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及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貌是制约会话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国家的人们遵循不同的礼貌原则.比较英汉文化中礼貌语用准则的异同,可见双方的共性是目的层次上为他人着想、表现手段上委婉曲达;双方的不同之处主要存在于表达手段和优先遵循准则上.针对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应积极学习和了解彼此双方的礼貌准则,交际过程中向对方靠拢,采取适应对方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国共双方对重庆谈判都高度重视,派出得力人员组成谈判代表团。中共代表团以毛泽东为首,辅以了解全局、富有谈判经验、机智灵活、刚柔相济的周恩来、王若飞。国民党代表团由蒋介石操纵,指派政治上老练通达,能严格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针办事,且主张用政治方法解决中共问题的资深官员组成。双方代表团的最佳组合,预示着谈判斗争的激烈艰难但亦有所结果。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举行的日内瓦会议为中美进行外交谈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尽管两国在会议上存在着严重的对立,但围绕着国民遣返问题仍进行了外交接触与谈判。中美之间的外交接触与谈判之所以能得以进行,一方面是由于中美双方在朝鲜战争之后修正了对彼此的认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双方的最高决策层采取了现实主义战略。中美双方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以及之后的外交接触与谈判,为此后长达15年之久的大使级谈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东北问题在战后国共双方的全盘战略部署 ,以及中国从和平走向战争的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946年 1月停战令下达后 ,由于国民党坚不承认中共在东北的地位 ,导致东北战争的爆发。在马歇尔调停之下 ,东北暂告停战 ,但是美国前后不一的立场得不到国共双方的认同。更由于国民党的顽固自大 ,使东北停战期内的谈判一无成果 ,国共双方在以往几个月中因为内外形势而建立起的脆弱互信 ,并未因东北停战而得以继续。相反 ,国共双方均对全盘战略作出重大调整 ,东北问题最终牵动大局 ,全面内战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5.
华北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的腹地,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民族矛盾急骤上升的形势之下,从国民党“五全”大会到西安事变前,国共双方主要通过四条途径进行了一系列的秘密接触。尽管由于国民党的反共立场以及国际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共双方谈判最终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国共合作也迟迟未能建立起来。但历时一年的国共秘密接触在为抗日储存军备力量、铺垫政治基础等方面仍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共在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中的斗争与让步何增光斗争和让步是谈判的两个策略。在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国共双方为了共同抗日举行了多次谈判。在谈判中,中共中央及其代表从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既坚持了原则,又作了必要的让步,经过斗争一...  相似文献   

7.
<正> 对于促成重庆谈判的因素及国共双方谈判的动机,史学界表述了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意图是在政治上争取主动,同时利用时间,作发动全国内战的准备。”这也是传统的,已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有的则认为“蒋介石谈判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诱使中共交出政权和军队。”对于中共赴重庆谈判的原因和动机,认为一方面在于争取时间,加紧准备自卫战争;另一方面是为了在谈判中揭露美蒋反动派教育人民。  相似文献   

8.
当全国进入抗击日本侵略的时候,作为中国政府首都的南京,见证了国共两党在此问的一系列谈判,双方确认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文件,最终实现了国共之间的第二次合作。  相似文献   

9.
一九四六年夏季的中原突围,揭开了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在此前后,围绕着中原战事,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美国政府的代表在谈判桌上展开了尖锐复杂的斗争。这场斗争从一九四六年一月开始到八月止,共八个月的时间,大致可以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一月至六月,斗争焦点在停止围攻中原部队让其转移到苏皖解放区或华北解放区。第二阶段从七月至八月二十四日,斗争焦点在国共双方军队立即就地停火,以谋求政治解决。前一阶段虽签订了四项协议,但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后一阶段国共双方均利用谈判达到政治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谈判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为宗旨。异质文化背景下,谈判双方的言行要彼此调适,以尽量减少不同文化特点所带来的摩擦。谈判具有与日俱增的研究价值,我们应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结合决策软件的研发,加强对谈判的研究,以便让谈判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商务谈判逐渐把文化背景和文化冲突等文化因素纳入影响谈判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中。只有认识到中美文化的差异和对商务谈判的影响,才能发现导致彼此误解或冲突的真正原因,最终才能寻找到有效的沟通渠道,把握谈判方向和进度。  相似文献   

12.
多哈回合谈判呈现新的特点,成员方的集团化和新兴国家的崛起影响了传统的南北矛盾和南南合作,新自由主义理论的退潮导致了WTO成员面临多元化的选择。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中国秉持"互利共赢"的对外政策,面临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大国和新成员等复杂定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丁大力 《国际论坛》2011,(5):7-12,79
1993年9月13日,巴以签署《奥斯陆协议》,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实现了相互间的承认。协议的签署要归功于巴以在奥斯陆谈判的巨大成功,这场谈判之所以能取得以前和之后难以达到的成就,从谈判学角度来看,主要与几方面因素相关:有利的谈判背景和成熟的时机、谈判始终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巴以双方对待谈判的态度、巴以双方对谈判抱有的乐观情绪、挪威介入方式的有效性。它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商务谈判是一项通过言语交流实现社会交互的经济活动。谈判过程实质上是己方利益最大化、他方利益受损最小化的过程。以马丁的积极话语分析理论为视角,借助商务谈判真实语料,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旨在揭示话步层面语用策略的成功选择如何使得谈判双方在利益对抗情境下实现各自的交际目标。马丁的话语分析理论迎合了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互利双赢”等经济理念,运用这一理论视角分析相关语篇,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知和运用不同的话语策略以达到不同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学良一生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直至晚年仍时刻关注海峡两岸的统一大业,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的鲜明政治立场,在大量的口述历史中留下了积极倡导两岸通过和平谈判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在谋求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等重要论述。张学良口述历史中的两岸观,对于当今探索、研究、解决两岸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鲜明时代特征,是其卓越爱国主义思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价值观对中美贸易谈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美两国贸易谈判中双方谈判代表的决策权限、谈判风格、对待合同以及对待长短利益的不同态度。培养和提高文化认知能力与跨文化情感能力,有利于缩短中美贸易谈判的差距,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陈宗海 《国际论坛》2013,(3):56-60,81
在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与安全和发展危机并存的形势下,中印关系的主流是深化交流合作,在首脑外交、边界谈判和亚洲共识等方面进展良好。存在矛盾与竞争是中印关系的支流,其历史原因主要是中印领土纠纷,现实原因主要是中国领先优势。中印关系发展包含三个维度,在国家层面谋求自主发展,在双边层面增进互信共赢,在国际层面打造亚洲世纪。  相似文献   

18.
根据社会互构论的基本理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即是城市和农村两主体互构共变的机制,包括城乡互构的主体、互构动力、互构方式和互构域四个要素。随着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探索日益丰富,"城乡整体互构共生"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逐渐显现出其优越性和合理性。该模式主张城市和农村是互构共生的,互动地位将趋于平等合作,双方相互关系的维持依赖于利益需要的满足,互构结果将是互惠双赢。惠州的实践证明,各地在深入把握城乡互构机制的基础上,建构既有自己特点又遵从普适规律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亚太区域的经济合作从整体上存在两条路径,即美国所主导的以TPP为代表的“美国自贸区版图”和东盟等16国所开展的以RCEP为代表的“亚洲自贸区版图”。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TPP协定的签署和RCEP的谈判使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加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出口竞争关系,使中国-东盟自贸区面临着受冲击、被稀释的可能。在此情境下,中国需要以开放的姿态对待TPP中的“新一代”高标准规则,明确RCEP谈判中的攻守利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尽快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自贸区体系,这样才能更加从容淡定地在TPP、RCEP框架下建设好中国-东盟自贸区。  相似文献   

20.
欧盟的小企业互助担保融资在多年发展中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对于发展我国的互助担保融资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在对其运作模式、管理框架、资金来源及风险管理与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互助担保机构实践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中国发展互助担保机构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