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则小故事说: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觅食的老鼠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它警惕地饱餐后,便跳出米缸回到自己的洞里。后来,它觉得并没有危险,索性就住在米缸里,吃饱了,倒头便睡。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开始惊慌起来,  相似文献   

2.
一只饥饿的小老鼠遇到了一只盛满大米的米缸,看着白花花的大米,小老鼠兴奋不已,每天跳进跳出,想吃就吃,但是缸里的米一天天地减少,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一天天地拉大。当小老鼠能力所及的跳高高度低于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时,小老鼠没有摆脱米的诱惑,仍与往常一样跳入缸中享受米的滋味,但就这一跳,从此小老鼠再也跳不到缸外了。当缸中的米吃完后不久,老鼠便困死于缸中。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超越了事物原有的"度",事物将  相似文献   

3.
有一则寓言说,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老鼠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天赐的口福令老鼠喜不自禁,但饿慌了的它仍然十分警惕,先用舌头舔一舔表层的米粒,几个时辰后,觉得自己口不干、舌不燥、头不疼,接下来才是一通猛吃,吃完倒头便睡。不知不觉间这样的好日子已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意识到该另觅食物了。可惜,凭自己的弹跳能力是跳不出这口缸的。丧失了“生命的高度”,这只老鼠不是成为人的棒下鬼便是饿死缸中。其实因贪心而坚守不住“生命的高度”的何止老鼠,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因过分贪权、贪财、贪色等而…  相似文献   

4.
一只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油缸,它试着用后爪倒挂在油缸上,果然舔到了缸里的油.  相似文献   

5.
沉寂半年后,中美史克公司又在市场上露面了,这次它给公众带来的是不含PPA的“新康泰克”。在这半年时间里,上至公司总裁,下至普通工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夜以继日,不计报酬,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公司老总杨伟强深有感触地说,去年的那场风波,曾一度使公司岌岌可危,但即使是这样,公司没有解聘过一名干部,没有炒过一名员工的鱿鱼,而是让这些员工拿着分文不少的工资放大假。但职工却不愿白领这个“情”,自愿地聚拢过来,为企业振兴出谋划策,凝聚力和创造力大增,而这价值远比炒掉一个工人要划算得多…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在锅里加满冷水之后,把一只青蛙放进去,然后慢慢加热。水一开始是凉的,青蛙觉得比较舒服。水温逐渐升高,感觉到危险的青蛙努力地想跳出热锅,最后青蛙煮死了。与  相似文献   

7.
贺喜灿 《领导科学》2007,(20):38-39
"井底之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磨盘那么大?不是青蛙不聪明,而是青蛙受所处环境的局限,它不是处在"井"的上面,而是处在"井"的底部,看不清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如果它能够跳出"井"来,站到"井"的上面,只要这只青蛙不是瞎子,肯定能看到天的无边无际。  相似文献   

8.
喜欢上网的人,大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无意间或不小心点了网页上的某一个广告图片或超级链接,结果屏幕上边连续跳出多个窗口,弄得你一下子手足无措,而且更讨厌的是下次一开机或者一上网,就会有这种现象发生。这是因为你的默认主页已经被修改,甚至有的机器的默认主页被修改后还被屏蔽,让你无法自己修改。最近笔者在使用“3721”工具时,发现了它在这方面的妙用,特此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9.
一位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将一只跳蚤放到没有杯盖的玻璃杯中,跳蚤轻易便能跳出。接着,生物学家又将跳蚤放进盖有杯盖的同样高度的玻璃杯中,跳蚤每次跳跃时,脑袋都重重地撞在杯盖上。于是,吃够苦头的跳蚤变得聪明起来,为避免悲剧重演,它自行调整了跳跃高度。一周后,当  相似文献   

10.
河内的法国殖民政府曾经颁布过一条法令:人们每交出一只死老鼠,政府就给他发钱。政府这样做本是想控制鼠灾。但这条法令却导致人们养殖老鼠。1947年。当死海的卷轴被发现时,考古学家们悬赏收集每一张新发现的羊皮纸手稿。结果,为了增加手稿数量,那些羊皮纸被撕碎了。同样的事也发生在19世纪的中国。当悬赏征购恐龙骨时.农民们会将挖出的完好恐龙骨砸碎,再去领赏。  相似文献   

11.
从教十几年来,教学效果较为显著.认真地总结了一下,要提高教学成绩,可以从以卜几个环节去抓.第一、精心备课.有句俗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上好一堂课,课前的认真准备足必不可少的.首先是课堂内容的准备,我很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内容,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坚持由浅到深的原则.这里给人家介绍一个煮青蛙的故事,把一只青蛙放在热水里,由于温差太人,它会迅速地跳出来;而如果把这只青蛙放在冷水里,然后逐渐地升温,恐怕直到煮熟,它也不会跳出来.  相似文献   

12.
微书摘     
在一个人逐渐成熟之际,为何只能变得更加谨慎呢?我想是由于害怕失败的缘故。我总是容易忘记我的收获,却只记得所有失去的。挫折堆叠得很高,它摧毁了我全部的信心,直到我长大成人后再也没勇气尝试冒险。我用前半生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成年人,也许后半生该学习如何做一个小孩。  相似文献   

13.
寓言 一只蝙蝠掉在地上,破一只黄鼠狼抓住。蝙蝠极力恳求黄鼠狼饶命。黄鼠狼拒绝了蝙蝠的恳求,因为它说它生来就是鸟类的仇敌。蝙蝠向黄鼠狼证明,它不是鸟,而是老鼠,于是  相似文献   

14.
《科学咨询》2003,(13):25
温水中的青蛙 如果把一只青蛙扔进沸水中,青蛙会马上跳出来.但是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入凉水中逐渐加热,青蛙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跳出的能力,直至被热水烫死.这就是问题管理中的青蛙原理.企业中的问题也这样,企业内部的一些小问题日积月累,就会使企业逐步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一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和一个牧场工人外出打猎。在水泽边,罗斯福看见前面来了一群野鸭,想举枪射击,但这时那个工人已发现树丛中躲着一只狮子,忙举手示意,要罗斯福不要动。罗斯福眼看野鸭就要到手,对那工人的命令不予理睬,结果树丛中的狮子听到了响声,立即跳出来,窜到别  相似文献   

16.
史坦普定理     
《领导文萃》2009,(23):122-122
一个国王叫人牵了只猴子来给自己做伴。猴子天性聪明.很快得到国王喜爱。国王周围的人也尊重它。国王对这只猴子更是十分相信和宠爱,甚至连自己的宝剑都让猴子拿着。一天,国王去游园林,只带了猴子。国王游玩累了.对猴子说:“我想在这睡一会儿。如果有什么人想伤害我.你就要竭尽全力来保护我。”  相似文献   

17.
一只蜜蜂在花园里采蜜。当这只蜜蜂离开花园后 ,立刻就飞来了很多的蜜蜂来采蜜。这些蜜蜂是如何得知这里有花蜜可采呢 ?一位观察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并决心进行研究。他在思考第一只蜜蜂回到蜂箱去以后 ,是如何把信息传给了伙伴们。于是他对蜜蜂的活动进行了如下的试验和观察。首先在距离蜂箱10米的地方 ,放上一只装满糖水的器具 ,于是便有一只蜜蜂飞来吸糖水 ,并做了一个记号 ,然后飞回蜂箱。观察家仔细观察这只飞回去的蜜蜂如何行动 ,便发现这只蜜蜂开始跳舞 ,左划一个圈、右划一个圈地跳 ,看到这一动作 ,于是伙伴们便朝着有糖水的…  相似文献   

18.
李瀚洋 《领导文萃》2006,(9):148-151
不尽责任的自由,只能产生无秩序的混乱;不重视伦理的个人生活,只能是对人性的蔑视。——池田大作有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找到了一个油瓶,三只老鼠商量,一只踩着一只的肩膀,轮流上去喝油。于是三只老鼠开始叠罗汉,当最后一只老鼠刚刚爬到另外两只的肩膀上,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最后,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小老鼠在路上拼命奔跑,他来不及和小鸟唱歌,来不及与蝴蝶跳舞,问他为什么跑得那么急,他说要看看这条道路的尽头是什么模样.小老鼠跑啊跑,直到有一天,它猛然撞到了路尽头的一棵大树桩停了下来.此时小老鼠已经老迈得步履蹒跚,他后悔没有好好欣赏路边的风景,后悔没有和小伙伴好好玩耍…… 生活莫不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权势与势力     
“势力”产生某种密切和直接的效果,有比权势更为直接的强制性。如让势力有时间去运作,势力就会变成权势。势力与权势的差别可简单地用猫和老鼠之间的关系加以阐述。猫凭借其势力去抓老鼠。但在猫把其猎物当玩物来耍时,便出现了另一种因素。猫会让老鼠离开,让它在周围跑一会,这期间老鼠不再受制于势力;但它却仍在猫的权势控制之下,猫也还可以再抓住它。猫的支配空间、猫给老鼠以希望的短暂时刻,与此同时猫用不同的方法一直密切地注视着老鼠。从不放松对老鼠的兴趣和毁灭它的企图—— —这一切都是权势的真实体现,或简而言之,权势本身。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