江投降主义的“三部曲”,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识别什么是投降派,进一步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  相似文献   

7.
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搞修正主义的人,必然要搞分裂,搞阴谋诡计,最终都逃脱不了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这是阶级斗争的一条客观规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批判王张江姚“四人帮”时,以王明“二十八个半”反党宗派集团破产的历史教训为诫,指出:  相似文献   

8.
《水浒》在七十二回中写宋徽宗在睿思殿素白屏风上亲笔写下“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四大寇”名字,接着通过到东京搞投降活动的柴进的嘴说道:“国家被我们扰害,因此时常记心,写在这里。”实际上,这是作者的“革命有罪,投降有理”的反动宣传。北宋末年阶级斗爭空前尖锐,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打击了北宋王朝的统治,危及到地主阶级的生存。封建地主阶级的总头子宋徽宗,对农民起义恨得要死,怕得要命,为了提醒自己,才在深宫內院记下这篇黑名单,准备坚决鎮压。但他三番五次调兵遣将,围剿梁山,却都被打得大败亏输。这种形势,对于革命的农民来讲,好得很!可是窃取了梁山农民起义领袖地位的宋江,出卖了起义,鎮压了革命,这真是一場深刻的历史教训啊!为了认清投降派,解剖一下投降派宋江的一生,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晃盖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歪曲农民起义、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揭穿了打着革命造反旗号的宋江这类投降派的真面目,不仅是我们评论《水浒》的指南,也是我们识别投降派和投降主义路线的思想武器。但是在过去一些评论《水浒》的文章和著述中,一部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水浒》却成了“农民革命的史诗”,叛徒宋江成了“农民革命的英雄”。他们的一个基本论点,就是把宋江的投降主义算作了“农民的局限性”,并把这种观点称为“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在政治上和思想上推行的是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路线,这就决定了他必然要在组织路线上搞分裂,结党营私,在反革命策略上耍两面派,搞阴谋诡计。如同历史上一切搞复辟、开倒车的反动  相似文献   

11.
“文革”时期,在大力贬抑宋江的同时,一些评论家对晁盖进行了褒扬,甚至称其为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其实,若依笔者来看,当时对宋江的贬与对晁盖的褒,皆有人为的主观因素掺杂其中,都不符合书中描写的客观实际。也就是说,对宋江贬得过头了,而对晁盖则又颂扬得过头了。诚然,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和梁山革命事业的创始人,晁盖的确功不可没,但总体来看,晁盖却算不上杰出的农民领袖。  相似文献   

12.
古往今来,大凡政治上的投降派,都必然要在组织上搞分裂。一部《水浒》,在着意塑造、美化一个投降派的艺术典型的同时,也塑造、美化了一个分裂主义者的典型形象。这个典型,就是宋江。 然而,在过去对《水浒》的一些评论中,有一种观点:承认宋江搞了投降,但又不  相似文献   

13.
《水浒全传》是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贯穿全书的一条中心线索,是梁山农民军中革命派和投降派的斗争。李逵,是革命派代表,是好的,他不愿意向封建王朝投降。宋江,是投降派代表,他虽居领袖地位,但搞投降,篡改农民军正确路线,接受招安,是一个叛徒、投降主义者。由于作者站在反动阶级立场来描写这场斗争,鼓吹投降主义,反对农民革命,因此,在塑造人物时,总是极力美化投降派人物宋江,而对革命派人物李逵却极尽污蔑攻击之能事,把许多剥削阶级的丑恶思想和行为硬栽到他  相似文献   

14.
《水浒》第三十九回写了宋江浔阳楼题“反诗”。诗中有“敢笑黄巢不丈夫”之句,宋江自吹自擂,讥笑了唐代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而被宋江所笑的黄巢,恰也有两首吟咏菊花的诗歌。“有比较才能鉴别。”宋江既然讥笑黄巢,我们不妨将二者的诗歌作一点剖析,以明是非,定真伪,看看究竟谁才是贻笑天下的可怜虫!  相似文献   

15.
《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宋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投降派。然而,《水浒》自明代成书迄今的数百年里,大量的评论却把《水浒》捧为“农民革命的史诗”,把宋江吹成“农民革命的英雄”。他们一条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宋江是在外族侵略的情况下”,出于“民族意识”而招安的,所以“宋江受招安,有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①那么,宋江受招安到底是不是为了抵御外族入侵、保护人民利益?对此。让我们借助《水浒》这部反面  相似文献   

16.
反革命“四人帮”的头面人物江青,本来是一个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她对自己民族的历史一不了解,二不热爱,甚至扬言要对我国的文化遗产“彻底批判和与之彻底决裂”。可是,她对《水浒》中的宋江却有极大的兴趣,不但不“彻底批判”,反而大唱赞歌:什么宋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有智,有谋,有正义感”呀,什么“能团结人”呀,等等,拚命往宋江脸上贴金。宋江是个什么家伙,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就讲得一清二楚了:“一部《水浒》,说的很  相似文献   

17.
一部《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最后接受招安。它既不是什么“农民革命的史诗”,也不是什么“农民起义的教科书”,而是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水浒》的要害是投降,它的好处就在于可以使人民知道什么是投降派。《水浒》虽然以农民起义为题材,但它却从根本上歪曲了农民的革命斗争。作者通过精心塑造并竭力美化梁山领袖宋江,来达到他鼓吹投降、反对革命的目的。宋江不是农民利益的代表者,而是混进革命队伍中的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究竟对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是“造反有理”,还是“造反有罪”?是推翻以宋朝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王朝,还是“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维护封建王朝的反动统治?是坚持斗争,宁死不屈,还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接受招安,充当奴才?在对待这些重大的原则问题上,充分暴露了投降派头子宋江的真面目和《水浒》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  相似文献   

18.
《水浒》的作者为了宣扬投降主义,竭力为梁山泊农民革命的叛徒宋江歌功颂德,说宋江为人“仗义疏财,从而吸引了八方壮士云集梁山”。什么是“仗义疏财”呢?作者在书中说,所谓“仗义”就是能讲兄弟“义气”;所谓“疏财”就是能慷慨解囊,济人贫苦,无贪财之心也。其实这完全是在为宋江涂脂抹粉。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的“仗义疏财”实际上是完全没有的。宋江的“仗义疏财”是有阶级内容的,它不过是为了欺骗人民、出卖农民革命而使用的反动手腕罢了。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指出:“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水浒》也不例外。对《水浒》这部书,毛主席作了最深刻、最精辟的评论,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  相似文献   

20.
从“聚义厅”到“忠义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梁山农民革命事业的奠基人晁盖不幸牺牲后,混入农民革命队伍的地主阶级分子宋江,趁机坐了第一把交椅,随即当众宣布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是作者出于反动的创作意图,而精心设置的一个重要情节。它标志着宋江篡改了以晁盖为首的农民起义的革命路线,公开地推行投降主义路线。“聚义”和“忠义”,只一字之差,却代表了革命和投降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路线。晁盖上梁山前,就与吴用、三阮等人“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公然向封建“王法”桃战,揭开了梁山农民起义的序幕。晁盖当了梁山首领,一开始就在聚义厅宣称:“各人务要竭力同心,共聚大义”,为这支起义军提出一条革命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