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育芽栽植既可解决老式种块栽植薯块腐烂,缺窝的缺陷,又可提早10-15天出苗,做到增产早上市。其方法: (一)育芽时间栽植前10-15天育芽.春播催芽在头一年12月中旬,秋播催芽在8月上旬。(二)薯块削选马铃薯种块,小薯种以20—30克为宜,直接进入床内催芽;过大的要从顶部至脐部纵向切块,每块要留有凹陷的顶芽眼,切后摊晾24小时,切口上拌抹陈草木灰,以防切口感染,再进入苗床催芽。(三)苗床催芽法床底垫10厘米的湿润沙土,手捏成团,张手能散,上摆一层薯块, 盖一层6厘米的沙土,再盖上稻草,用薄膜起拱覆盖。育芽期间保持床内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西瓜、辣椒、莴苣间套种,每亩可产马铃薯1750公斤,辣椒1250公斤,第一茬西瓜3600公斤、第二茬西瓜2550公斤,莴苣8000株左右,亩产值可达7000元,亩效益在5000元以上。种植带宽195厘米,每个种植带上做两个75厘米宽的马铃薯垄和一个45厘米宽的西瓜、辣椒垄。马铃薯单垄双行栽植,西瓜、辣椒同垄栽植。西瓜、辣椒收获后栽植莴苣。马铃薯、西瓜、辣椒采用地膜覆盖栽培。选用早大白、鲁引1号、克新4号等早熟品种。1月上中旬,将种薯切块后用多菌灵浸种催芽育苗。2月中下旬单垄双行栽植,行距25厘米、株距30厘米。栽后覆盖地膜,出苗后及时破膜放…  相似文献   

3.
(一)晒种。方法是:将种薯从窖内取出,在阳光下晒种。以薯层厚度不超过15厘米、温度保持10℃左右为宜,每3—4天翻动一次。当催出0.5—0.8厘米高的短壮芽,即可播种。这样不仅可杀灭种薯表面附着的病菌,还能促进种薯早出苗、早开花、早结薯,不徒长,提高产量。(二)培土。分阶段进行:(1)苗期:深  相似文献   

4.
武深秋 《小康生活》2004,(11):11-12
1、精细整地。秋作马铃薯要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块,以壤质土为好。2、种薯催芽。8月中旬,将收获的春薯,挑去病薯、裂薯、不规则薯,按种薯芽眼切块。每块种薯纵切成4—6块,用0.1克赤霉素对水100千克  相似文献   

5.
甘薯要高产,除品种优质外,相应的配套良法是不可或缺的。现将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选用高产,结薯偏晚,结薯较集中,国家推广的亩产超万斤的良种,如超甜8号、高农33等。(二)培育壮苗:选用优质薯块作种薯,是培育壮苗的条件。试验表明,壮苗比弱苗增产25%以上。壮苗的标准是:茎杆粗,节间短,叶片肥厚,顶三叶齐平,苗高20—25厘米,老嫩适宜,  相似文献   

6.
皇竹草茎杆似竹,属草类,植株特别高大,所以名曰:皇竹草。由于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由哥伦比亚引入我国。我所经三年种植观察,现将其特点及栽培要点介绍于下:(一)基本特征:生长速度极快,当年春季栽植的种蔸、茎节,于11月下旬(停止生长)高度可达4—5米,最高达6米,每株每年可分蘖15—30根;茎粗(直径)2—3厘米,最大可达4厘米,叶长100—170厘米,宽3—6厘米;根系发达、根  相似文献   

7.
选择远离污染源,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沙质土壤为宜。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深耕多翻,打碎耙平,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入有机肥(厩肥或堆肥)3000—3500千克、磷酸二铵25—30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施基肥时切不可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的有机肥。大个型品种多起垄栽培,垄高20—30厘米,垄间距50—60厘米,垄上种两行,中个型品种,垄高15—20厘米,垄间距35—40厘米,小个型品种多采用平畦栽培,畦高15—20厘米。春夏萝卜是春季播种,夏季收获上市的萝卜,一般采用地膜覆盖栽培。3月初至4…  相似文献   

8.
青蒜、番茄、棉花立体种植每亩可生产青蒜3000公斤、番茄3000—3500公斤,皮棉70—90公斤,产值8000元,纯收入6500元。(一)种植模式:每畦宽203厘米,畦面171厘米,走道32厘米。在171厘米畦面上,于当年8月下旬  相似文献   

9.
张振林 《小康生活》1999,(11):22-23
杂交五号大葱,是运用杂交育种技术育成的大葱新品种,居国内外领先水平,荣获国家发明奖,成为中国一代葱王。(一)特征特性:经20多个省、市种植,杂交五号大葱,株高160厘米左右,茎粗4—5厘米,葱白长60—70厘米,功能叶6—7片,浓绿色,蜡质厚,  相似文献   

10.
板蓝根以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主治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等。其叶称大青叶,也供药用。产地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一)栽培方法。采用平畦种植板蓝根,整好2米宽的平畦。便于浇水,但浇水过多致使土壤板结,为排水畅通,可采用高平畦栽培。在整好的地面上做宽1.2—1.5米畦、15—20厘米高略呈龟背形的高平畦。畦与畦之间留30厘米宽的沟,下种后立即浇水。其他整地管理方法与平畦种植法相同。繁殖。板蓝根  相似文献   

11.
九二0 主要生理作用是刺激细胞伸长,因此在多种叶菜上使用,能起到加速生长,增加产量的作用。如当芹菜、苋菜、小白菜、菠菜、蕹菜、芫荽等绿叶菜生长盛期,喷1-2次50×10-6-100×10-6的九二0溶液后,可增产20%-50%。马铃薯在播种前,将切块薯种放在0.5×10-6- 1×10-6九二0液中浸15分钟,可打破休眠, 提高出苗,提高出苗率,并刺激其生长和结薯,一般春薯可增产10%-30%,秋薯可增产2-3信。  相似文献   

12.
夏文兵 《小康生活》1999,(11):18-18
(一)籽粒苋:为苋科一年生植物、喜温、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全生育期为110—140天,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各种类型土壤上生长,其株高2—3米,茎直立,籽细小,亩用种为0.1—0.2千克,整地播种,施肥要精细,若收鲜草可在株高60—80厘米开始收割,要留桩15厘米以上,以利再  相似文献   

13.
一、栽培模式大棚草莓套种西甜瓜—晚稻—油菜(麦类);大棚草莓套种鲜食种甜(糯)玉米—早(中)稻—冬菜;大棚草莓套种菜豆—绿叶菜—麦类;大棚草莓套种菜瓜类(黄瓜、丝瓜、冬瓜)—冬菜;大棚草莓套种白萝卜—水稻—油菜。1茬口安排。为了减少各作物共生期,间套作物先采用小温棚育苗,成苗后移植于大棚,并根据各作物的生育特性,合理安排好播种、育苗、定植、收获期。一般6米宽的草莓棚室套种西甜瓜时,选定第2垄和第5垄种植,卧式或吊架式栽培,株距30-40厘米,亩载1000-1500株;番茄、黄瓜、菜豆可5垄定植,株距25-30厘米;丝瓜、南瓜、扁豆等采用2边垄…  相似文献   

14.
(一)原料选用。僵瓣棉花处理需要两种原料,一种为农用硫磺粉,处理一吨棉花约需15—20公斤;另一种为纤维疏松剂,处理一吨僵瓣棉需0.8公斤。(二)设置花垛。离地面60厘米处设置第一层熏花架,架上搁置苇箔或硬质塑料网等材料(勿用金属制品),一个薰花垛可设置6—8层花架,每层花架间距30—40厘米。(三)喷施药剂。先在第一层花架上摊放一层5—7厘米厚的僵瓣棉花,用0.5%—1%的纤维疏松剂水溶液喷雾,表面喷匀后翻花,再将翻过来的  相似文献   

15.
(一)粗细整地。施足底肥。胡萝卜是根菜类蔬菜,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种植。深耕25—30厘米,细耙2—3遍,播种前最好复耕一次。结合深耕每亩施腐熟好的人畜粪肥2000—2500公斤或其它农家肥5000公斤,配合施用过磷酸钙15—20公斤、硫酸钾20公斤、硼砂1.5公斤做底肥。磷肥在施用前最好与农家肥混匀堆沤15天以上。(二)种子处理。选用当年收新种。播种之前将毛搓去,并晒种1—2天。在40℃的温水中浸泡2小  相似文献   

16.
鲁薯六号原名烟薯64,是由烟台农科所用高产抗病品系76—827和抗旱高产优良品种烟薯8号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适合切干或磨粉地区推广的红薯优良品种,经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鲁薯六号。鲁薯六号顶叶和叶片均为绿色,叶脉、柄基紫色,叶形心脏形,蔓粗0.5—0.6厘米,蔓长150—165厘米,基部分枝  相似文献   

17.
(一)原料选用。处理一吨棉花约需农用硫磺粉15—20公斤,纤维疏松剂0.8公斤。(二)设置花垛。高于地面60厘米处设置第一层薰花架,上置苇箔或硬质塑料网等材料(勿用金属制品),一个薰花垛可设置6—8层花架,每层花架间距30—40厘米。(三)喷施药剂。先在第一层  相似文献   

18.
山东单县农业技术应用研究所经多点示范总结出甘蔗、土豆(马铃薯)、绿豆间作套种高效模式,亩收入可达万元左右。(1)、种植模式:210厘米为一种植带,甘蔗小行60厘米,大行150厘米,在大行内种两行土豆,在两行土豆之间种一行绿豆。(如图)。(2)、品种选择:甘蔗应选择适应北方种植并且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高产新品种黑果蔗5号,全生  相似文献   

19.
骆文福 《小康生活》2003,(12):18-18
(一)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季节在亚热带地区,全年可栽培,其他地区,春、夏、秋或夏、秋栽培。从播种到采食嫩茎叶,周期为60—90天,每茬亩产600—800公斤。(2)选地与施肥选择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种植。将地整平整细,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做成1.5—3米的畦,沟宽30厘米。畦  相似文献   

20.
郑毓 《小康生活》2002,(10):9-10
一亩马铃薯,实收产量为1780公斤,最高单株重量达1.2公斤,最大单薯重600克,这是浙江省三门县沿江农技站采取新技术种植而获得的好收成。该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马铃薯覆土种植方式,无须翻耕、整地、种薯、除草、病虫防治、挖薯等操作复杂,费力费工费本的工序。只须“摆一摆,盖一盖、拣一拣”即可完成整个生产程序,且薯形圆整、光洁,色泽鲜嫩,商品性好,亩平均产量还可提高2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