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郑欣教授是一位功力深厚、治学严谨的学者,他三十年如一日,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里不断探索,做出了引人注目的成绩。1989年8月,他的论文集《魏晋南北朝史探索》 (以下简称《探索》)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面世。这本34万字的著作,选辑了作者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论文18篇,其中11篇是关于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的论述,4篇是关于三国人物的论述,3篇是关于农民起义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修辞学正在走向繁荣。修辞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出现了前所来有的大好形势。不少论著不论在探讨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修辞学的繁荣,迫切要求修辞学史的研究也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古代有关修辞的论述虽然探讨的都是早已逝去了的史实,似乎与现实无关,却能大大影响今天的修辞学研究,不了解历史上的修辞理论、修辞手法的源头及其发展演变的轨迹,对昨天和前天的修辞学一无所知,也就不能正确认识今天的修辞论述。事实上过去修辞学史研究的落后已经影响了  相似文献   

3.
郑子瑜教授的《中国修辞学史稿》(以下简称《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 的面世,标志着汉语修辞学经过漫长的跋涉,已经步入了成熟期和繁荣期. 1964年,郑子瑜先生应聘为日本早稻田大学语学教育研究所客座教授.这年5月30日在"东京中国语学研究会"上,郑先生作了一次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中国修辞学的变迁》.1965年,这篇讲稿及四篇短文合成一本小册子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出版.这本约五万字的小册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张承宗《四库全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史料丰富,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尤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仅就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有关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文章中凡引用《四库提要》及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东地区成为当时移民大潮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山东地区人口的大规模迁出和迁入,不仅对山东区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引发了当地文化风貌的重大变迁。其中最显著的影响表现在儒、释、道三教的发展流变及其地位的升降变迁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山东地区文化世家的外迁和佛教的冲击引发儒学传统的衰落。(二)山东地区文化世家的外迁和北方人口(尤其是少数民族人口)的迁入及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促进了佛教在山东地区的蓬勃发展。(三)山东地区文化世家的外迁和佛教的兴起,使道教的发展较之佛教的发展相形见绌。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已有“龙学”之称,但人们却冷落了其《史传》篇。总观有关研究成果,除诸家注释外,专论之文,实为罕见,然对其评价却有两种不同倾向:一曰“彦和(刘勰字)妙解文理,而史事非其当行,此篇文句特烦,而约略依稀,无甚高论,特敷衍以足数耳。学者欲析源流,有刘子玄之书在。”二曰《史传》是我国史评的第一篇专论,开我国“史评的先河”。以上两种观点,流传颇广,多见书文,有失偏颇。为了正确评价《史传》在我国史学发展中的意义,本文分为:一、中国史评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一统”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夏,笔者在为王戎笙、陈祖武二位先生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中华文明》一书撰写《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一章时,曾谈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正统观念与大一统思想,但因篇幅有限,未能详论。嗣后,总觉得这一问题是魏晋南北朝史的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因此,又补充一些材料,撰写成本文。失当之处,欢迎同行们赐教。  相似文献   

8.
从史学发展的背景出发,从“史例”之作是否起于《春秋》、例之为体《左传》后曾否中绝及“中兴”之例是否始于干宝等方面对刘知畿的“史例中兴”说进行了考察,认为刘氏此说值得商榷,《春秋》经传及秦汉之时的史书并未有吏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春秋》经传注解尚“通”、史学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干宝在所著《晋纪》中始立叙例,此后诸史相沿,史例才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反映了此时期人们对史书编纂探讨的深入,对后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古代修辞学与《中国修辞学史稿》 很多人都以为,中国之有“修辞学”是“五四”运动以后的事。刘大白在《修辞学发凡》的初版序文中说: “中国人在说话的时候,修了几百 万年的辞,并且在作文的时候,也已经  相似文献   

10.
“诗文评”(诗学文论)之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诞生和繁荣,有很多特殊的历史机缘:一是汉帝国衰亡,堤岸崩溃,社会动荡而精神宽松,人们的思维空间骤然拓宽,造成了精神文化发展繁荣的良好机会;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和盛行,形成了对汉代中期以来儒学绝对主宰的大一统局面的反叛,这种精神氛围,给文人们提供了张扬个性、发挥创造性的良好环境;三是佛教和佛学的传人,对中国“诗文评”许多理论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一种强有力的催生作用,成为中国“诗文评”学科诞生和发展繁荣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浯言学、诠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此方法之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史料之拓展和解读之深入。魏晋南北朝诗文的史料价值,大致有二一,在政治、思想、文化、社会风习、个人生活等方面,可补正史之阙。二,大量个人情感心态成分本身即构成当时历史的一个侧面。用此时期诗文证史,在解读时应做到;一,能感之。“其所感较深者,其所通解亦必较多”。二,对作者其人其文,“具了解之同情”。其三,对诗文典故,要按陈先生的原则,仔细而审慎地考辨其中之古典今典,分析论证解释其真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高二旺 《南都学坛》2010,30(3):44-46
中国古代的心丧有两个渊源,即商代高宗谅闇之制以及孔子弟子为其师心丧三年。两汉三国时期,由个人缘情自发实行的为师心丧,其范围已经扩大到为轻服的亲属行心丧三年之礼。至西晋武帝亲行心丧,并使之发展成为一种皇朝的正规礼仪。魏晋南北朝时期,心丧在服丧对象、丧期、丧服、丧仪等方面都有特定的内容,故可视为一种丧礼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行路难》是一支产生于汉代、流行于南北朝的歌调 ,经历了由乐府挽歌、民间歌谣而演变为说唱曲的发展过程。文章拟通过对其渊源和流变的考察 ,揭示魏晋南北朝说唱艺术的表演方式、音乐渊源及其在唐代音乐文学活动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学界此前关于"诗缘情而绮靡"的研究,多措意于"言志"与"缘情"的对比,有关"缘情"与"绮靡"关系的讨论,亦普遍倾向于指出其关联性。事实上,"缘情"与"绮靡"所指涉的两种文学思想分属"质""文"两端,在传统"诗言志"话语的权威逐渐消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二者虽相对"言志"话语而言确有其价值导向上的相通性,但同时亦呈现出相当紧张的张力与竞争关系。作为不同层面的价值诉求,"缘情"论与"绮靡"论两类话语在诸多时人论述中都留下了冲突与竞争的痕迹,二者的交织与纠葛,充分展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思想生态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我和洛阳工学院薛瑞泽博士相识,已有不少年了。薛瑞泽博士出身于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名家高敏先生门下,在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长期工作,参加了《洛阳市志》、《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等书的编纂,成绩显著。转到洛阳工学院后,1997年出任该院河洛文化研究所所长,专心于历史文化研究。他自研究生时期就注意探索魏晋南北朝的婚姻史,十余年间,陆续发表了《三国婚姻重视门第说商兑》、《试论三国婚姻的政治性》、《魏晋南北朝婚龄考》、《试论魏晋南北朝的婚姻法规》、《魏晋北朝婚姻中的二妻现象》、《试论魏晋南北朝再婚问题》、《北朝婚姻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法制史的角度,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妇女相关的法律问题作了初步探索;对婚姻政策、礼仪法规、司法案件、人身及财产权利等,作了较为细致的考察。  相似文献   

17.
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四化”培养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而高等院校图书馆则是为教学科研搜集、提供图书资料和科技情报的服务性学术机构。以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中心,给予紧密的配合,是高校图书馆的任务与职责。教育部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进一步指出:“开展参考咨询,密切配合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相似文献   

18.
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四化”培养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而高等院校图书馆则是为教学科研搜集、提供图书资料和科技情报的服务性学术机构。以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中心,给予紧密的配合,是高校图书馆的任务与职责。教育部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进一步指出:“开展参考咨询,密切配合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编制各种专题索引,辅导读者查阅文献资料,并进行有关检索图书文献方法的基本训练,逐步开展情报工作,进行定题服务和专题咨询。”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科  相似文献   

19.
钩沉索隐披沙觅金——评高敏主编的《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石桥(郑州450052)翘楚斋主人高敏教授主编的《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下册),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读完这部沤血力作,自觉受益匪浅。原本混沌一片的魏晋南北朝经济史豁然开朗,萦绕心头多年的诸...  相似文献   

20.
刘世南君的《究竟应该怎样评价魏晋南北朝文学——与章培恒同志商榷》(载本刊88年1期)是对拙作《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评价》(载本刊87年1期)的严厉批判。其中说:“这是章文对六朝唯美文学的高度赞扬,也是结合当代新观念——自我表现——所作的结论。研究古代文学史是为了今天和明天。难怪这几年来诗歌、小说的创作总是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