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秦九凤 《中华魂》2014,(2):16-19
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烈士曹渊是安徽寿县人,黄埔一期第三队学员。在周恩来领导下,曹渊在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两次东征中,战功突出,受到周恩来的特别赏识,被提拔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三师九团一营营长。  相似文献   

2.
来览 《今日南国》2014,(11):24-24
叶挺独立团是北伐时期,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建立的由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号称“铁军”的叶挺独立团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北伐时期,虽说国共合作,但军事领导权全在国民党手中.为建立一支从军事到政治全部由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党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建立了叶挺独立团.为了躲避“争夺军权”之嫌,叶挺的中共党籍其时对外保密.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六年七月开始的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共同领导的,以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目的的一场革命的正义战争。从一九二六年七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到一九二七年三月上海、南京被攻克为止,北伐军出师不到十个月,就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部队,从广州打到武汉、南京和上海,把革命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席卷了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  相似文献   

4.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她是以城市暴动,充实力量,然后南下,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以实现第2次北伐为目的的。起义部队没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和建立工农政权的目的,而是打着国民党左派的旗帜和国民革命军的番号,“暴动时要藏着国民党的帽子”①。起义  相似文献   

5.
192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快速胜利,偏居广东一隅之地的国民党从边缘走向中心,建立起全国性政权。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开始以中央自居,以领袖自认;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李济深在北伐期间留守广东,因位高权重而为蒋所猜疑。围绕着汪蒋合作、编遣裁兵和财政统一、政治分会存废、蒋桂战争等问题,两人矛盾迅速激化,终至不可调和,蒋介石随即将李济深拘禁,双方彻底决裂。蒋李决裂之导火线为蒋桂战争,远因乃是蒋介石志在中央一统,削藩集权,李济深却坚持巩固因战争而获得的地方实权。蒋李决裂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央和地方权力长期颉颃的一个缩影,由此折射的军人政治和强权逻辑,反映了国民党集政治集团与军事集团于一身的特征,亦彰显了民国政治未能跳出武力逻辑之事实。  相似文献   

6.
2003年11月22日上午,南京卫岗洒满了初冬的温暖的阳光。耸立在坡顶的乳业大厦五楼大会议室里,30多位白发苍苍耄耋之年的老人,满怀深情地在这里聚会。他们就是当年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和辛亥革命先烈的子女、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历届学生在宁的校友。这天应南京奶业集团之邀,聚集在当年母校所在地卫岗,畅所欲言地回忆当年在母校日子里学习和生活的情景,纪念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创办75周年(1928-2003)。 年愈九旬、当年首届校友徐启祥老先生回忆说:孙中山先生为推翻腐败清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军各军只有副党代表王献玲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按照苏联红军的建军方式,设有党代表一职,以领导军队政治工作。但各军一律只设副党代表,而没有正的。象北伐出师时的八个军中,李富春在二军、林柏渠在六军等,都是副党代表。为什...  相似文献   

8.
破解关羽败亡的千古疑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葛亮为实现自己长期主政当蜗角宰相的一己私心,违背自己在隆中所拟正确方针,不惜损害蜀汉集团大局,在明知条件不具备时,怂恿刘备下令关羽以一偏师北伐襄樊,借曹操、孙权之手排除自己政治上的强劲对手,对蜀汉集团从兴盛转向衰亡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9.
张光宇教授在多年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革命军》(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一书。在本书中,作者对国共合怍时期的国民革命军这一史学界研究的薄弱课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叙述和分析,确实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国民革命军的历史是国民政府史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革命军正处在建立发展和变质的重要时期,系统地研究这一时期的国民革命军的军史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国民革命军中除了少数军队是国共两党合作所建立的,其绝大多数是由旧军闽部队改编而来的,在北伐战争中又收编了大量北洋军阀和西南军阀的部队,使国民革命军从北伐开始时的8个军迅速扩大到40几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两湖地区的农民运动开展得最为迅速而激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湖北农民的支援下,北伐的西路国民革命军得以击溃吴佩孚的反动势力,并把他们逐出湖北。其后,武汉成为中国的革命首都。  相似文献   

11.
《源流》2012,(10):33-33
一红二师原是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参加南昌起义后,于1927年8月3日南下广东。在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这支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由于人数不足编为一个团,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团,下属四个营,团长是董朗。1927年10月25日,海丰县第三次武装起义战斗打响。红二师在东江特委和彭湃同志的指示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军事工作部门,是1924年11月由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设立的军事部。周恩来任军事部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是1925年11月周恩来在广东肇庆亲自主持组建的,由叶挺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相似文献   

13.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誓师北伐,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率师出征。因北伐所经之地必然遇到的如何对待外侨、外国使节、外国公司、教堂、租界等问题,开始具体地介入对外事务的处理,思考有关外交问题,对重大外交事务与外交交涉发表意见,并逐渐与武汉国民党中央发生了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斗争。至四一二政变之前,这些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反帝并非盲目排外,保护外人生命财产及一切合法权益;二、专对英国,不牵动他国;三、取消不平等条约及收回租界,绝不用武力及暴动;四、对日联络,有所期待;五、不满外交现状与争夺外交主导权。蒋北伐期间的外交方略是其整个政治谋划和政治性格的一部分,为他带来了一定的成功,但受其政治性格及整个政治环境影响,也构成了他最终无法跨越的局限。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四年一月,国共合作以后,革命形势一派大好.形势的迅速发展,要求以革命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争取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统一全中国.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之下,一九二六年七月九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北伐军长驱北进,势如破竹,出广东,下湖南,八月底九月初向武汉三镇挺进.六日克汉阳,七日解放汉口,又以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经历了攻城、围城到发动总攻,历  相似文献   

15.
神话二黄埔的战功神话解构:黄埔党军在北伐时期的表现,并不风光,甚至不那么体面。而在抗击日寇铁骑的正面战场上,作为党军、中央军的黄埔势力并不像今日人们想象的那般强大,在抗战期间,黄埔毕业生并不是主角。"黄埔北伐"风光不是黄埔生1926年开始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又被称作"黄埔北伐",但光荣的黄  相似文献   

16.
发生在1926年的北伐意义重大,而就在北伐出师之时,陈独秀发表了《论国民政府之北伐》一文,对北伐进行批评,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分析,陈独秀发表反对北伐文章的成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共产国际对北伐的坚决反对直接影响了陈独秀的立场;当时广州政府内忧外患,国共矛盾尖锐,是导致陈独秀反对北伐的客观原因;注重刷新国人思想,轻视军事行动是陈独秀批评北伐的思想根源。而与国民党分家的意图,促使陈独秀将自己对北伐的意见公诸于众。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军事工作部门,是1924年11月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设立的军事部,周恩来同志任军事部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是1925年11月由周恩来同志在广东肇庆亲自组建的、叶挺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设立军委,是中共中央于1926年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与北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山先生为了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先后举行三次北伐。三次北伐虽然没有成功,但体现了他为振兴中华而愈挫愈奋的战斗精神。他的北伐除了有力地打击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外,还为1926年北伐胜利展开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我军自诞生以来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现根据军史资料整理如下,以飨读者: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军3万余人,在  相似文献   

20.
《源流》2012,(19):33
一红二师原是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参加南昌起义后,于1927年8月3日南下广东。在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这支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由于人数不足编为一个团,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团,下属四个营,团长是董朗。1927年10月25日,海丰县第三次武装起义战斗打响。红二师在东江特委和彭湃同志的指示下,配合农民起义军一举占领海城,攻占海丰各城镇,占领陆丰县城、捷胜、碣石等地,为海丰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