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文化消费水平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九五”期间,百色市城镇居民的文化生活发生了可喜变化。据抽样调查显示,2000年百色市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800.08元,比1995年增长42.3%,五年间平均每年以7.3%的速度递增,快于同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的递增速度;同时,广教娱乐及服务支出占消化性支出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12.8%上升到2000年的14.8%,在衣、食、住、行、医、用等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由高至低排列中,广教娱乐及服务消费比重已跃居第二位,仅次于食品支出的比重。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浙江城镇居民网络消费支出快速增长。本文通过对浙江城镇居民网络消费的专项调查和常规居民收支调查相关资料的整理研究,分析当前浙江省城镇居民网络消费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消费者的网购技能和维权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教育问题是近几年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对城镇居民消费调查看,教育消费明显高于同期生活消费的超前现象已存在多年,需引起重视,适当进行必要的教育消费宏观调控实属必要。 一、教育消费快速增加 从对黑龙江七市四县1800户城镇居民家庭调查看,九十年代后居民教育消费支出增幅呈现快速增加势头。调查显示出黑龙江城镇居民人均用于教育方面的消费支出由1990年的32.5元增加到1999年240.2元,增加了6.39倍。而同期居民消费性支出仅增加2.71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半参数估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1993-200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半参数模型,对信息消费的恩格尔曲线、总消费支出和价格指数对信息消费支出份额的边际影响进行了非参数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中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仅对农村信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而居民受教育水平、居民总消费支出以及价格水平均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居民总消费支出和价格水平变量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边际影响均存在一个极大值水平;价格水平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负效应要大于总消费支出对信息消费支出的正效用,而城镇居民信息消费中没有表现出这一特征。通过控制价格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等方式,可以缩小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分为商品性消费支出和服务性消费支出。服务性消费支出是指居民家庭支付社会提供的各项文化和生活方面的非商品性服务费用,具体包括饮食、衣着加工、家政、医疗、交通工具维护、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租房、居住、住房装潢、杂项服务等支出。因此其消费水平的高低是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不同收入等级下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成分统计原理,分析了1995—2006年不同收入等级下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动态变化,包括不同收入等级下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特征模拟和各收入水平下消费支出结构变动的检验。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镇居民中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已成为消费支出的主要特征因子;高收入与中低收入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变动整体上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大陆28个省、直辖市2005-2010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内容和收入来源项目面板数据为对象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该动态面板模型的GMM(广义矩方法)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在衣着消费支出和杂项商品及服务项目上存在显著的消费习惯,在食品、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和居住方面不存在显著的消费习惯;GMM估计结果同时反映了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城镇居民各部分消费支出的影响情况,该结果表明不同收入来源对居民各部分消费行为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8.
一、各项消费支出稳定增长内蒙古城镇居民在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各项消费支出全面增长。1993-2000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消费支出由1585元增加到3928元,2000年是1993年的2.5倍,年均增长量为335元。其中食品支出由693元增加到1353元,2000年是1993年的近2倍,年均增长量为94元;衣着支出由292元增加到561元,2000年是1993年的近2倍,年均增长量为38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由147元增加到289元,  相似文献   

9.
考察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动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国民经济增长的素质。限于资料来源,本文试利用1986年和1994年的数据,运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此两年的城镇居民基本消费需求状况及其消费投向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一、城镇居民消目合求空前分析由于两年度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采用了调然不同的分组标准:1986年按商品支出与非商品支出分为两大类;而1994年则改为按消费对象的性质分为具体的八类。因此,为便于比较,须对1986年资料按1994年的标准进行粗略调整(过程简略)。分别利用调整后的1986年、1994年城镇居民按收入分组的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心理学中心理账户的概念引入习惯形成理论,将心理账户分为日常消费账户和一次性大额消费账户。假设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特征是在保持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平稳增长的前提下,将收入中扣除日常消费支出的部分储蓄起来,以应付各种一次性大额消费支出。理论模型和经验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居民一次性大额消费表现出耐久性和奢侈品消费特征,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收入的上升有助于启动热点消费。同时,这一研究结论可以为近年来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等经济现象提供一个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采集2010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消费支出的结构性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规模主要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气候等两个因素影响;在综合消费支出中,部分西部地区近年消费支出水平位居前列,高于大部分中部地区;在个别地区的消费支出中,衣着支出增加并不一定就是气候原因,还可能是时尚等元素导致.因此,政府在制定消费政策时,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征有针对性出台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2.
王芳 《江苏统计》2002,(8):15-16
在消费需求分析中常用到线性支出系统 ,但由于线性支出系统假定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不变 ,而实际上不同收入层次的城镇居民对同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可能完全相同 ,所以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主要利用二次支出系统来估计分析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以克服这种局限性 ,从而深入地探讨了需求与收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镇消费的二次支出系统估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消费需求分析中常用到线性支出系统 ,但由于线性支出系统假定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不变 ,而实际上不同收入层次的城镇居民对同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可能完全相同 ,所以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主要利用二次支出系统来估计分析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以克服这种局限性 ,从而深入地探讨了需求与收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受教育者本人和家庭用于教育方面的各种支出,既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行为。近年来江苏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支出持续快速增长,一方面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给居民造成了较大的支出压力。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仍有扩大教育消费的需求和空间,但政府作为教育消费的最大受益者,应该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教育理念、引导合理消费、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居民消费从以物质消费为主逐步向以非物质消费为主转变,吃、穿等生存型消费比重进一步降低,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比重逐步上升,居民对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需求大大提高。2007年中卫市城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中,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中国居民食品消费行为的异质性,文章建立了食品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在分位数回归模型基础上,不仅讨论了回归系数大小,而且对食品消费支出的条件密度进行预测,进而构造了一个反事实分布.通过回归系数大小与系数约束检验,认为不同消费层次的居民自发消费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都不同,城乡居民食品消费行为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反事实分布,结果表明:如果农村居民拥有城镇居民收入,其食品消费支出水平有可能甚至比城镇居民还高,并且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7.
“市场无热点”,“投资无热点”,是近期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情况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消费无热点”。一、人们手里有没有钱经历19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有关资料表明,现在居民手中有几万亿人民币存款。据对晋城市城镇居民抽样调查,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50元。比上年增长10.8%,人均储蓄存款为669.7元,增长1.2%。人均手存现金422.0元,增长0.2%。可见居民手中还是有钱的。二、人们为什么没有消费热情人们手头有钱,物价也不断下降,但人们的消费行为却迟迟按兵不…  相似文献   

18.
曾铭 《上海统计》2002,(8):34-36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前的教育成本完全由国家福利性支出改变为现在的个人和国家共同负担制,居民教育消费支出已成为每个家庭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居民教育消费支出现状 1.我国居民教育消费支出日趋增大 实行教育成本部分个人补偿制度以后,教育消费支出对于我国居民来说已经同食品、住房、衣着等日常消费同等重要。鉴于老百姓希望通过教育改变个人身份的愿望,以及人们“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热情,教育消费支出成为近几年来少有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我国居民教育消费支出无论是相对数还是绝对数都有大幅度的攀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全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市居民越来越重视教育投入,教育消费特别是家庭子女的文化教育消费,在家庭消费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教育支出逐年上升。据2004年天津市城调队进行的城镇居民一次性基本情况调查,城市居民家庭用于子女文化教育方面的支出,与5年前相比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1997年昆山市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消费水平继续提高。据城镇住户调查资料反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24.8元,比上年增长3.5%,人均消费性支出5998.9元,比上年增长4.l%,全年消费呈现出的热点和趋势如下:——食品消费趋向营养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食品方面的要求越来越讲究,吃讲营养已成为当代居民的时尚。199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843.3元,比上年增加110.3元,增长4.0%,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47.4%,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