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近十年来的外贸商品结构发展变迁分析,总结出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变化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和詹姆斯·布兰德等人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提出了优化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的对策,旨在加快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外贸质量现状及其优化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我国外贸现状进行深入系统的考察研究,提出对外贸易质量这一理论观点,并就外贸质量的基本含义、衡量标准和重要作用等作了具体的阐述。文章还就如何优化我国外贸质量、实现贸易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提出若干战略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动因在于从国际商品交换中谋取经济上的贸易利益.作为对对外贸易经济活动得失的一种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来源于对外经济交换中的贸易利益,也正是这种贸易利益的具体转化和表现形式.长期以来,外贸经济效益一直被看作是一般的微观盈亏问题,并没有把它真正当作一个与理论相联系的实践问题,因而也忽视了对它的全面分析.在此,本文从外贸经济效益的基本内核的层层剥解出发,对外贸宏观、微观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外贸宏微观结合部机制作了简明的勾勒,目的在于为深层对外开放态势下中国外贸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优位作一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虽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但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为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特此分析了制约我国外贸进一步发展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外贸发展形势发生较大转变。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地同世界各国进行对外贸易。我国也成为位居全球首位的外贸大国,中国经济持续成长。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我国对外贸易经济迅速发展。因此,研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影响对外贸易总量变动的相关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科技水平、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和外汇储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显著影响。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外汇储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贡献较弱,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世界贸易大受影响.对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中国,其对外贸易也不免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探讨如何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对外贸的影响以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中从进出口规模、企业融资、贸易摩擦等方面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并从需求、汇率、价格、贸易政策方面探讨了其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年年攀升,贸易顺差不断增加,贸易摩擦不断,我国外贸发展正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我国在大力发展出口贸易的同时,应加大力度妥善解决贸易争端,创造一个互利共赢的贸易格局,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扩大内需,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构建我国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更是我们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企业生产率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企业的出口行为是由企业的生产率和贸易固定成本(沉入成本)相互作用而内生决定的.技术创新与出口的理论认为创新企业会有较高的出口倾向.该文考察技术创新、企业生产率与出口之间的关系,认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应建立起一种机制,即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爆发迄今,我国经济逐步回暖,对外贸易额增加,同时各种对外贸易问题更加显现出来:除了传统的高额贸易顺差以及外贸依存度,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日趋增多,且遭遇的贸易保护种类复杂,贸易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推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应当在短期内实行适度保护的贸易政策,同时也要以贸易自由化为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论当前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加入WTO后,以及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剧的新形势下,从中国近年外贸增长趋势和出口结构变化分析中国外来外贸发展趋势,通过对经典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比较分析,指出发展中国家所应采取的对外贸易战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宜中国在新形势下发展的贸易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对外贸易70年发展强大的过程,大致可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曲折探索(1949~1977年)、改革开放不断扩大(1978~2011年)及深刻变革和创新发展(2012年至今)3个阶段。7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和进出口平衡在整体上不断完善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也极大地推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研究总结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成就与贡献,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经验:实践方面,中国坚持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变革的与时俱进,独立自主与积极参与国际交换相结合,后发优势与大国优势相结合,适度市场保护与不断扩大开放相结合;理论方面,在国际大循环与市场多元化、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兼用互补、“大经贸”战略、综合平衡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方面总结经验,丰富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思想。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与世界经济增长是互利共赢的,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对外贸易结构、发展模式,完善国际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体系,是中国对外贸易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31个省区的有形贸易,针对我国31个省区的对外贸易水平,采用对外贸易总额、增长比率、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同贸易方式下出口总值及增长率、不同性质企业的出口总值及增长率等28个指标,对对外贸易省区进行分类,并对它们的特征、形成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对区域性对外贸易战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内容产业作为一个新的产业形态,在中国刚刚萌芽发育,但作为数字化背景下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方向,其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变革趋势。当前,中国内容市场的巨大需求与内容生产匮乏间存在反差,对外内容产品贸易近年来连续出现严重逆差,因此,文章对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进行了扩展,建立了一个当前背景下中国内容产品对外贸易的理论模型,进而基于此提出我国内容产业对外贸易战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前法学理论中尚未对外贸管制权概念进行明确定义。在不同的文本语境中,与外贸管制权相类似的用语很多,历史上所呈现的外贸管制权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作为外贸管制权形式正当性依据的法律规范更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只有对外贸管制权的性质、内容进行准确界定,才能保证法理中外贸管制权的概念表述具备制度与观念上的统一性。外贸管制权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中的法律概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外直接投资(FDI)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因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各学者的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文章采用协整理论分析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1995-2007年)的关系,得出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进口在短期存在替代效应,在长期存在互补效应,并计量出中国FDI与出口和中国FDI与进口的误差修正模型。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严格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理论尚未真正建立。在建立它时,应当吸收和强调如下理论观点:(1)开展外贸能够增加国内消费者福利和产生众多的动态利益,而不是为了出口创汇。(2)外贸利益来自商品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及其有差别性,而不应依赖低价竞销、优惠政策扶植、外汇倾销等手段甚至以社会福利为代价来获取它。(3)外贸政策的改革,须以自由贸易为方向,扭转偏重出口的倾向,淡化优惠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出现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和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论题对该理论的产生、演进和主要内容进行述评,并力图表明国际分工是动态和随机的。政府可以通过积极的政策干预形成对本国有利的均衡格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和日元实际汇率均升值,而中美贸易呈现顺差持续扩大的趋势,中日贸易则出现逆差持续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升值,兑欧元实际汇率贬值,但中美与中欧双边贸易均呈现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趋势.这与传统的"J"曲线效应理论相矛盾,形成了所谓的"中国贸易收支之谜".本文采用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协整分析方法探讨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认为"中国贸易收支之谜"的原因在于:中国商品的国外实际汇率弹性与外国商品的国内实际汇率弹性具有显著差异,同时中国商品的外国实际收入弹性与外国商品的实际收入弹性也具有显著差异.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深层原因是中国与三个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此外,欧美等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政策也是其对华贸易逆差增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换汇成本"理论与应用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贸易理论把换汇成本界定为特定意义的“FOB换汇成本”多有局限性。“出口人民币成本”和“出口外汇净收入”两个换汇成本要素需要有更明确的判定,使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各种贸易条件下的换汇能力和赢利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实践中的换汇成本报价法作出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