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史雜     
董成家 《中华魂》2014,(4):50-51
茶是什么?最初的茶就是药。《神农本草》记载:“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神农摘下茶树的枝叶,嚼以解毒。”可见远古时期的人是将茶树的叶子直接放入口中含嚼,汲取茶汁,用于解毒。  相似文献   

2.
郑锋华 《今日南国》2006,(17):60-61
神农是中国的茶祖。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现在的茶)而解之。传说神农为百姓治病,采集百草尝试,以发现治病救人的草药。一日,神农尝百草,中毒晕死于树下,茶树上面的水恰巧流入口中,得以起死回生,自然地发现茶能治病。又传说神农煮水时,茶树上叶子飘入锅中,他试饮后觉得味苦咽甘,饮后解毒,因此发现茶叶可解毒,以此为饮。这表明神农发现了茶树及其药用功能,所以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尝百草”,那是4000多年前的古代神话传说。今天,在南方水乡——广西昭平县境内,有一座海拔千…  相似文献   

3.
茶,尤其是名茶,从外形到内涵都具有很强的审美意义。苏轼通过大量的诗词文赋,深刻阐述了自己的美茶思想。这些美茶思想,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苏轼的美学思想宝库,而且对于人们研究茶叶审美也发挥着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一 《山西老年》2008,(6):44-45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饮茶记载,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它的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晋·张华《博物志》也同样有"饮真茶,令人少眠"的说法。在我国,各类名茶不胜枚举。其中,又以名扬华夏的十二大名茶为最。  相似文献   

5.
茶细胞悬浮培养生产茶氨酸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茶树细胞固体培养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摇床转速、接种量、装液量和培养基主要成分对茶树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茶氨酸产生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设计了茶悬浮细胞生产茶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使茶氨酸含量达到233.25mg/ydry。  相似文献   

6.
茶氨酸在茶树体内的分布规律和年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初春到秋天,连续采集茶园茶树与野生茶树的须根、主侧根、老茎、新茎、成叶、一芽二叶的新梢进行茶氨酸含量的测定.得出一年中含量规律为春季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至秋季又略有回升.茶树中茶氨酸含量则是新梢、须根最高,成叶、新茎次之,而老茎与主侧根最低.同时也说明了施肥对茶树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茶与心境     
心怡 《社区》2011,(26):49-50
每种茶都有它自己的故事,从神农用茶解毒到大红袍救状元,古往今来.茶与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长期喜茶,便慢慢地在品茶过程中悟出一些道理。慢慢发现茶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心情,可品饮不同的茶。  相似文献   

8.
佛手茶     
妙华 《社区》2013,(14):50-50
以前我也喝茶,红茶、绿茶、花茶都分得出来,而且知道好坏。我还看过陆羽的《茶经》,看过云南古老的茶树王,看过杭州龙井茶树、茶垅和龙井寺旁古人专门用来泡茶的龙井泉.还目睹了工人制作茶叶的整个过程,甚至还听到很多关于茶的故事,和茶人们谈茶道,观赏茶艺表演。最玄的要算把禅和茶弄到一起的佛门中人了。  相似文献   

9.
唐宋茶诗对茶山的审美涉及对茶山环境、茶树、种茶、采茶、制茶和茶山歌舞等方面的审美。在茶山环境方面,对凤凰山、顾渚山、庐山、玉泉山等茶山环境之美作了描述;其茶山茶树之审美主要针对茶丛、茶芽和茶花的美进行了勾勒;其茶山种茶审美包括对茶农、僧人及诗人种茶等方面的吟咏;对茶山采茶制茶之审美则包括采茶季节、时辰以及制茶中的蒸茶、捣茶、拍茶、焙茶等方面的审美;另外旁及茶农采茶歌和"茶山境会"等茶山歌舞的审美。  相似文献   

10.
茶叶多根据其色泽、工艺而命名,如绿茶、黑茶、红茶;但也有以某一特殊消费人群而命名的,如"藏茶"是指专供青藏高原居住的以藏族为主体的人群使用。其称谓在历史上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伴随着藏族的族称变化而变化。宋代"蜀茶"、元明"西番茶"、清末民国"边茶"以及当代"藏茶"等称谓,就明显蕴含了茶叶消费人群称谓变化的历史信息。文章通过对"蜀茶""西番茶""边茶""藏茶"四个称谓与藏族族称对应变化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意在进一步分析其关联性,以加深我们对销藏川茶称谓流变及其历史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论茶诗的渊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周以前,中原地区享有2 000年的温暖期,茶树是不会独缺的。这就是《诗经》中“荼”诗句得以出现的物质条件。从“萘”诗句整体形态分析,“荼”中有茶。两汉,由于此前经历了第一次寒冷期,平原上茶树消失,“荼”的概念自然也从普通百姓观念里消退;入晋,茶汤的华彩被发掘,使茶本体上升为审美对象,因此出现《赋>这样的茶诗;中唐,陆羽《茶经》一出,茶饮的高雅品位被肯定,茶饮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事入诗也就顺理成章,终于造成了美仑美奂的茶诗繁英。  相似文献   

12.
(一)近代九江茶市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 九江是中国近代闻名的三大茶市之一。九江茶叶贸易市场的形成和繁荣,有其历史的、地理的和社会经济的背景原因。 茶树的发现、栽培和茶叶的使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史载,四千多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秦汉以降,饮茶之风日盛,茶叶也随着进入交换领域而成为商品。唐以后,茶树栽培扩展到长江流域广大地区,达十多个省区。茶叶逐渐成为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历代王朝对茶叶贸易极为重视,制定茶法,谓之“榷茶”。据《清史稿·食货志》载:“明时茶法有三:曰官茶,储边易  相似文献   

13.
同样经历贬谪、从挫折中寻求超脱之道、追求素朴闲适的生活,苏轼将白居易视作自己的精神导师之一。白、苏二人都爱茶,苏之咏茶诗继承了白诗的表现内容及艺术特色。苏接受白将茶与酒并言比较的写法,认为茶是闲适生活的象征,并改造白种植松树及其他植物的诗作为种茶诗,表现自己的政治追求。相较白诗,苏之咏茶诗丰富了茶作为文学意象的艺术内涵:突出咏茶诗的动态性,用更细致的语言绘茶,将茶与诗人自我的关系紧密化。  相似文献   

14.
茶,被称为中国的“国饮”。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华阳国志》中也有关于茶的文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由此可见,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以唐宋茶诗词为研究材料,深刻地阐述了唐宋茶诗词中的三种品茶意境:一是"有我有茶"之境,是"我"寄情于茶的和美意境,二是"茶我同一"之境,是"我"与茶融合为一整体的和美意境;三是"无我无茶"之境,"我"与茶都已融入了天地之间,世界一片空灵,"万物与我同一",亦即"天人合一"的最高和美意境.  相似文献   

16.
陈宏德 《老友》2009,(4):60-60
茶从人类认识起,就被人们视为一种药物。在中国古代神话里,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说法。唐代被誉为"茶圣"、"茶仙"的陆羽,写出世界上第一部  相似文献   

17.
试论左宗棠三改甘肃茶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乾隆年间,西北茶马互市演变为茶叶贸易,到咸同时期茶法遂废;陕甘总督左宗棠于同治十一年先从除旧的方面一改恩、杨茶法,继而又于同治十二年从布新的方面二改恩、杨茶法,最终于同治十三年以仿淮盐之成例三改清廷同治十一年"议准"的茶法,从而形成其五条茶法。如此不达目的决不罢手,主要源于左宗棠对湖茶贸易的了解和面对甘肃困敝不可收拾的局面,急欲招商办新课及稳定甘肃的政治需要。左宗棠五条茶法中对甘肃相沿很久的捐助、养廉、充公、官礼等陋规统归于厘税项下征收,是化私为公之举,严厉稽私并要求经过蒙地到新疆的山西茶商按甘肃茶课征收,是对西北茶贸的统一税收政策。除旧累、成功招商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左宗棠对茶商的税厘并征,不仅有"重赋抑末"痕迹,更有清王朝"办课为重"的历史局限性。当然,左宗棠五条茶法毕竟奠定了晚清甘肃茶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唐陆羽《茶经》详细论述了种茶、制茶、品茶、饮茶之法,“于是茶道大行”。关于茶道和荆楚茶叶生产以另文讨论,本文仅就《茶经》与方志所载荆楚饮茶文化作些探讨。 一 中华民族素以炎黄子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炎帝即神农氏,又称烈山氏、厉山氏。在湖北随州市有烈、厉二山,其上有神农洞、神农井、炎帝庙、炎帝神农氏碑等古迹。炎帝部落在荆楚大地蕃衍生息,由于瘟疫流行,炎帝神农氏带领部落迁徙到鄂西北原始森林即神农架,采药治病。汉《神农本草经》有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9.
《南都学坛》2017,(4):44-48
《水浒传》一百回用"茶"字有四十余回200余次,仅次于"酒"。《水浒传》写酒之精妙已多有学者讨论,其写"茶"的热心与手段,不在写"酒"之下,却少有人评说。《水浒传》写"茶"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风流‘茶’说合",即男女间由茶而传情;二是情节"茶"转换,即以吃"茶"为转捩之机,造成情节的起伏跌宕,实现故事的曲折发展。《水浒传》这种大量的"茶"叙事艺术,有其可能的文化渊源,有时代的、地域文化的、婚姻与茶文化的影响,并与禅宗"吃茶去"偈语等相关联。  相似文献   

20.
印茶入藏"是晚清至民国时期英国侵略中国西藏的一个既定目标。清末张荫棠藏事改革期间,采取"教民种茶"和设"官运茶局"以加强"炉茶官营",并在外交上与英方激烈抗争,坚决抵制"印茶入藏",给急谋以"印茶"打开西藏市场的英国侵略者迎头一击。张荫棠抵制"印茶入藏"是其藏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反对"印茶侵藏"斗争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