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杂剧从娱人到自娱的转型过程,通过诗词吟诵抒发内在情志的文人转而也成了杂剧的“表演者”。曲体的特殊规定性如诗词的体式、宫调乐式和代言体的抒情方式等为吟诵提供并促成了文本的诗化追求。这种从“观演”到“阅读”的转变实际上是审美方式的转变,相应地,杂剧的文本形态也出现了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关四平 《学术交流》2007,(10):154-160
关汉卿在杂剧中寄寓的婚恋理想,蕴涵着超时空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在择偶标准上,注重人品高洁和相互敬重等关键要素;在恋爱方式上,能打破"一见钟情"的传统模式,写出双方由友谊发展到爱情的动态演化过程;在男女形象塑造上,作者将美貌、才能、善良、智慧等美质赋予了社会现实中的弱势群体——女子形象,使她们超拔于男人之上。从元代社会历史层面审视,这种婚恋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针对性;从跨时代的角度纵向观照,它集中体现着人类的高层次感情形态与美好追求,是人性真、善、美的高度凝聚与亮丽闪光。  相似文献   

3.
赵星 《社科纵横》2013,(11):134-136
早在唐代,人们就已经习惯于在祝寿之时观看曲艺演出。延至明清,祝寿已成为戏曲演出的一大契机。在寿辰当日,戏班以演出祝寿类戏曲为主,其中便不乏祝寿杂剧的身影。由于时代环境等原因,在乾隆时期,祝寿杂剧迎来了演出和创作上的高峰。  相似文献   

4.
尤侗是清初最著名的杂剧作家之一,他的杂剧作品《读离骚》等创作于沦落不偶之际,既是他才情不得伸展的不平之作,也揭示了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无处诉说,只能以历史扣问现实,并通过杂剧创作逞示才能、表达真正自我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5.
徐坤 《求是学刊》2006,33(2):121-125
清代杂剧作家深化了明中后期杂剧作家个人化的观照方式,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融己身入剧,注重主体情感与个体趣味,使个人化特色表现在戏曲活动的各个方面。这一个人化倾向有其产生的独特原因,它在推进清杂剧案头消亡的同时,亦促成了文人杂剧的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6.
亭是秦汉以来形成的基层职能单位,随着汉末六朝人口流动的加剧,它的旅途客舍功能日益重要.与家庭日常生活的封闭性空间相比,亭传空间具有陌生化、 开放性等特点.在汉魏六朝鬼怪大兴的社会思潮下,作为凶杀、 死亡事件高发地的亭传被附会上众多的鬼怪故事.随着这些故事的广泛传播,亭传中充斥鬼魂、 精怪兼具玄异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一观念的生成过程中,文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其为切入点对这一现象深入追溯,便可触及到时人精神世界的独特之处,进而对它的形成进行有效的还原、 阐释.  相似文献   

7.
余华的新作《第七天》发表后遇到较大的质疑.这与他“迄今为止最为满意的作品”的自我评价形成强烈反差.因此,对《第七天》进行合理的评价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通过《第七天》的“鬼魂书写”阐释了余华在后现代语境下进行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的野心.其次,从余华的创作历程分析了其创作转型,即从死亡叙述到后死亡叙述的“鬼魂书写”.“后死亡叙述”的新维度反映了作者对灵魂自我救赎主题的关注.最后,探讨《第七天》文学野心实现的程度及其内在的精神限度.  相似文献   

8.
杨潮观是清代最著名的戏曲作家之一。统观其一生行事,以循吏为路径所达成的对国计民生的深刻关切,乃努力追求之所在。他的《吟风阁杂剧》多取古譬今,因事感发,专注于君臣遇合、政体兴衰的深刻思考,体现出较深厚的民本意识和强烈的国家观念;艺术上则注重通过语言和典型环境的描写,突出戏剧人物形象的精神特质,表达循吏的人生理念。《吟风阁杂剧》是杨潮观从政济民的循吏心态映射于杂剧创作的生动艺术文本。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9,(4):123-132
朱有燉的杂剧创作并刊刻于元刊杂剧与《元曲选》之间,在我国戏剧形态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特殊意义,也为认识宾白不全的元刊杂剧提供了参照。朱剧揭示出"楔子"本指套曲之外的一两支曲牌,可与元人的论述相印证。朱剧不分折,但剧中却常有"××一折了"的提示,与元刊杂剧相同。朱剧中往往在两个套曲之间插有歌舞、弹唱场面的提示,这反映了元末明初北曲杂剧的演出形态。廖立、廖奔的《朱有燉杂剧集校注》,治学态度严谨,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元末明初杂剧的剧本形态,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0.
在古典戏曲研究史上,清初杂剧始终处于尴尬的地位。相对于整体上颇受冷落的清代杂剧研究而言,与明代中后期杂剧一脉相承的清初杂剧应该算较受关注的一个点,无论在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是清中后期杂剧研究所无法相比的,这或许可算是它的“不幸中之幸”,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  相似文献   

11.
宋运娜 《社科纵横》2007,22(6):105-106
徐渭是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杂剧作家,他的杂剧《四声猿》,被誉为“明曲之第一”,笔者拟就《四声猿》的得名、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几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徐渭经历奇特 ,又往往表现出“畸”的心理状态 ,导致他人格上一些病态特征 ,也激荡了他性格中的反叛因素 ,形成了他进行艺术创作时的独特心理机制。《四声猿》对真性情的写意式抒写、对世俗情怀的酣畅表达、对身世悲愤的刻意展扬 ,以及徐渭对杂剧体制的独辟蹊径的创造 ,都与这种心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刊刻最早的元杂剧选本,也是最早的戏曲刊本.它保留了元杂剧体制、内容、版本最原始的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元杂剧分折的不规范,题目正名使用的不规范,诸宫调形式的影响等.若以戏曲的标准衡量,某些作品在许多方面还没能达到今日戏曲史所云之规范.  相似文献   

14.
元明易代,杂剧这种艺术形式由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日趋衰微,而南戏兴起。在杂剧不断萎缩的大背景下,明初藩王剧作家朱有燉以其丰富的杂剧作品独树一帜。他的作品类型明显,与他的经历紧密相关。作为藩王,他有闲情逸致,有经济实力来写赏花庆寿剧。同样作为藩王,残酷的宫廷斗争又使他不得不借杂剧作品韬晦表忠。本文将以朱有燉的《神后山秋狝得驺虞》一剧为例分析明初政治环境如何造就了这位藩王的杂剧作品。  相似文献   

15.
左鹏军 《求是学刊》2003,30(1):90-95
大量的剧本材料表明 ,近代传奇杂剧在服装、道具、烟火、灯光、场幕、布景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旋转舞台也开始出现。这些舞台艺术变革与创新是中国戏曲传统的扬弃 ,更是在外国戏剧文化影响下发生发展的。近代传奇杂剧的舞台艺术转变与其他方面的重要变革共同促进了近代戏曲的发展 ,同时也加速了传奇杂剧的式微与消亡。这种深刻的历史转变是古典戏曲向现代戏剧转变的一道津梁 ,对中国传统戏曲格局的终结和现代戏剧格局的建立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雷蕾 《社科纵横》2006,21(1):93-95
元明易代,杂剧这种艺术形式由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日趋衰微,而南戏兴起.在杂剧不断萎缩的大背景下,明初藩王剧作家朱有餝以其丰富的杂剧作品独树一帜.他的作品类型明显,与他的经历紧密相关.作为藩王,他有闲情逸致,有经济实力来写赏花庆寿剧.同样作为藩王,残酷的宫廷斗争又使他不得不借杂剧作品韬晦表忠.本文将以朱有餝的<神后山秋餳得驺虞>一剧为例分析明初政治环境如何造就了这位藩王的杂剧作品.  相似文献   

17.
“仕与隐”观念的冲突,是传统士人心态中的一个矛盾。但在历史上隐逸难以成为主流。元代士人在人生观念上有很大变异,蔑视功名,否定仕途,表现出对传统的背离。这种变异,产生于元代异常的社会环境。虽然它还不具备否定封建社会的高度,但表现出自我的觉醒。元人归隐意识的内核为自保及自尊需求,尽管表现得夸张直露,但从其本质论,并未超出历代归隐意识的藩篱。  相似文献   

18.
凌加英 《创新》2015,(4):54-58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的一篇重要著作,作为其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作品,在马克思哲学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自公开发表以来,国内外学界对这部著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以对文本内容的研究及其精神内涵的探讨为切入点进行考察,能够从几个侧面反映当前的研究概况和成果,呈现各种观点的争锋,同时也有助于对研究中涉及的个别问题作探讨性阐发。  相似文献   

19.
张丽琴 《社会工作》2013,(4):130-137
当前,学界研究者主要从抗争策略与维权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制约出发,分析影响底层抗争成效的因素,但对于抗争者或抗争组织自身而言,这些因素均属外因的范畴。事实表明,影响底层抗争成效的原因除了外因之外,还包括若干体现抗争者或者抗争组织内在状态的因子。本文通过对H市“城中村”改造中草根维权组织的长期观察发现,在外因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导致抗争效果显著不同的诱因在于抗争组织的内部差异。以A、B、C三个组织的运作过程和效果比较为基础,笔者认为,影响底层抗争成效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草根民众对维权抗争的认同基础、维权骨干的对群众的引导能力、主要成员之间的团结程度及其代表群众实施维权的技能高低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戏曲的悲剧精神是研究我国古典戏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渐染下,古典戏曲的悲剧精神带着深刻的伦理道德烙印。在伦理道德的规约下,悲剧人物以“忍耐”为特征,悲剧冲突因此被消解、淡化,悲剧的结局也充满“团圆之趣”。悲剧精神使中国的悲剧带有了独特的艺术品格,在世界的悲剧文化中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